美篇號 4140153
觀天地變,波瀾不驚,雅然于心,集而惠友。
被訪問 3159444 收獲贊 56813 被收藏 3
掃碼分享到微信
856
3
7083
自漢末楷書的出現,經三國西晉的百年發展,至東晉十六國時南北分立,逐漸形成了中國書法史上笫一次風格迥異的書體形式的南北風云
2025-05-16
存世的漢代印章都是出土之物,自明清以來由于金石收藏盛行而藏者日眾,如清末端方《陶齋藏印》的印譜中就收錄漢印眾多。漢印分為
2025-05-13
用澄泥方法制瓦始于漢末北魏、東魏和北齊時期,其中以曹魏時在漳河畔的臨漳縣建銅雀臺制瓦的故事最為著名,唐代時就有人用銅雀臺
2025-05-09
在古硯收藏和硯史研究中,由于絕大多數的古硯都沒有年代和人名銘文,特別是宋元之前的古硯,硯上有年款和人款銘文的更是鳳毛麟角
2025-05-05
對歐陽詢的《九成宮醴泉銘》,后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既是對魏晉南北朝以來楷書體發展的總結,也是對初唐創立楷法的贊譽,或
2025-05-03
文章開篇圖片是1954年在河北省邢臺曹演莊北宋晚期墓中出土的磁州窯釉下彩瓷枕,上繪童子垂釣圖,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館,是北宋磁州
2025-05-02
在中國古代的文房器物中,水注與硯滴相類似,極易混同,都是貯水注硯的工具,又均屬于為硯配屬的文房器物。因為水注與硯滴無論功
2025-05-01
大凡說到清代“西泠八家”中名氣最大的黃易時,所談所論幾乎都是講黃易的書法繪畫、金石研究和篆刻藝術,幾乎無人提及黃易的刻竹
2025-04-25
說起京城琉璃廠的刻銅藝術,就不能不說起銅墨盒的起源。中國文房器物的制作歷來都是圍繞著筆墨紙硯而發展,使用墨丸和墨錠在硯上
2025-04-21
草書出自漢末章草,故向有章草和今草之分。今草自兩晉出于章草后,便與之漸行漸遠,至唐時成熟已成今草定式,后世傳承延續,取形
2025-04-16
該文集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