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章開篇圖片是1954年在河北省邢臺曹演莊北宋晚期墓中出土的磁州窯釉下彩瓷枕,上繪童子垂釣圖,現藏于河北省博物館,是北宋磁州窯制藝的標準器物。</p> <p class="ql-block">(遼金蒙元時期制磁州窯筆架)</p> <p class="ql-block"> 磁州窯是北宋至元代北方民間最著名的窯系,因初創窯址在宋代磁州而得名,后來影響范圍廣大,在河北、山東、遼寧和內蒙等地多有窯口制作。磁州窯創燒于北宋中晚期,到元代逐漸衰落,白瓷燒造是其主要產品,尤以釉下手繪、刻花、劃花等裝飾工藝著稱,打破了宋代汝窯、哥窯。官窯、鈞窯和定窯等單色釉的束縛局面,開創了瓷器彩繪的先河,在中國制瓷史上也是獨樹一幟而影響深廣。磁州窯的胎體堅致,由于普遍使用化妝土,使燒造后的白磁呈現灰白的牙黃色。又因窯溫較高,在表面上罩著一層薄薄的透明玻璃光,能盡顯釉下彩繪的圖案。磁州窯是民間制藝,匠人們的彩繪構圖隨興清新,不受任何束縛,非常個性化,這是磁州窯彩繪的突出特點。</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件遼金蒙元時期制作的磁州窯釉下彩臥虎形筆架,長8.7公分,寬3.5公分,高3.3公分,下有淺圈足無釉,形制小巧敦厚。釉面呈牙黃色,在表層化妝土的透明玻璃光下,黑色彩繪線條非常隨意,老虎眉額處有劃花工藝。胎體塑形和釉下彩繪形成了一只憨態可掬的臥虎形象,如同一只寵物玩偶,微凹的背部正好架置一二只毛筆,在案頭上形成可用可賞可玩的筆架。在遼金蒙元草原漁獵民族的眼中,獅虎等動物不過是狩獵和玩耍的對象,而不是漢族人眼中的猛獸,這也構成了草原民族的審美習慣,所以在遼金蒙元時期的石刻和繪畫中多把獅虎用來當作裝飾圖形。</p> <p class="ql-block"> 這是迄今為止罕見的遼金蒙元時磁州窯制釉下彩筆架,是否唯一存世品待定。節中賞玩之余,作文供以觀賞。</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文区|
简阳市|
晴隆县|
大足县|
疏勒县|
香港
|
宁陵县|
灵武市|
手机|
平潭县|
黄陵县|
长寿区|
麻城市|
濉溪县|
和政县|
浦北县|
余姚市|
同仁县|
苍溪县|
海原县|
连州市|
襄汾县|
周至县|
辽阳县|
鹰潭市|
五大连池市|
论坛|
闸北区|
通河县|
百色市|
西和县|
大安市|
扶余县|
沾化县|
高碑店市|
温州市|
宁安市|
北京市|
郓城县|
江津市|
皋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