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大凡說到清代“西泠八家”中名氣最大的黃易時,所談所論幾乎都是講黃易的書法繪畫、金石研究和篆刻藝術,幾乎無人提及黃易的刻竹藝術。</p> <p class="ql-block"> 黃易(1744年—1802年)字大易,號小松、秋庵、秋影庵主,浙江錢塘人。在黃易諸多的藝術成就中,以篆刻最為著名。他師從淅派篆刻的開山鼻祖丁敬,在“西泠八家”中常以丁黃并稱,是浙派篆刻中的代表人物,作品既有秦漢印的雄渾大氣,又有江南文人印的細膩神彩。他的制印名言:“小心落墨,大膽奏刀”,至今依然是篆刻家的座右銘。</p> <p class="ql-block"> 對黃易的竹刻藝術,目前已知黃易曾為其表弟青庵刻制了一把扇骨,名為《騎驢暮歸圖》。今天在此展示一只黃易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臘月二十日刻制的竹制臂擱,從中可見其刻竹精湛技藝。</p> <p class="ql-block"> 黃易在臂擱右側刻繪一幅清供圖,圖中以硯、紫砂壺、太湖石、松柏盆景和佛手瓜,構成了一幅經典的文房清供圖畫,畫面清雅秀逸,為仿刻明末清初著名畫家惲壽平的畫作。</p> <p class="ql-block"> 左側是黃易為此畫所作的題記:</p><p class="ql-block"> 余向見秀水錢宗伯所藏白云外史蕓宮清供圖,為秀逸脫塵之筆,余數年來記于胸襟。今澄齋先生強余索圖,漫撫其意。余素不善寫生作此,殆如童年學字,五指若凍僵時張未歸還,湖上見之,必當呵呵一笑也。</p><p class="ql-block"> 乾隆庚子年嘉平月祀灶前三日,泉唐秋庵黃易并記。印章款為名號“小松”。</p> <p class="ql-block"> 文中所提到的錢宗伯為明末文壇領袖錢謙益,而白云外史為惲壽平的晚年名號,澄齋先生是黃易的同鄉好友畫家汪成用。</p><p class="ql-block"> 此臂擱上的整篇畫作和題記,構成了一幅明清文房雅室的圖景,給人一種超凡脫俗的清雅之氣,從中盡顯黃易的刻竹功力,可以說是不讓清代嘉定刻竹大師周顥等人的水準,令人驚嘆不以。余近四十年所見刻竹臂擱無數,而黃易的作品遠超刻竹藝人,原因是畫家和篆刻家刻竹所追求的是精神世界的藝術感悟和創作,而不是匠藝的表現。</p><p class="ql-block"> 借黃易先生刻竹臂擱作此文,全當補充學界和收藏界對小松先生的認知介紹,在書畫家、金石學家和篆刻家之外,再冠以竹刻家之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彰化市|
辛集市|
安新县|
天祝|
文登市|
五河县|
泾源县|
潮安县|
南通市|
梅州市|
灵山县|
蒲江县|
长岭县|
水城县|
河北区|
合作市|
英吉沙县|
泽普县|
海伦市|
山西省|
惠来县|
招远市|
阳泉市|
崇文区|
西藏|
罗平县|
甘德县|
常州市|
英超|
贵定县|
蕉岭县|
黎平县|
巴林左旗|
凉城县|
陵水|
苍山县|
华宁县|
深圳市|
西宁市|
南宁市|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