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192642046
被訪問 2399364 收獲贊 24472 被收藏 132
掃碼分享到微信
276
132
1784
三十年前,若有人問:用毛筆寫字是什么?會不假思索地說:寫毛筆字啊。如今面對同樣提問就不能隨口“寫毛筆字”了,因為各種渠道
“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大師”——吸人眼球的句子,初見2019年6月21日“江蘇書協”公眾號所發《一位被世人遺忘的書法大師,傳說比趙孟
折扇,流行說法是宋時從日本舶來,時稱蝙蝠扇、倭扇。依據有二,一是《宋史?日本國傳》的記載,太宗端拱元年(988),日僧嘉因來
米芾《海岳名言》中一段對自己學書輕描淡寫似的描述,不經意間成了書史佳話,“集古字”也被他打造成了自己學書的重要標簽。換句
書法,是古代讀書人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書寫是件有趣的事,自由的同時存在約定俗成的“法”,每個朝代都有
書畫同源學書不久便有所接觸,至今已快四十年了,只是一直都沒怎么想。近期看了著名美術評論家、天津老畫家韓羽先生的畫和字,聯
舊時以制印為業,后成名家,由匠登藝且受后世敬仰、學習者鳳毛麟角,說它難于上青天,也不為過。近百余年來,最著名、典型者莫過
1962年2月24日傍晚,臺北國民黨中央研究院有個酒會,約六時三十分許,剛致辭完不久的院長胡適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停止了呼吸,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