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14108128
被訪問 649176 收獲贊 14761 被收藏 4
掃碼分享到微信
172
4
1271
新化大熊山,記不清來過多少次了,多是夏天,登山避暑。可惜,每次來去匆匆,有幾次留宿農家客棧,卻足不出戶,蒙頭大睡。這回,
一轉眼,那幾株大銀杏樹在單位辦公樓后院里生長十一年了。每年深秋,銀杏林地下一片金黃,厚厚的一層樹葉,像一塊巨大的黃地毯,
朋友,千萬別誤會,這回,我割的是腸息肉,簡稱\"割肉。\"四年前,在本地一家醫院,我平生頭一回切除了一枚結腸息肉。聽人說,那狗
煙波浩渺的江邊水庫下面,掩藏著多少興衰往事!一,宋開慶元年(1259),一個叫朱大廣的湘潭人,領著四個弟弟,從湘潭唐興灣遷到
父親唯一僅存的板車,仍隆重的擺放在大門口。父親這一輩子,大半生都和板車有很密集的瓜葛。父親總習慣用另外一個很正式很響亮的
您當年耕種的那些稻田,荒蕪多年啦。一轉眼,您離開我們三十年了。一九八八年,農歷五月初八日,凌晨,在蔣氏街女青堂那間祖屋里
編制:主流原創攝影部落野藤影像工作室,QQ:175592911,??,清秋,藏一頁梨花帶雨的幽幽,放遠城南舊事的一波三折,臨水而坐,輕
湘西新化之行醞釀已久,究其原因一是對湘西氣候、地貌、植被、風土情有獨鐘,二是到湘西新化縣走走,了卻了我的一個心愿,這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