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作者:晨晨(陳良)誦讀:鳳英</h3> <h3> 湘西新化之行醞釀已久,究其原因一是對湘西氣候、地貌、植被、風土情有獨鐘,二是到湘西新化縣走走,了卻了我的一個心愿,這里有多年前與陳氏老前輩的一個約定:到他隨軍南下曾經工作戰斗生活的第二故鄉---湘西新化縣看看。</h3><h3>今年五一前夕,我們從邯鄲乘坐火車沿京廣線南行,直奔湘西新化縣。列車猶如脫韁的野馬,馳騁在廣袤的原野。春末夏初,華北平原一派勃勃生機,蔥綠的麥苗經過一個冬天能量的儲藏,正處于生長的拔節期,綠意中透著希望和活力。金黃的油菜花引來嗡嗡鳴叫著的小蜜蜂,辛勤勞作去釀造甜甜的蜂蜜。稚嫩的枝柳透著片片新綠,一串串白色的槐花芬芳著空氣,高大挺拔的白楊迎風站立,故鄉冀南春末夏初特有的景色就像一幅長長的畫卷在眼前飄來飄去。</h3><h3>隨著列車的奔馳,我的思緒也不由自主地回到七十年前的那個初春,回到新生的人民共和國開國創建的那個年代……</h3> <h3>1948年12月31日毛主席親自為新華社撰寫了元旦獻詞---《將革命進行到底》,“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拉開了解放全中國、建立人民共和國的序幕。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勢如破竹之勢,相繼在各個戰場上殲滅大量敵人并取得了勝利,隨著解放軍南下作戰,南方新解放區的面積迅速擴大,亟待大批干部到新區工作,我們成磁縣(今成安縣)遵照冀南區黨委的決定,遴選了70名干部隨軍南下。年僅22歲、在成磁縣委工作的的陳氏家族遠房爺爺陳尤然經過申請、黨組織考察也名列其中。北方人素來鄉土觀念重、戀家情節濃,要他們拋家舍業,離開家鄉和熟悉的崗位,到遠隔千山萬水的南方去工作,大部分人難免有所顧慮。長江之南的湖南及兩廣地區,北方人稱之為南蠻之地,地廣人稀,百姓彪悍善斗,“寧向北走一千,不向南挪一磚”是北方人固有思想和判斷,況且南方戰火持續硝煙未散,這個時候隨軍南下到新區開展工作所面臨的危險和所面對的困難可想而知。尤然爺爺說服了母親和家人,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南下!如果沒有堅定的信念和勇于擔當的使命意識,如果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和治國平天下的家國情懷,就不會離開北方的家,就不會離開北方的親人。1949年正月初五,尤然爺爺與成磁縣70名南下干部一起到邯鄲專區附近的蘇曹村集中,正月初九邯鄲專區約1000人南下隊伍到冀南區黨委所在地威縣集中輪訓,4月3日,由王任重任政委的冀南區南下干部4000人組成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冀南支隊,從威縣出征開拔南方新區</h3> <h3>我們所乘坐的列車經過數小時的疾駛,安全停靠在武昌站,短短數個小時,我便輕松愜意地由故鄉冀南來到長江南岸的武昌。我漫步在寬闊的站臺,任憑思緒縱橫馳騁。遙想當年隨軍南下的冀南支隊的同志們,憑借堅定信念和頑強意志,從故鄉一步一個腳印走到了武昌。路途的艱辛危險,只有親力親為方能有所體悟。南下之路,不僅路途遙遠,還不時遭受國民黨散兵游勇和土匪的襲擊,長期急行軍體力的消耗、新區群眾基礎差導致食物的匱乏給養的困擾,時時刻刻考驗著每位南下干部。隊伍越是南行天氣就越是炎熱,氣候、飲食變化給他們帶來了水土不服和體質下降,行軍速度越來越慢。8月初南下支隊行進到武昌紙坊鎮,身患瘧疾的尤然爺爺仍然高燒不退,在老首長萬達書記的關懷之下,吃到九粒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昏睡兩天后,高燒漸退,體力漸復,精神慢慢好轉。河北威縣集訓、山東東陰乘坐木船夜渡黃河、河南開封集結待命、鄭州站乘坐悶罐車走平漢線到武昌、湖北武昌乘船經洞庭湖過湘江,8月中旬到達南下工作的湖南省會城市長沙。從河北到河南、再從湖北到湖南,解放大軍一路南下追擊,新區干部隊伍一路南下緊緊相隨,橫跨四省,行程4000余華里,順利完成具有歷史意義的“南下”任務。新生的人民共和國就是在這樣的櫛風沐雨中一路走來……</h3> <h3>七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可以乘坐火車夕發朝至去旅行探親,我們可以在北京吃完皇城風味的早點遠赴千里之外的申城午餐會面商務洽談,今天的高鐵已經成為中國的靚麗名片,中國新的四大發明正在引領著世界的發展。祖國七十年的輝煌成就,有先輩們的浴血鏖戰,有先輩們丈量祖國山川大地的付出的艱辛艱險,更有先輩們期待的紅色政權紅色江山。</h3><h3>年少勵志闖四方,</h3><h3>隨軍南征達湘江;</h3><h3>烽火連天置度外,</h3><h3>赤城報國在南疆;</h3><h3>三湘大地建功強,</h3><h3>燕趙英才美名揚;</h3><h3>兩袖清風公仆榜,</h3><h3>一生為民情難忘。</h3><h3> 列車繼續南行,過長沙后走湘黔線一路西行向新化縣駛去。列車過湘潭后,開始在峽谷和隧道間穿行,連綿起伏的山脈,幽深陡峭的峽谷,咆哮轟鳴的河川,郁郁蔥蔥的草木,與故鄉大平原的景色迥然不同。新化地處湖南中部偏西,隸屬邵陽專區,地貌屬山丘盆地,常年降水頗豐,境內資江等水系發達,人口超百萬,是湖南屈指可數的大縣之一。</h3><h3>我躺在臥鋪上,回憶著當年冀南支隊的艱辛行程:冀南支隊8月中旬到達長沙后,針對新區的工作進行集訓,尤然爺爺隸屬邵陽大隊新化中隊。隨著前方戰事的進展,10月8日,新化中隊接到命令急速從長沙出發,披星戴月趕往南下開展工作的目的地---新化縣。10月的湘西,陰雨連綿,陡峭崎嶇的山路,給這些北方的漢子帶來很大不便。大家腳穿布底鞋,這些濕滑山路,兩三天就把北方人穿的布底鞋磨穿磨爛。借鑒嘗試穿新草鞋,又極為不適應,稍有不慎就滑倒在路溝里。10月15日,新化中隊140人按照規定的時間安全抵達新化縣城。長沙到新化200多公里,3個多小時的車程,先輩們足足在崇山峻嶺中沿著崎嶇的山路走了7天。南下干部在新化縣地下黨的有力支持下,迅速展開工作,10月23日,新化縣委、新化縣人民政府宣告成立。政權建設、征糧剿匪、土地改革、經濟恢復等一系列工作有序地展開。</h3><h3> 火車于黎明時分到達新化車站,我們趕緊收拾行裝,匆匆下車,懷著崇敬的心情,行走在新化縣城,行走在資江兩岸。70年前,4000多名冀南優秀兒女響應黨的號召,冒著沒有散盡的硝煙,背上行裝扛起槍,浩浩蕩蕩向南方挺進,如同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輸向南方新解放區,參加了接管、鞏固新中國政權,完成了支援南方廣大新解放區建設發展的重任。南下干部在其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成為中國革命史上光輝的一頁。他們拋家舍業,把青春和熱血灑在三湘大地,為三湘大地發展傾注了畢生智慧和精力。正是有了這一大批南下干部,實現了我們黨對南方新解放區的有效管控,鞏固了解放戰爭的勝利果實,加速了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南下干部為新中國的建立立下不朽的功勛。今年適逢建國70周年,也是南下干部在湘開展工作70周年。南下干部這個特殊群體所體現出來的信念堅定、勇于擔當、依靠群眾、艱苦創業之精神,對于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偉業仍然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對于正在全黨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仍然具有很高的學習借鑒意義。</h3><h3>歲月倥傯,往事悠悠。70年里,他們勵精圖治,把南方這片土地當作第二故鄉,貢獻著自己的心血和智慧。如今,70年過去,當年風華正茂的“南下干部”已是白發蒼蒼的老人,而更多的“南下干部”已經再沒有機會踏上家鄉的熱土,再聽一次熟悉的鄉音,但他們用人生選擇,見證并親歷了共和國建立和發展初期的艱苦征程和難忘歲月。</h3> <h3>作者:陳良 筆名 晨晨 曾在中學任教后在縣委機關鄉鎮工作,擅長機關公文寫作,喜愛文學,工作之余偶爾將生活隨筆、旅途所聞諸于文字。</h3> <h3>誦讀:陳鳳英 熱愛生活 喜歡誦讀,用溫度的聲音傳遞最真切的情感,用真摯的聲音詮釋美好人生。</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怀来县|
灌云县|
马边|
潼南县|
遂川县|
台南市|
汉沽区|
饶阳县|
肃北|
新巴尔虎右旗|
沈阳市|
茶陵县|
阿克苏市|
通渭县|
滨州市|
涿鹿县|
台安县|
长宁县|
乌鲁木齐市|
中阳县|
青阳县|
乐都县|
浙江省|
平邑县|
玉门市|
邯郸市|
界首市|
东安县|
宣汉县|
海丰县|
丘北县|
班玛县|
大埔县|
恩平市|
耒阳市|
平塘县|
金秀|
长海县|
邢台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