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1617022
被訪問 3846 收獲贊 35 被收藏 0
掃碼分享到微信
4
0
18
我從小生活在黃浦灘頭,其實,家離浦江18里,遠著呢!到蘇州工作后,領了蘇州姑娘回家,她聽說我們家離杭州灣不遠,吵著要去看海
近日,見微信上友人書贈一副對聯:教書育苗光榮有鑒,處事為人樸實無華,畢竟是多年摯友,知根知底。樸實,的確是她一生的真實寫
11年初,才離開講壇,結束粉筆生涯,便匆匆登機,啟程去澳洲旅行。墨爾本,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也是全球著名的宜居之地
碧天云,黃葉地,西風緊,雁南飛。秋深晚風吹,處處黃葉飛。人逢佳境精神爽。結束語:遙看銀杏樹參天,閱盡滄桑數百年。初冬時節
這是一張非同尋常的師生聚會合影。合影中最小的為73歲,最大的為79歲,故此次聚會戲稱"古稀會"。時隔六十周年,原100名初中畢業
囯慶小長假,旅游正經事。十月二日,被蘇州的幾位好友帶領著、陪伴著來到我的老家——太倉,入駐太倉港區包吃包住的嘉禮酒店,開
波翻浪涌雨漣漣,歲寒水鳥自相依。待到冰消雪化時,展翅翱翔沖九天。春,漁莊: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鏡天閣:隱隱約
彈指一揮六十春,小伙已成白發人。莫問一路多艱辛,早五晚九乃常情。粉筆一支書未來,講臺三尺導人生。窗外風雨常變幻,室內豪情
宇宙因生命的存在才顯得有意義,所有生命必須攝取營養才能存在。正所謂“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安以質為本。”,國家的命運取
姑蘇城西北的山塘街,我和親友們來得不少,頻頻穿越在老蘇州的縮影里;寫得很少,唯恐筆力不逮而無法道出山塘神韻。七里山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