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11014989
靜故了群動,空故納萬境
被訪問 498802 收獲贊 7225 被收藏 0
掃碼分享到微信
100
0
570
中國古代繪畫一向不是太重視形似之類的問題,主要是文人早期直接參與繪畫研究的原因;而西方則主要由工匠來完成。有一點相似的是
中國傳統文人對于“道”的理解可謂神龍見首不見尾,含糊不清,實際上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奇觀,也是中國統治階級治理國家的高
蘇軾對杜甫“書貴瘦硬”的美學觀點是有保留的,謂“短長肥瘠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持有兼容并包的思想在。有趣的是,他的弟
蘇軾在《書唐氏六家書后》有云:永禪師書骨氣深穩,體兼眾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真正深識書者,然唐李嗣真《書后品》評智永書
馮友蘭談論書法時曾說過:書法評論的標準不在于用筆,用墨,布局等技術問題,而在于氣韻的雅俗,如果氣韻雅,雖技術方面有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