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號 7146879
用美篇記錄生活的意義和人間的美
被訪問 113465 收獲贊 1483 被收藏 6
掃碼分享到微信
47
6
555
又是一個酷暑,讓我把對寒冬的敬畏變做懷念。也懷念幾十年前的一個夏日,青年點屋前那片頂著噴火烈日的楊樹林。青年點的全稱是清
2023-07-17
我的夢中裝著一個昔日的大院,那個大院裝了五戶人家,五戶人家中,有一個隨家“下放”的十多歲的我。那個大院坐落在幾十年前,原
2023-07-16
歷史學家鞏紹英,是阜新市清河門南街村人,在戰爭年代自學成才,是一位學者、詩人和戰士。《南開人物志》中這樣介紹他:“1952年
2023-06-14
牲口神,要數清河門。神在哪里?神在好,神在多,神在有傳說。馬中之神,是傳說中的赤兔馬。現實中的赤兔馬在哪里?關公胯下的赤
2023-05-14
站在清河岸邊北望,遠處有一座看似雞冠的高山。高山俯視著一個村莊,村莊南邊有兩座小山,因形似蜘蛛,人們叫它蜘蛛山。明萬歷年
2023-05-12
姥姥家的院墻邊,種了許多窩瓜。窩瓜開花,黃黃的、肉肉的,蟈蟈最愛吃。夏天里,蟈蟈的叫聲,總是吸引著我,特別愿意聽,便學著
一道柳條邊,橫穿清河門,成就了清河門餡餅的權威性。從飲食文化的角度看,柳條邊在某一個歷史階段,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
2023-05-11
清河門的秀才,知名者,當屬清光緒年間的秀才、東堡子村人趙超和錢褡子屯人關筱蘭。關秀才又于清宣統二年獲得了舉人稱呼,令錢褡
2023-05-10
小時候常去清河門東堡子村姥姥家。那時的東堡子村,每逢過年,總要組織村民踩高蹺、耍獅子、唱大戲,讓我感到“拉大鋸,扯大鋸,
2023-05-09
清河門,是我打童年起就心心念念的地方,我的姥姥家在那里。童年記憶,時常入夢的是一條小河。小河很短,短的甚至沒有一個大家公
2023-05-08
該文集暫無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