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道柳條邊,橫穿清河門,成就了清河門餡餅的權威性。</p><p class="ql-block"> 從飲食文化的角度看,柳條邊在某一個歷史階段,是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分界線。清河門。恰好處于這條分界線上,是農耕與游牧兩種飲食文化的結合部。</p><p class="ql-block"> 這個結合部有姥姥家的屯子。姥家屯子舅媽多。做餡餅的方法,一個舅媽一個樣:皮,有厚的、有薄的;餡,有多的、有少的;餅,有用搟面杖的、有用手拍的,有的大、有的小。</p><p class="ql-block"> 后來才知道,從做餡餅的方法上,就能看出舅媽的娘家是哪里人。</p><p class="ql-block"> 冬天,天黑得早。煤油燈下,常聽姥姥講一些天南地北的故事:西施不但人長得美,飯也做得好,混沌和餃子是她發明的;諸葛亮不但能掐會算,還發明了饅頭和包子;邊外人祖先做飯不用鐵鍋用石頭,火把石頭燒熱,把面拍在石頭上烙大餅;餡餅是邊里人邊外人一起發明的,邊里人會包餡,邊外人會烙餅,邊里邊外一見面,就有了餡餅。</p><p class="ql-block"> 姥姥沒文化,她用自己聽來的傳說,俗話了農耕文明與游牧文明的飲食文化。 </p><p class="ql-block"> 四姥姥家的兩個舅媽都是從邊外嫁過來的蒙族人,蒙古餡餅做的特別好。烙餅使用了漢人的鐵鍋,但不用搟面杖,全程只用兩只手,手里拍、鍋里拍,烙出的餡餅透過面皮能看到里面的餡,又大又薄又好吃。</p><p class="ql-block"> 三姥姥家有個舅媽,娘家是錦州的,做餡餅常常往里面加蝦仁。雖然也不用搟面杖,卻不會像蒙古舅媽那樣用手拍,她是先包個圓包子,然后用手按扁在鍋里,烙出來的餡餅皮厚、餡小,我們都笑她舍不得多放蝦仁在餡里。</p><p class="ql-block"> 其他的舅媽,在四姥姥家里學點皮毛,都自稱會做蒙古餡餅,就像街上的蒙古餡餅店一樣,沒有一個是正宗的。</p><p class="ql-block"> 清河門,是餡餅發源帶上一個重要的節點,最正宗的餡餅在這里。把舅媽們做的餡餅放在一起,那就是典型的清河門餡餅,囊括全國各門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昌县|
济源市|
肇东市|
大丰市|
清苑县|
瑞丽市|
涪陵区|
任丘市|
邻水|
疏勒县|
比如县|
余姚市|
独山县|
五大连池市|
江油市|
鸡泽县|
平阳县|
宜都市|
类乌齐县|
衡水市|
大安市|
上栗县|
泸水县|
临桂县|
凤山县|
白玉县|
若尔盖县|
沙湾县|
高尔夫|
寻甸|
清苑县|
成都市|
天等县|
调兵山市|
遂昌县|
巨野县|
克东县|
东乌珠穆沁旗|
濮阳市|
南陵县|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