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諸暨農村素有種植水果的習俗。老百姓舊時多將果樹植于山坡隙地,田塍庭園。水果種類頗為繁多,多以散種,故沒有規模較大的果園,也無專業果農。老百姓對自家的果樹都是倍加愛惜,平時細心剪枝除蟲,關注開花結果,包含著深深的情愫。 現將鄉村果類以時間順序逐一述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俗語云:“枇杷花開過年,還要櫻珠爭上先。”枇杷在冬季就開花,但諸暨最早上市的水果是櫻桃。清時郭鳳沼《青梅詞》中詩:“烏槎白瀝樹縈環,四月櫻桃血色殷。露葉五更鶯未起,游船齊泊藕山灣。”櫻桃俗稱“櫻珠”,其果實不大,色呈淡紅,甘美味鮮。多在立夏前采摘上市。其有短柄和長柄兩個品種,諸暨產的多為短柄櫻桃。櫻桃主要產于趙家、同山一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櫻桃季過,繼而就是枇杷上市。枇杷果黃味甜。成熟時綠葉中透露出金燦燦果實,實在惹人喜愛。故枇杷也是畫家筆下的可愛之物。1985年后,農村產業種植自由了,諸暨南區的同山鎮大量種植了櫻桃和枇杷,形成了規模產業。每當春天來到,風和日麗之時,城鄉游人紛紛驅車而至,參觀品嘗,采摘時令水果,享受大好春光,也使當地農民增加了收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端午時節到來,除枇杷之外,還有少量的杏子和早熟的五月桃。諸暨民間向有端午望囡的習俗,此時望囡禮籃中的時令水果,就是枇杷、杏子和五月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每年芒種季節,是青梅采摘之時。說到青梅,人們就會想到“望梅止渴”“青梅煮酒”“青梅竹馬”等文化典故。青梅果實青色,看上去楚楚動人,但味道卻很酸,故不能多食,卻可經腌制成果脯,但多用它來浸泡燒酒,稱“青梅酒”。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梅花在隆冬開花,有一種不畏嚴寒的特性,古人多借梅花的精神,比喻人的堅毅品質和高尚人格。鄉賢王冕擅畫梅花,善作梅花詩,而被歷代世人稱贊。梅樹在諸暨曾廣為種植。據《允都名教錄》記載:“邑多梅,十里梅園,族處為繁。自古博嶺至楓橋二十五里,以梅樹為生。采青梅入火,熏之使黑,謂之烏梅,性極斂,其黑而不澤者為藥品,其澤者,染坊市之,以染大紅、紫紅。”明清時楓橋一帶的青梅既可入藥,也可作染料,在當時亦是一項產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時至小暑節氣,諸暨的桃子、李子就可采摘。桃李雖然是平常之物,卻多有美好的寄托,“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桃李滿天下”,“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等,都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古語。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諸暨桃子種類較多,有扁桃、夏白桃、毛桃、蟠桃、黃桃、水蜜桃等,其中水蜜桃味最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李子是諸暨的傳統水果,早在宋代就有黃臘李、小麥李、迎瓜李、紫末李、均亭李等品種,其中均亭李最佳。“紫色,極肥大,味甘如蜜,南方之李,此實為最”。這是元代《王禎農書》中的記錄。在清代與民國時期,城南的邱馬村、外陳一帶李子種植頗多,其中有紅心李為最佳。紅心李果實碩大,外皮青色,但內心呈紅色,味甜香脆,且可貯存較長時間。與紅心李齊名的還有一種叫花紅的水果。花紅“邑邱馬村所產甚佳,即林檎也,亦謂之來禽。”花紅果呈淡白色,味道鮮美,可惜這種水果已近絕跡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梨在諸暨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有文獻記載,分布也較廣泛,諸暨南區的同山、北區的楓橋、周村、毛家,城南邱馬村、外陳一帶,舊時曾廣植梨樹。梨樹高大,產量亦高,品種不少,傳統品種有硬柄、軟柄、黃獐、白梅、小霉梨等十余種。每至初秋,農戶采摘后,挑筐攜籃,奔走城鄉集市兜售。而其中小霉梨須經過焐霉出味,才能上市出售。21世紀初,許多鄉村從外地引進了不少質量優、產量高、果形大的新品種,并走向園林規模化種植,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新型農業項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后,諸暨水果就是柿子為主。光緒《諸暨縣志》記載:“邑產柿為佳,實亦最大,皮蔥黃色,食之愈熱。邑人取生柿以石灰漬之,謂之礬柿,味生甜而汁少。又有一種名漆柿,酢不可食,榨其汁為柿漆,以髹傘扇。”諸暨柿子有牛心柿、圓柿、丁香柿、方柿數種,楓橋、樂山一帶多有種植。秋風一吹,樹葉凋零,山坡間柿樹上滿掛紅柿子,遠遠望去,象一盞盞鮮紅的燈籠,煞是好看,故畫家常將柿子入畫,以“事事如意”的諧音題簽,頗有意蘊。民間有摘青柿子用石灰焐漬的習俗,俗稱“灰柿”,削皮食之,其味亦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楊梅、石榴、葡萄、金桔、白蒲棗、桔子等水果,諸暨多為零星種植,不成氣候。其中桔子在20世紀70年代,曾經有不少生產大隊成片種植,但因諸暨冬天氣溫較為寒冷,桔子樹多被凍死或不能結果,后來不再大面積種植。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草塔鎮一農場,在新世紀之初,曾引進百余畝南方蘋果,經五年辛勤培植,終于掛果收獲,可惜因水土及氣候等因素,所產的蘋果,果質硬實,味道不佳,并不易存放,最后只能選擇放棄,引種失敗。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近十年間,諸暨的王家井、青山、璜山等地一些農莊引進一種外來灌木型水果——藍莓。藍莓是一種深藍色珠狀水果,口感略甜,營養豐富,據說是國際上頗為流行的水果。種植經營者將藍莓園打造成集觀光、旅游、休閑、品嘗、采摘、餐飲為一體的新型觀賞農業模式,發展前景廣闊。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除藍莓外,還有一“莓”—— 草莓,它有著“水果皇后”的美譽,憑借其甜美多汁的口感,征服了無數消費者的味蕾,在中國大地上更是擁有著極為廣泛的種植根基。從南到北,諸多地方都留下了草莓生長的足跡。而諸暨的江藻等地最早發展大棚草莓種植,獲得“草莓之鄉”的美譽。草莓外觀為圓錐形或長圓錐形,色澤紅潤鮮亮,香味濃郁,肉柔汁多,風味香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諸暨起伏的蒼山叢林中,還生長著不少野果樹,這些野山果子雖比不得經人工栽培的水果美味,卻有豐富的野味別趣。在昔日物質相對貧乏的年代,也是鄉下孩童解饞的好東西。如紅色甘甜的阿公公、酸甜并存的老鴉米飯、紅蒲果、板榨果,野貓柿等等。如今,天南海北,外國異域的不少奇珍異果都擺上了尋常百姓的果盆,誰家的孩子還會翻山越嶺去采摘那些山間的野果雜實呢?</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下面幾張圖片中的野果你能叫出幾個</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和县|
大埔区|
贵阳市|
平南县|
南召县|
会昌县|
萨迦县|
玉山县|
大荔县|
徐水县|
大港区|
喀喇沁旗|
巨野县|
桂东县|
织金县|
嘉黎县|
台东县|
稷山县|
长岭县|
宝山区|
丽江市|
黄陵县|
威信县|
淮滨县|
利辛县|
泗洪县|
富裕县|
瓦房店市|
桦川县|
巴林左旗|
永昌县|
凯里市|
灵璧县|
杭锦后旗|
宜春市|
台南市|
洪雅县|
莱芜市|
准格尔旗|
布拖县|
海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