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春漸濃,花漸紅。</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魯城鎮中心小學組織我校道德與法治老師分批參加“臨沂市2025年度小學道德與法治優質課評比活動”觀摩學習。4月9日,在蘭陵縣第六小學我有幸聆聽了來自臨沂市各區縣多所學校的優秀道德與法治教師的課堂教學。以下是我對今日八節課學習的心得體會與總結:</p> 《網絡新世界》 <p class="ql-block"> 張老師執教的《網絡新世界》以故事導入,帶領學生走進課堂,體會信息傳遞在當今社會的新途徑——網絡。</p><p class="ql-block"> 教學環節設計十分新穎,運用AI技術、平板支撐的課堂小組模式,實現學生與互聯網的直接“對話”,這樣的課堂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我和網絡的故事”學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身邊網絡事例,體會到地球村的“小”與“大”。通過情境實踐“我想去三亞”各小組實踐操作分工到的App,分享自己的查閱方法。最后的“網絡的廣泛應用”讓學生對網絡在各行各業應用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整堂課下來,課堂氛圍十分活躍且和諧,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通過觀看視頻、分享故事、小組合作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討論網絡世界的精彩和網絡世界的規則,從而學會在網絡中要遵守網絡規則,有節制的上網,文明地生活。</p> 《說話要算數》 <p class="ql-block"> 尹老師執教的《說話要算數》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緊扣教學目標,有目的地進行教學活動,活動的設計也是層層遞進。</p><p class="ql-block"> 通過前期視頻中的“玲玲和樂樂”的情景劇,以及“冬冬和樂樂”信任度的對比選擇牌等活動將整堂課串聯起來。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讓學生從“說一說、辯一辯、講一講”三個大活動,引發學生的思考和討論,從而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辨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到對自己守信也是一個人守信品質的重要部分,幫助他們認識到應該對自己說的話和立的約負責,最終幫助他們做到對人和對己守信。從個人自身到企業、社會和國家誠信的作用,讓知識得以有效拓展。</p> 《那些我想要的東西》 <p class="ql-block"> 李老師執教的《那些我想要的東西》首先,以書寫心愿卡導入,讓學生先選取“購物架上的物品”通過三個活動“訴說心愿,我想要”“明辨心愿,知想法”“再許心愿,我會改”讓學生在“購物”生活事例體驗中改變自己最初的“心愿卡”。</p><p class="ql-block"> 每個人都有自己想要的東西,學生認識并反思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購物要求,讓學生有效地完成小組討論,調動學生的生活經歷,交流相關經驗。通過對比,知道“想要”不等于“需要”不等于“能要”從而知道做出正確的購物選擇。</p><p class="ql-block"> 整節課學生們在和自己、和同學對話中反思平日里消費行為,并由淺入深地思考如何合理消費。學生們思維活躍,能從不同角度思考,有自己的見解,學會了根據家庭實際做出正確的購物選擇,不盲目攀比,形成了正確的消費觀念。</p>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 <p class="ql-block"> 吳老師執教的《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一課通過四個活動:我是“中國制造”介紹員、我是“中國制造”分析員”、我是“中國創造”代言人、我是“中國創造”傳承者讓學生在學習中感悟到少年強則國家強,科技強則國家強。使用豐富的圖片與視頻資源,讓學生領略幾十年來中國制造從一到百的巨大變化,使學生在互動交流中充分感知中國創造的必要性和先進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努力奮進、為國爭光的使命感。</p> 《多姿多彩的民間藝術》 <p class="ql-block"> 馬老師執教的《多彩的民間美術》以旅游帶來的文創產品展示為切入點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出本課的學習。這節課通過三個活動:華夏民間藝術我欣賞、瑯琊民間藝術我探究、多彩民間藝術我傳承帶領學生在學知識的同時親自參與到藝術傳承的實踐體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課前自主搜集資料分享、課上對比觀察賞析、小組交流討論、視頻拓展講解等多種學習方式,全方位打開學生的思路,讓每一個學生參與到民間美術的欣賞交流中。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馬老師個人素養非常高,從帶領學生跳新疆舞、越曲演示、英語直播帶貨示范等示范,將跨學科教學在本課中進行了有效整合。在一節課的時間里帶領學生深入淺出又趣味生動地欣賞美、表述美。最后的“剪紙走秀”環節,讓民間藝術傳承具體化、可行化,通過學習幫助同學們傳承與發揚民間藝術,喚醒學生建立民族文化代代相傳的意識,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p> 《古老而優美的漢字》 <p class="ql-block"> 王老師執教的《古老而優美的漢字》古風古色的課堂氛圍。以“倉頡作字博物館推介官”集章活動開始,安排了“尋——漢字之源,探——漢字之變,賞——漢字之美”四個層層遞進的活動,讓學生了解中華民族語言文字的多樣性,了解漢字的悠久歷史和發展特點,學會欣賞漢字書法作品的藝術魅力,挖掘漢字背后的深遠意義。使學生認識到“古人智慧、形體之美”。</p><p class="ql-block"> 王老師從自己的爺爺、爸爸和她自己的書法經歷進一步豐富了文字之美,“傳承”二字的書寫,加深了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形成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概念,提升文化自信,讓學生養成認真的書寫漢字的良好習慣,進而樹立遠大的理想。</p> 《獨領風騷的古代技術創造》 <p class="ql-block"> 戰老師執教的《獨領風騷的古代技術創造》。以孩子們熟悉的哪吒為切入點,由A I哪吒帶領大家走進本課的學習,創設“古代技術創造主題發布會”為情境,通過四個活動:探鼎彝、織云紗、繪瓷韻、筑橋堰學習本課知識。</p><p class="ql-block"> 以學生展示自己小組成果分享,結合視頻資料拓展的方式,完成展示板制作,在交流分享中學知識。體會古人的勤勞智慧,感悟古代匠人的精湛技藝,以此激發學生傳承、創新的情感。</p> 《服務社區》 <p class="ql-block"> 石老師執教的《服務社區》從學生熟悉的周邊環境照片說地點的談話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p><p class="ql-block"> 通過三個活動:我的社區我了解, 社區秩序我維護、社區建設我參與展開了本課教學。課中學生積極分享自己的了解到的信息,借助視頻、圖片等資料讓學生認識社區,讓學生在分享中領悟到社區需要大家共同維護,需要你我積極參與、主動承擔。</p><p class="ql-block"> 最后通過“社區建設志愿卡”讓學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鞏固所學,進一步深化拓展,由家??社區??街道??蘭陵??山東??中國,同心圓的包含關系,領悟服務社區靠大家共同維護,一起攜手創建美好家園。</p> <p class="ql-block"> 開拓進取,披荊斬棘;深耕課堂,行而不輟。一堂堂精彩的課堂教學,一次次觀摩學習活動,領悟到不同教學思路與新鮮理念的交織碰撞。學有所獲,學有所悟,學有所用,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將繼續立足新課標,把握新方向,打造優質高效的課堂,落實學科核心素養,提高教學質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無止境,每一次學習都將是成長路上不可缺少的引路燈,愿我們也能在自己的教學中為孩子們照亮前方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編輯:孟佳宜</p><p class="ql-block">審核:張富強、張榮俠、張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宜昌市|
志丹县|
贵南县|
修水县|
友谊县|
扎鲁特旗|
开远市|
陕西省|
河间市|
石城县|
云梦县|
汕尾市|
喜德县|
刚察县|
芦溪县|
门头沟区|
犍为县|
平潭县|
称多县|
嫩江县|
翼城县|
贞丰县|
大姚县|
乡城县|
巴青县|
济宁市|
宽甸|
贵港市|
通河县|
清水县|
成武县|
拉孜县|
萍乡市|
岚皋县|
濉溪县|
临邑县|
定襄县|
沙洋县|
康马县|
疏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