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研究課)海口市規劃課題HKZ14524024《濕地文化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跨學科實踐研究》——三年級《動物的花衣裳》</p><p class="ql-block">課題:動物的花衣裳</p><p class="ql-block">學校:海口市英才小學</p><p class="ql-block">授課對象:三年級3班</p><p class="ql-block">授課老師:劉敏超</p><p class="ql-block">授課時間:2025年3月25日</p><p class="ql-block">跨學科:語文、科學、生物</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5日上午第一節課,海口市規劃課題HKZ14524024《濕地文化融入小學美術教學的跨學科實踐研究》課題組主持人海口市英才小學劉敏超老師和海口市英才小學三年級3班的學生一起探究有趣的美術課《動物的花衣裳》。</p> <p class="ql-block"> 本節課劉老師從三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歡動物,但觀察能力和創作經驗有限</span>)出發設計活動來逐步引導學生,先從簡單的觀察開始,再過渡到創作。教學中利用多媒體和游戲化教學(跨學科內容),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第一,導入環節采用猜謎(語文學科)和視頻(生物學科內容),學生興趣被吸引。第二,選擇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關跨學科的視頻,引導學生能從中觀察到花紋的作用,掌握本課重點。第三,準備了更多的圖片和實物例子(科學學科)進行花紋探索環節,不同生態環境中的動物花紋差異,學生分組討論,然后匯報,增加互動幫助<span style="font-size:18px;">學生發現規律解決難點問題</span>。</p> <p class="ql-block">《動物的花衣裳》一課的教學思考:</p><p class="ql-block">1.增加跨學科鏈接:結合科學課《動物的偽裝術》,引導學生探討花紋在生態系統中的適應性意義。</p><p class="ql-block">2.審美要素細化:明確點線面構成法則(如斑馬的條紋走向與肌肉結構的關系)、色彩對比(毒箭蛙的高對比警戒色)等具體藝術元素。</p> <p class="ql-block">課題組成員龐麗和??谑杏⒉判W美術組教師們聽評課</p> <p class="ql-block">課中小練筆環節</p> <p class="ql-block">與學生互動,學生積極回答問題</p> <p class="ql-block">劉老師指導學生</p> <p class="ql-block">學生作品展評環節</p> <p class="ql-block">多種形式點評作品</p> <p class="ql-block">學生作品展示</p> <p class="ql-block">劉敏超老師授課瞬間</p> <p class="ql-block">學生完成創作瞬間</p> <p class="ql-block">圖片拍攝:??谑杏⒉判W 龐麗</p><p class="ql-block">文字編輯:??谑杏⒉判W 劉敏超</p><p class="ql-block">審 核:海口市英才小學 劉敏超</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宁蒗|
斗六市|
舞钢市|
曲周县|
嘉荫县|
滦平县|
习水县|
南宁市|
工布江达县|
西华县|
雷州市|
海南省|
泰和县|
班戈县|
三穗县|
阿拉善左旗|
新龙县|
青神县|
玛纳斯县|
岗巴县|
南江县|
安平县|
夏津县|
文化|
文成县|
普陀区|
都兰县|
内江市|
宜川县|
兴化市|
克东县|
伊金霍洛旗|
和平县|
华宁县|
南京市|
济阳县|
蚌埠市|
罗定市|
徐汇区|
嘉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