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黃帝內經》記載:“女子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墮”。翻譯過來就是:女性35歲之后,脾胃的陽氣衰弱,開始出現面色暗沉、脫發等問題。脾胃虛的女人容易衰老,想要改善脾胃延緩衰老,最本質的方法就是提升脾氣和胃氣。今天分享6個動作祛除脾胃濕寒、提升脾氣和胃氣,操作簡單、堅持就有效果。</p><p class="ql-block">動作1:揉肚子腹部包裹除了心、肺之外的五臟六腑,也是下肢6條經絡以及任脈的必經之地,被譽為:“五臟六腑之宮城,陰陽氣血之發源”。堅持揉腹,不但能夠刺激穴位、疏通經絡,還能按摩腸胃、促進腸胃蠕動,升清降濁,提升消化功能、改善便秘。方法:晨起或者睡前,仰臥、讓腹部放松,將手掌根按在腹部、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揉3-5分鐘。如果肚臍附近有“硬塊”、可以多揉一會,促進宿便排出去</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動作2:金剛跪坐人在氣血不足的時候,身體會本能的把四肢末端的氣血收回到內臟,以供養五臟六腑所需。想要調理氣血,需要把氣血引到四肢末梢,讓全身的氣血運行起來。金剛跪坐,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疏通胃經、調理脾胃,飯后練習能夠健胃消食、改善消化不良。方法:雙腿并攏跪坐,臀部坐在雙腳上,腰背挺拔向上、肩膀和手臂放松,坐姿3-5分鐘。</p><p class="ql-block">金剛跪坐,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幫助疏通胃經、調理脾胃,飯后練習能夠健胃消食、改善消化不良。方法:雙腿并攏跪坐,臀部坐在雙腳上,腰背挺拔向上、肩膀和手臂放松,坐姿3-5分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動作3:吃飯八分飽</b></p><p class="ql-block">俗話說:“寧留三分饑,也不十分飽”,我們吃進胃里的食物,需要胃氣的加持才能將食物重新“加工”:由大變小、由硬變軟。若吃得太飽、會加重脾胃負擔,如果本身就有濕寒、脾胃功能弱的人,飲食過飽還會造成胃部反酸、腹脹、積食等問題。</p> <p class="ql-block">脾胃是后天氣血生化之源,所以胃經是真正“多血、多氣”的一條經絡,而足三里穴是胃經上的本穴(土經土穴),所以艾灸或按揉足三里穴,能夠強健脾胃、加強氣血的生成。方法:找到穴位,用指腹按壓穴位5-10秒→放松→再繼續按壓,反復2-3分鐘,兩側的足三里穴都要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動作5:泡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泡腳時可在水中加入生姜、艾葉或者花椒,能夠促進下肢血液循環,刺激腳底的涌泉穴、將心肺的“熱”引到中焦和下焦,改善腹部和下肢寒涼。方法:每天泡腳最好在晚上9點之前泡、溫度40度左右、泡15-20分鐘,如果面部有微微出汗效果最好。</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桐梓县|
鄂尔多斯市|
武穴市|
襄垣县|
格尔木市|
彭水|
漳州市|
连云港市|
伊通|
荣成市|
汉阴县|
灯塔市|
固始县|
札达县|
卓资县|
江陵县|
水富县|
东丽区|
台州市|
长寿区|
石河子市|
宜兴市|
武川县|
鹤岗市|
邵东县|
宜良县|
措美县|
高雄市|
镇江市|
万荣县|
辽宁省|
徐汇区|
寻乌县|
寿光市|
益阳市|
全椒县|
建阳市|
山东|
沙雅县|
德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