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雞 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王建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講究用食品進補的中國,雞湯應該算認可度最高的補品了。記得疫情期間,無論是預防新冠還是治療新冠,著名的上海醫(yī)生張文宏的建議中,都有一條"喝雞湯“!所以在中國,無論東西南北,城市鄉(xiāng)村,說到滋補身體,老母雞煨湯幾乎都是必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時候家貧,是否喝過雞湯?毫無印象。估計沒喝過。現在日子好過了,雞湯就成為普通的菜肴,不算什么了。如果是特殊使用,無非在配料上講究一些。比如加上黨參、當歸、枸杞之類。那是藥膳,味道不及原汁原味的雞湯。真正能叫吃貨們眼里放光的,是有特色的土雞湯。所謂土雞,是指農家自由放養(yǎng)的本地雞。雞子煨湯,以母雞為佳。同是母雞,以土雞湯為佳。一罐雞湯上來,如何辨認土雞洋雞?看雞爪。土雞爪小、瘦、骨硬皮薄。洋雞爪大,肉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幾年前,我經常到長沙辦事。走107國道,一般在賀勝橋吃午飯。那里幾家路邊餐館,雞湯煨得特別好。真正的土雞,一只雞一個瓦罐,用炭火煨得肉爛湯鮮。我們每次路過,必點此湯。借著107國道的地理優(yōu)勢,賀勝橋雞湯的美名越傳越遠,竟發(fā)展壯大為一個產業(yè)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后來我們發(fā)現,其實在賀勝橋雞湯揚名前,我們黃石就已經有品牌雞湯“四斗糧”了 。在黃石大冶一個名叫“四斗糧”的地方,雞湯小有名氣。他家的特點是:上雞湯的同時,奉送一盤用同一只雞的雞雜爆炒的當地著名泡菜“金柯辣椒”,其味道口感酸鮮脆爽,與濃淳的雞湯相伴,真是絕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后來我們還發(fā)現,新州汪集雞湯也極有特色,是用雞湯下魚面。湖北是千湖之省,盛產河鮮湖鮮。鮮魚豐收了吃不贏、賣不了,就把新鮮魚肉用木棍錘成泥,與面粉、配料一起做成味道鮮美的魚肉面條,曬干后收藏起來,想吃了,或煮或炒或下火鍋,都很方便,也很好吃。新州的魚面比較有名,是真正“錘”出來的,所以在新州,魚面也叫“錘魚”。汪集人把雞湯煨熟后,不下粉絲下“錘魚”, 鮮美的雞湯和鮮美的“錘魚”疊加在一起,那叫錦上添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喜歡喝雞湯,不僅是因為雞湯好喝,而且還因為雞湯包含著很濃重的感情因素。在那漫長的困難時期,家里養(yǎng)幾只母雞,是指望著收雞蛋的。拿雞蛋待客、拿雞蛋換油鹽、拿雞蛋補老人孩子、拿雞蛋去看產婦病人……,不到萬不得已,哪個舍得殺了母雞去煨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時期有一出舞劇叫《沂蒙頌》,說的是老百姓救護解放軍傷員的故事。那里面有一段插曲很好聽,我至今不忘:“蒙山高,沂水長,我為親人熬雞湯。續(xù)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長……”。在劇作者看來,把熬雞湯作為這出舞劇的主要情節(jié),才能夠體現老百姓與解放軍的“情深意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0年夏秋之交,我在黃岡縣上巴河當知識青年,不幸染上瘧疾(俗稱“打擺子”),在床上折騰了好幾天。一會兒奇冷無比,壓上兩床棉被還打哆嗦。一會兒高燒起來,面色通紅,渾身燥熱,恨不能剝了自己的皮!待到病去后,人已經被病魔折磨成猴兒。醫(yī)生囑咐還不能大補——其實那個時候有什么可補?!我們插隊知青,遠離爹娘,舉目無親,吃飽飯就是補了。沒曾想幾天后的一個上午,在大家都已經出工后,住我們知青點隔壁的熊家老媽媽,顛著一雙小腳,捧著一瓦罐雞湯來到我床前。熊媽媽說,雞湯太補,只能等你身體稍有恢復才敢給你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黃岡地方的瓦罐雞湯,是用自家喂養(yǎng)的母雞,宰殺后剁成小塊,用清油炒香后放進小瓦罐里,上水、封口,放進剛做完晚飯的柴火灶塘里,用余燼把瓦罐煨起來,至第二天早上才取出食用。熊媽媽打開封口,把雞湯倒入海碗中,送到我的手上。那浮著一層黃油的雞湯,喝一小口,濃得粘嘴巴。我相信它是真能大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專享的雞湯。在那個年代,單獨為一個人煨一只雞是多么高規(guī)格的待遇!黃岡當地春節(jié)有個風俗,有貴客來拜年,一定會招待一碗雞湯豬肉煮糍粑。客人一般都是吃掉一兩塊糍粑和豬肉,象征性地喝一兩口湯,然后把大塊雞肉回碗給主人,留著招待下一位客人。一罐雞湯循環(huán)使用兩三天,其原因當然是窮。我回武漢把熊媽媽的事講給我媽聽,我媽含著眼淚說:你運氣好。這位善良的熊媽媽,是把你當親兒來疼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媽說得對,我的運氣好。雖然不在親媽身邊,卻總有媽媽一樣疼我的人。1975年,我因腹部脂肪瘤動手術,女朋友的媽媽煨了一大銚子豬肚雞湯,讓女朋友的妹妹送到醫(yī)院來。未來的老親娘,提前就給了我濃濃的母愛。直到現在,我還經常在老伴面前念叨這個事情,沒齒難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現在賣土雞湯的餐館很多,真正的土雞卻不多。蓋土雞生活環(huán)境和飼養(yǎng)方法、成長周期,都決定了不可能大批量生產。中國的吃貨們多如蝗蟲,哪里有那么多的土雞去滿足他們的需求?真正的土雞湯,很難喝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4年春天,長江網版主長風劍客做東,邀請我們十來個網友到他老家去喝土雞湯。他家老爸老媽住在漢陽縣索河鎮(zhèn)農村,養(yǎng)了一大群土雞——那是真正上山啄蟲、下田啄谷的土雞。為了讓我們過足癮,兩位老人家殺了四只老母雞,簡直堪稱豪舉!農家雞湯,除了給點鹽、姜、胡椒,再無任何調料,卻是原汁原味,異常鮮美。于是,就在長風家門前的空場上,我們一人捧著一只大海碗,喝得個不亦樂乎。至今忘不了,兩位老人坐在灑滿陽光的門口,看著盡情喝湯的我們,臉上滿足的笑容雞湯般醇厚!</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圖片選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泸州市|
铜陵市|
科技|
兴山县|
炎陵县|
石阡县|
吴旗县|
温州市|
广州市|
灌阳县|
石渠县|
全州县|
高密市|
武义县|
海林市|
平顺县|
遵化市|
西城区|
平安县|
沙河市|
渭源县|
化州市|
济南市|
永新县|
徐汇区|
六枝特区|
道孚县|
锡林浩特市|
噶尔县|
景洪市|
石门县|
慈溪市|
泾阳县|
闵行区|
策勒县|
宾阳县|
汉沽区|
云阳县|
通化县|
梁河县|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