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醞釀已久的承德之行到付諸實踐的時候只有三人能夠成行,齊老師和楊老師沒來,留點遺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們三人:組織者+總策劃范老師,行程指導+攝影師馮老師,參與者+文案冀老師,于2024.8.6開啟了承德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和行宮”,它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中心北部,武烈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歷經清朝三代皇帝:康熙、雍正、乾隆,耗時89年建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上8點,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從天津東站出發,經過四個多小時到達承德。馮老師精心預定了距避暑山莊大約2公里的旅店,這使得我們后面自由行日程,游玩方便 可以隨時調整方案,有趣還不累。</p> 路上看到的云?? 承德到了,我們在這里住了四晚。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旅店旁的承德劇場是我們住處的標志性建筑,每次打車回來都是在這下車。</p> 中午稍事休息,下午四點多,出發去避暑山莊。大街上康熙大帝的馬上戎裝照雕塑英姿煥發。 避暑山莊到了。因為我們仨位均超過65歲,故而進入參觀點均免門票??這政策真好。<br><br>避暑山莊的宮殿區是皇帝處理政治事務和日常生活的地方,采用了九宮格,層層遞進、縱深發展的布局,以顯示皇權的至高無上。功能上可以分為前庭和后庭兩部分。中國清朝皇帝康熙和乾隆等多于夏秋兩季在這里處理軍政要務,接見國內各民族政教首領和外國使節。 因為時間關系,這會兒門口人不多,照相很方便。 范老師和我 在這里合個影,很享受。(第二天同一地點都是人啊,根本沒辦法在這里留影) 抓拍一張 在避暑山莊里流連,處處美景。 馮老師在展示自己剛剛的攝影成果 我和范老師也在用手機捕捉美麗的瞬間。 夕陽西下,別樣景色。 <p class="ql-block">這個時段拍下來太美了。</p> 這里的大墻邊現在配上燈光,還挺有意境。 上一組拼圖。 第二天,再到避暑山莊。買了坐車巡山觀景和乘船瀏覽水路美景兩套票。 上午,先乘車上山,中途有三個停車瀏覽點。 買了一把扇子,與馮老師同款。 <p class="ql-block">我們倆遠處的建筑那紅色的一點,是小布達拉宮,明天我們會專程探訪。</p> 遠眺。<br><br>下午是乘船游覽行程,中間也會有三次下船瀏覽。 乘船之前,先參觀一下避暑山莊博物館。 好東西還真不少。 在“大金磚”留影。 馮老師專輯。 上船了。 金山亭 避暑山莊的?金山亭是一座標志性景點,仿照江蘇鎮江金山而建,位于避暑山莊內,是?康熙帝南巡時欣賞鎮江金山景物后,在山莊內仿造此景而建。 第三天的行程是此行不可或缺的小布達拉宮。 避暑山莊附近的普陀宗乘之廟~承德小布達拉宮,位于承德市境內,遠看類似西藏的布達拉宮,是乾隆皇帝為母親祝壽而修建的(一個重要背景是順治帝時期,五世達賴喇嘛到北京傳播過佛法)。在避暑山莊以北,“須彌福壽之廟”的西側,是一座具有特殊藝術價值的寺廟建筑。全廟除主體大紅臺、大白臺等外,還有四十多座各式各樣的僧房佛殿和塔臺,是“承德外八廟”中規模最大的一個,占地面積22萬平方米,氣勢雄偉,十分壯觀。 大紅臺下。 同一地點。 上金頂了。 范老師的拼圖 冀老師的拼圖 去小布達拉宮的行程相對而言,對個人的體力挺有考驗。沿山路石階而上到達大紅臺~高達25米的標志性建筑,剛剛松了一口氣,又得繼續攀登金頂,這是個有三層的群樓,每層都可以瀏覽一圈,觀看各式錯落有致的廟宇建筑,最后要登上中央重檐攢尖鎏金銅瓦頂的“萬法歸一”殿,一共得上七層木制樓梯。<br><br>這一天下來,我的微信步數達到了26000多步。對于不太運動的我可是少有的一次。不過,我都佩服自己了,居然堅持下來了,點贊?? 在美麗的大紅臺瀏覽樓臺廟宇間的建筑美景。 馮老師的杰作~在金頂上用延時拍攝看快進鏡頭。 八號下午,我們打車去另一網紅景點~雙塔山。 承德市區西南30里處,有兩顆巨大巖柱南北排開,比肩而立,狀似寶塔,峰頂各有磚塔一座,故名雙塔山。兩峰高低大體相同;北峰粗大,高40余米,周長74米。南峰上粗下細,周長34米。頂磚塔何人、何時、何故所建,不得而知,一直是個謎。<br><br>今人用望遠鏡觀測,北峰頂的磚塔高約2米,圓錐形,無門。南峰頂磚塔座北朝南,高5米余,方形,邊長2米多,門高約1.5米,寬1.3米,四角置木據,有鐵棍挑出,上掛銅鈴。東、西、南三面墻是青磚壓縫,北墻齊縫直茬。1976年前北墻裂縫較大,寬處大約有20多公分,唐山大地震以后,磚塔不但沒倒,裂隙反而拼合。<br><br>《承德府志》記載:“東塔(南峰)之巔有古廟,不詳何人所建,已就傾圮,旁有一小碑鐫“王仙生”三字”。清人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說:山莊之西“有雙塔峰,亭亭對立,遠望如兩浮圖,拔地涌出,無路可上,或夜聞上有鐘磬經唄聲,晝時有云片往來。<br><br>雙塔山觀光索道途經雙塔山腳下,直上景區的又一著名景觀“猿人石”,全線長度800米,上下高差88米。<br><br>雙塔山有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古時候承德一帶是一片大海,岸邊住著一家王姓兄弟倆,打魚為生。老大娶了媳婦,老二也有了情人,日子過得很紅火。一天老二進山打柴跌傷了腿,從此不能干重活。嫂子漸漸對老二厭氣起來,不但不給成親,還動輒打罵,進而要攆他出門。老二不忍羞辱,就在一個狂風驟起的夜里,坐了條船砍斷纜繩,任其漂流死活。第二天黎明,風平浪靜,老二漂流到兩個石礁中間,纜好船,上了岸,發現兩礁各有一個小廟。他來到北礁,見一個姑娘正在拜佛,旁邊放著漁網、鎬頭,還有一包菜籽。近前一看,姑娘正是自己夢寐以求的情人,兩人相見若悲若喜,痛哭一場。姑娘說,昨夜見一個大旋風把你家房子卷起,無影無蹤,自己也就只身跳海,到陰間同你成親。不料黎明自己漂到這個礁島上,剛才正是為你祈禱,求佛保佑九死一生。于是兩人就在此成家,有情人終成眷屬。他們就住在北礁的廟里,打魚種菜度日,南礁的小廟當作倉庫。過了許多許多年,地殼變遷,這一帶海水退去,成了陸地,兩個石礁就成了雙塔山。紀曉嵐在書上說見到的東西,怕就是這對夫婦的遺物。<br><br>還有傳說乾隆皇帝有一年命人搭構云梯,想親自上去看個究竟。上去之后,他看到小廟里有神龕、石幾、香爐、石幾上擺一部舊書,乾隆翻了翻,一個字也不認識。石幾下放一雙破草鞋,廟前有兩畦韭菜。他很失望,什么也沒拿就下來了。回到避暑山莊當晚做了一個夢:一個白發老頭問他,陛下登雙塔山看到了什么,乾隆照實作了回答。老頭說,舊書是天書,草鞋是登云靴,韭菜是靈芝草,香爐是生云壇。皇上什么也沒看中,實屬有眼無珠。第二天清早乾隆命人重搭云梯,可怎么也搭不成,只好作罷。 坐索道纜車??上下山。 雙塔山入口處。 七寶樓或有傳說有信眾拜拜??求子。 下山了 在此次避暑山莊行程中,我們又臨時增加了塞罕壩倆天一夜,去領略壩上草原的無限風光。<br><br>塞罕壩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清朝曾在此設立"木蘭圍場"。"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平均海拔1500米,年均氣溫-1.5℃,極端最低氣溫-43.3℃,年均積雪日數169天,年均6級以上的大風日數47天,年均無霜期僅72天。 據歷史記載,木蘭圍場作為塞外的皇家塞罕壩風景1 獵苑,自康熙二十年到嘉慶二十五年的139年間,康熙、乾隆、嘉慶三位皇帝共舉行木蘭秋狝105次。這里還曾導演了許多有聲有色的歷史話劇,成為清帝避暑、聯絡北方蒙古諸部和其他少數民族活動的重要場所。諸如"烏蘭布統之戰"等一些歷史重大的事件,也是在"木蘭圍場"與"避暑山莊"運籌決策的。可以說,一個木蘭圍場,存在著半部清史。 九號上午早早起來,到集合地點乘坐大巴車。大約四個小時左右,到達目的地。 中午簡單吃過飯,大家換乘越野車,往草原深處進發。因為下過雨,路面坑坑洼洼,顛簸的很,可以說是“搓板路”。有視頻為證。 我倆想飛,可惜有心無力。 壩上的天氣像小孩兒的臉,一會兒一變,本來是多云???天氣,一會兒功夫就下起了雨,而且有風,氣溫下降很快,一下子到了19攝氏度。冷??啊?? 一座座風力發電塔高高聳立。 到了下午四點半,去看演出。這是一個開放的帶頂棚的演出場。演出的內容是圍繞著壩上的少數民族戰斗,游牧生活 以及牧民們日常的生活和馬上騎射,摔跤及各種特色運動。 在壩上住的一晚,住所無法恭維。比較簡單,有些潮濕,一晚上踩死三個蟲子(估計是潮蟲吧) 10號早上繼續草原之行。 遠處的馬兒悠閑的吃著草??,這情景令人心曠神怡。 有獻哈達和敬酒環節。 遠處的身影。 若有所思… 望遠方。 全體團員合影。 行程結束了,回望這幾天,收獲滿滿,不虛此行。 11號返程回津。 感謝馮守林老師、范錫霞老師提供視頻和圖片資料???????助我完成此篇。 待下次再組團出游。 更新于 2024-08-2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芜市|
江华|
蒙城县|
夏河县|
昌图县|
高安市|
溆浦县|
崇仁县|
鄂州市|
沁阳市|
高密市|
庆云县|
抚顺市|
新民市|
民乐县|
嘉义市|
札达县|
弥渡县|
什邡市|
柘城县|
南康市|
静安区|
鄂托克前旗|
阿拉尔市|
华阴市|
平阴县|
乌兰察布市|
瓦房店市|
云南省|
长春市|
南丹县|
莆田市|
金秀|
北海市|
如皋市|
江孜县|
平舆县|
都兰县|
铜陵市|
榆中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