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呂東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某房地產公司與業主的月供合同糾紛案為例,法院原審依據《民法典》第五百七十八條判決地產公司預期違約敗訴,該判決得到了中院的支持。然而,從此一轉風向,在后續的幾起同類案件中,地產公司上訴后,接下來的兩份同樣類型的案件判決卻發生了改別,并在申訴中也維持了原判。在房地產公司的答辯和法官的支持下,對違約行為進行了美化,對應的適法條款被回避,導致違約的強勢一方反而勝訴,并以此錯誤判決為例,指導后續的同案同判。在法制國家的背景下,法官與強勢方如此明知故犯,踐踏法律,確實令人難以容忍。</p><p class="ql-block">同案同判是司法公正的重要體現,它要求對于相同或相似的案件,法院應作出相同或相似的判決。這一原則旨在確保法律的統一適用,維護司法權威,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界定“同案”以及選擇何種判例作為參照,成為了一個關鍵問題。本文旨在探討同案同判原則,并強調應以正確的判例為參照,而非錯誤的判例。</p><p class="ql-block">一、同案同判的基本原則</p><p class="ql-block">同案同判的核心在于“同案”的界定和“同判”的實現。所謂“同案”,是指案件的基本事實、法律關系以及爭議焦點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或一致性。而“同判”則是指對于同案,法院應作出相同或相似的法律判斷,確保法律的統一適用。這一原則體現了法律的平等性和公正性,是司法審判的基本準則。</p><p class="ql-block">二、判例的選擇與參照</p><p class="ql-block">(一)正確判例的參照</p><p class="ql-block">正確判例是指那些在法律適用、事實認定以及邏輯推理等方面均符合法律規定的判例。在選擇判例作為參照時,應優先考慮正確判例,以確保判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正確判例不僅有助于維護司法公正,還能提高司法效率,減少不必要的訴訟爭議。</p><p class="ql-block">(二)避免錯誤判例的誤導</p><p class="ql-block">錯誤判例是指那些在法律適用、事實認定或邏輯推理等方面存在錯誤的判例。如果以錯誤判例為參照,可能會導致判決的失誤和不公。因此,在選擇判例時,應謹慎甄別,避免被錯誤判例所誤導。對于已經發現的錯誤判例,應及時予以糾正,避免其繼續對后續案件產生不良影響。</p><p class="ql-block">三、同案同判的實踐應用</p><p class="ql-block">(一)加強判例的收集與整理</p><p class="ql-block">為了更好地實現同案同判,法院應加強對判例的收集與整理工作。通過建立判例數據庫、定期發布判例匯編等方式,為法官提供豐富的判例資源,便于他們在審理案件時參考和借鑒。這有助于法官在判決時能夠迅速找到相關的判例,確保判決的一致性和準確性。</p><p class="ql-block">(二)提高法官的判例素養</p><p class="ql-block">法官作為司法審判的主體,其判例素養對于實現同案同判至關重要。因此,法院應加強對法官的判例培訓和教育,提高他們的判例識別和應用能力。同時,鼓勵法官在審理案件時積極運用判例,確保判決的準確性和一致性。這可以通過舉辦判例研討會、培訓講座等方式來實現。</p><p class="ql-block">(三)完善判例的適用機制</p><p class="ql-block">為了實現同案同判,還需要完善判例的適用機制。例如,可以建立判例的適用指南或規范,明確判例的適用條件和范圍;建立判例的異議和復議制度,對于存在爭議的判例進行及時審查和糾正;加強判例的監督,確保判例的正確性和公正性。此外,還可以建立判例的反饋機制,及時收集法官和當事人對判例的意見和建議,以便不斷完善判例的適用機制。</p><p class="ql-block">法律支持依據</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一條款為同案同判提供了憲法基礎,即所有公民在司法審判中應受到平等對待。</p><p class="ql-block">《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第三條:“法官必須忠實執行憲法和法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一條款要求法官在審理案件時必須嚴格依法辦事,確保判決的合法性和公正性。</p><p class="ql-block">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案例指導工作的規定》等文件也強調了案例指導在司法審判中的重要性,并規定了案例的篩選、發布、適用等具體程序和要求。</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罗定市|
镇沅|
饶阳县|
介休市|
惠安县|
彝良县|
巧家县|
保靖县|
鹤壁市|
历史|
湘阴县|
山西省|
宜黄县|
大关县|
奇台县|
海安县|
嘉禾县|
关岭|
吉安市|
祁门县|
板桥市|
万盛区|
红安县|
武鸣县|
遵义县|
宣武区|
五原县|
永泰县|
罗江县|
田东县|
元谋县|
穆棱市|
新干县|
天台县|
云梦县|
长宁县|
龙胜|
布尔津县|
顺义区|
华宁县|
子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