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合盛棧是洛陽一家史超百年的食品老字號,前身名曰“合盛公”,創始于1893年,是洛河南岸聶灣張氏的私人店鋪,坐落在老城北大街南端,今八角樓北側,有鋪面十幾間,面積約二百平方,固定資產折合白銀千余兩,日常經營食用油鹽,加工制作大頭咸菜等,日產醬菜百余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八角樓、北大街南端那部分,1979年已改名興華街,后因小吃夜市被傳叫為十字街。古往今來,十字街一帶一向商業發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朝末年,聶灣張氏是一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有七十多口人、七百余畝地,耕讀經商游刃有余。彼時,張家村里開著鹽號、油坊,城內也有商號,生意那是風生水起。網上有說北關寇家是合盛棧創始人,雖不確,但與合盛棧也有一定淵源。</p> <p class="ql-block">北關寇家也是大戶,還是老洛陽街市上的四大商家之一,財富僅次于南關張蒂財家,高于西關梁家、東關高家。清末民初,寇新禮、寇新奇弟兄在北大街開的“裕發長、慶發樓”山貨非常有名。居住民生街的寇才順家從清朝到民國,一直從事金銀器的制造和銷售,家族也因金銀首飾,多交達官貴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年,張家出道進城,在北大街發展,先租后買的房子,就是寇家的。而且,寇家的“穗芳棧”食品店,也是被張家盤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書歸正傳。“合盛公”傳到第三代張洛手里,逐漸擴大了店面,開始涉足醬油醋等食品調料。由于狠抓質量,張家大頭菜信譽很高,銷量猛增,很快擠垮了幾家同行,獨霸了洛陽的醬菜市場。</p> <p class="ql-block">1921年,張洛病故,其子張鼎岑接班掌柜,家業再上臺階,固定資產增達白銀三千余兩。張鼎岑腦瓜靈活,善于用人,做大做強傳統產業的同時,又相繼開發出甜點食品,成為洛陽市面最早,僅有的、甜咸通吃的食品生產廠家、店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張鼎岑還有一大手筆,那就是以六百兩紋銀收購了寇家的“穗芳棧”,將店名統一為合盛棧。店名貌似簡單組合,各有取舍,學問卻大了。一來張家老客不陌生,再是寇家的老客也有歸屬,人心雙贏,生意紅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時,張家有雇工三十五人,咸食增加了西瓜醬、面醬、雙醋等十三個品種;甜食增加了什錦南糖、雞蛋小脆、大金棗等三十多個品種,產品遠銷平津、包頭等地,年產值達三十萬元。</p> <p class="ql-block">抗戰后期,張鼎岑又購置集道街一處院落,當醬園作坊。醬園作坊解放后演變為合盛棧食品廠,大門面向中州路,是洛陽人最后的記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4年,張家醬園遭到日機轟炸,137個醬菜大缸被炸毀,死傷各一人,被迫一度停產。不久,醬園又移至北郊岳村復產,規模有所縮小。抗戰勝利后,合盛棧全面復產,又研發出新品五料面兒,投放市場,大受歡迎,被譽為“味之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洛陽解放后,合盛棧仍是同業中的佼佼者。1955年,社會主義改造期間,合盛棧參加行業聯營,旗下咸食類并入后來的市醬菜廠,不再單獨拋頭露面;甜食與“振華”、“會蘇”合并成立公私合營的合盛棧食品廠,張鼎岑以私方代表身份出任副廠長,主管生產。</p> <p class="ql-block">1966年,合盛棧食品廠改名洛陽市第一食品廠,轉為全民所有制。不久,從洛陽市第一食品廠調出26人,成立洛陽市食品二廠。1983年,洛陽市第一食品廠復名合盛棧食品廠。1985年,合盛棧有職工226人,年產值372萬元,創利潤32萬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93年,合盛棧食品廠又并入三樂食品廠,于2002年7月,隨后者一起破產倒閉,原廠址已化身為富麗堂皇的王府烤鴨店,僅于西墻上遺留有“合盛棧”三個模糊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今,市面上仍有打合盛棧旗號的,已與合盛棧無有關系。合盛棧食品成了幾代人的歷史記憶。</p> <p class="ql-block">記憶中的合盛棧食品多為甜點。其中元宵、月餅、雙麻酥等,選料考究,工藝獨特,味美抓口,享譽城鄉,獲85年部優產品,都是年節的搶手貨,常顧客盈門,供不應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年中的端午、中秋和春節前是合盛棧最忙的時候。工人們常加班加點,赴全國各地選料采購,趕制應時食品,供給“三節”,效益自然也沒得說。當時,合盛棧的職工又能掙錢,<span style="font-size:18px;">還</span>有口福,挺讓人羨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產旺季,合盛棧也常外雇好多臨時工,用以應急。曾經,八、九十年代,有很多老城里的中學生,寒暑假都有到合盛棧包月餅、包點心,打零工的歷史記錄。彼時,合盛棧的香甜氣,能飄滿好幾道街呢。</p> <p class="ql-block">馬上就八月十五了,年令大些的洛陽人都會記起當年合盛棧點著紅點的提糖五仁月餅,紅綠絲、大冰糖,老好吃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合盛棧禮盒點心</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湾省|
松江区|
游戏|
赞皇县|
鹤山市|
邓州市|
比如县|
定南县|
道真|
宜丰县|
合川市|
吉隆县|
和龙市|
万宁市|
西昌市|
纳雍县|
宁强县|
于田县|
苗栗市|
肃宁县|
临汾市|
门头沟区|
深州市|
大荔县|
玉门市|
扶风县|
娱乐|
乌鲁木齐市|
孝感市|
青岛市|
平潭县|
大庆市|
海原县|
赣州市|
长宁县|
长沙市|
拜泉县|
石渠县|
延庆县|
平谷区|
浑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