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炎炎夏日,三伏天如約而至,今天是7月15日,正式進入三伏天了。這是一年里氣溫最高,也是最潮濕悶熱的日子。此時,火熱浮于天地,陰氣伏于地下。對于體虛人群,陰陽偏頗之人是一道“坎”。</p> <p>三伏天是天地陽氣最旺盛,陽氣最正的時候,也正是溫補陽氣,驅寒散邪,改善體質的好時機,</p><p>那要怎么做呢?</p><p>建議三伏天泡個三伏藥浴,輕輕松松入伏夏,在我國,藥浴歷史很悠久,《五十二病方》中就有汽浴法、熏浴法的記載。中醫《黃帝內經》里也有“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的說法。三伏天人體陽氣旺盛,濕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選用像杜仲、肉桂、干姜這類具有溫陽作用,黃芪、太子參等補氣,和五味子、當歸、等補血生津的藥材科學配伍泡藥浴,也能更好地發揮藥浴扶陽驅寒的作用,還能為秋冬儲備陽氣。而且無論是陰虛、陽虛還是氣虛的人,都適合泡。家庭版“溫泉”不僅能消除疲憊,藥物也能更好地透過皮膚來吸收,不會給脾胃增加負擔。脾胃是“后天之本”,是身體運化的關鍵。</p><p><br></p> <p>夏天為什么會熱?那是因為冬天封藏在地下的陽熱之氣都浮在地面上了,地面上的氣溫當然高。</p><p>這時候地底下呢?是一片陰寒的。農村這時候的井水就是冰冰涼的,用來冰鎮西瓜的。相反冬天的時候呢?地面上越冷,地底下陽熱封藏的越深。人呢?與天地相應一到冬天,外面冷,氣血都往里走,內熱;一到夏天,外面熱,氣血都跑到體表排汗,留給體內五臟六腑一片陰寒;這就是為什么老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因為冬天郁熱在內,我們要吃蘿卜通氣泄腑,夏天寒在內,我們要吃生姜溫中。所以越是天熱,我們身體臟腑反而越寒反而陽氣不足,我們門診上看到的舌頭越淡,越寒濕。</p> <p>陽氣不足在上焦的人:容易出現反復上呼吸道感染、鼻流清涕、怕冷、怕風,包括肩頸痛。</p><p>陽氣不足在中焦:出現大便不成形,一天拉2-3次,吃點冷的就腹瀉或腹痛,脾虛流口水,腰腹這里的肉松軟肥胖;</p><p>陽氣不足在下焦:出現腰酸、腰涼、下肢冷、痛經、尿頻、尿清而長等等腎陽不足的情況。</p><p>這時候怎么補陽呢?可以吃些姜,曬曬背,艾灸,三伏貼,泡浴、泡腳等等一些補陽的方法。</p> <p>但回歸本質,在三伏天里我們還是要少做那些“傷陽”的事,改掉那些傷陽的習慣。</p><p>比如:一,水果雖好,但是要適當吃。</p><p>很多人夏天沒胃口吃飯,就會拿水果當代餐,《黃帝內經》就說了: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p><p>吃水果只是一種助益,不能占據五谷的主位,否則脾胃和陽氣都會在不知不覺中過度消耗。</p> <p>二,過度運動,導致陽氣耗散</p><p>我們要記住動能生陽,動也能耗陽,適量運動是可以升發陽氣,但是過度運動也會導致陽氣過度發散,耗傷陽氣。尤其是晚上游泳,夜跑,健身房擼鐵。三伏天里,氣隨汗泄,運動后大量出汗也會影響陽氣潛藏,導致腎陽受損,如果無法避免,像戶外工作人員,天天暴汗,可以喝些酸梅湯、生脈飲、竹蔗茅根湯補補津液</p> <p>三,晚睡,陽氣不藏</p><p>中醫認為最佳的睡眠時間是晚上9點,最晚最晚11點一定要睡了,而且睡眠也是陽入于陰的一個過程,晚睡直接會導致陽氣無法潛藏,是非常傷陽氣的。</p> <p>四,出汗后不要短袖短褲馬上進很冷的空調間,不要馬上洗冷水澡。</p><p>適當吹空調,我肯定是贊同的,可以消暑消夏,太熱了也傷津耗氣。</p><p>事情壞就壞在方式方法上。</p><p>如果短袖短褲,大汗淋漓,肌膚腠理都打開著,然后一下子進入溫度太低空調環境,那么這時候空調的風寒濕邪就會直中我們,特別是陽虛氣虛的人,這時候馬上就感冒了,長期以往這個肯定是傷陽的。</p> <p>所以啊,在空調,冷飲,水果泛濫的如今,夏天頭等大事已經不是防中暑了,而是要防寒,要注重保暖防風,尤其是陽虛氣虛之人。三伏天雖然很多人都很難熬,但還是要查漏補缺,因人而異、因時而異,把握好調理體質的好時機。</p><p>順應天地,保持一顆安然的心,然后向陽而生,讓陽光燦爛而不炙烈!</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梓潼县|
金乡县|
湛江市|
茂名市|
丰县|
峨眉山市|
津市市|
博客|
垦利县|
昌宁县|
天气|
天台县|
隆安县|
司法|
凤阳县|
县级市|
新宾|
始兴县|
闻喜县|
平潭县|
秭归县|
睢宁县|
津南区|
旬阳县|
石狮市|
吉安县|
射阳县|
磴口县|
迁安市|
酉阳|
福泉市|
兴安县|
南靖县|
彰化市|
莫力|
济阳县|
白沙|
灵丘县|
黑龙江省|
句容市|
扎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