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茶無疑是一種天然的保健飲料,現代許多科學研究已經充分證明:飲茶不僅可以提神益思、補充身體必需的營養,而且還能延緩衰老,健康益壽。早在古代,中國人就發現飲茶有利于延年益壽。在那個科學不發達的年代,物質生活水平比較低下,人的平均壽命其實是比較短的。</p> <p class="ql-block">然而這時人們就發現,一些習慣常年飲茶的人,大多壽命都比較長。宋代的大詩人陸游,活到了85歲,這在那個平均壽命較短的年代已經算是長壽了;茶圣”陸羽活了72歲,茶僧——皎然活了81歲,日本茶祖榮西禪師活了74歲不可一日無茶的乾隆皇帝活了89歲。嘗盡天下之茶的袁枚活了82歲,女茶人冰心活了99歲明代的禮部尚書陸樹聲活到96歲;唐代的從諗禪師,甚至活到了130多歲高齡……</p> <p class="ql-block">7年追蹤調查10萬人:經常喝茶的人更長壽 國際雜志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上一項涉及到10萬人的追蹤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每周喝三次茶的人,更加長壽。 研究者將這10萬人(無心臟病、中風、癌癥史)共分為兩組,第一組的人每周至少喝茶3次以上,第二組的人沒有飲茶習慣或每周飲茶低于3次。歷經7年的調查發現,習慣飲茶的人患心臟病、中風的風險要比不喝茶的人低,且壽命也更長。 為什么喝茶也會長壽?該研究顯示,茶葉中含有的茶多酚是一種生物活動化合物,對機體心臟具有保護作用,但人體不會長期儲存茶多酚,而經常喝茶就有助于維持心臟的健康。 還有一些研究發現,茶葉中含有的咖啡因能阻止一種可能引起炎癥的化學物質在血管中形成,從而降低心臟病風險,起到延年益壽的作用。另外,茶葉中的類黃酮也能保護身體,對抗心臟病與癌癥,老年人群每天攝取350毫克的類黃酮,有助于發揮養生效果。現代生活中一些比價長壽的老人,也大多嗜好飲茶。</p> <p class="ql-block">今天一起細數,飲茶、從事茶一輩子的茶界壽星大佬們吧!吳覺農(1897-1989)享年:92歲吳覺農先生被譽為"當代茶圣",其所著《茶經述評》是當今研究陸羽《茶經》最權威的著作。</p> <p class="ql-block">王澤農(1907—1999)享年:92歲王澤農先生是中國著名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茶葉生物化學專家。參與籌創中國高等教育第一個茶葉專業。</p> <p class="ql-block">主編《茶葉生物化學》、《中國農百科全書·茶業卷》等,編譯《關于茶葉生物化學的研究》,著有《茶葉生化原理》等,是我國茶葉生物化學學科的創始人,為培養茶葉生物化學人才作出重要貢獻。呂允福(1907-1990)享年:83歲呂允福先生,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茶樹栽培專家,西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創始人。</p> <p class="ql-block">長期從事茶學教育和科研工作。20世紀三四十年代籌建浙江茶業改良場。建國后,赴重慶執教,培養了大批茶葉專業人才。陳椽(1908—1999)享年:91歲陳椽(chuán)先生是中國著名的茶學家、茶學教育家,制茶、茶史專家,中國近代高等茶學教育事業的創始人之一;通過多層次的教學,為國家培養了一代又一代茶葉人才。</p> <p class="ql-block">莊晚芳(1908—1996)享年:88歲莊晚芳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茶樹栽培專家,中國茶樹栽培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畢生從事茶學教育與科學研究,培養了大批茶學人才。他編著的《茶作學》,早在1959年就被譯為俄文,在蘇聯出版。他撰寫的《中國的茶葉》及主編的《中國名茶》和《飲茶漫談》均被譯為日文,在國外發行。</p> <p class="ql-block">張天福(1910—2017)享年:107歲(更多報道為108歲,“茶壽”)張天福先生是著名茶學家、制茶和審評專家,中國近現代十大茶葉專家之一。教授級高級農藝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國茶業界普遍把張天福稱為:“茶學界泰斗”。 </p> <p class="ql-block">肖時英(1933 —2022)享年:91歲肖時英先生是茶學家、茶樹育種栽培專家。畢生致力于為云南大葉種茶樹選育優良品種,被業界稱為“云南無性系茶樹良種之父”。榮獲云南省科技廳“科技興區”茶葉研究員。在第十五屆中國普洱茶節上,肖時英被評為“大國茶匠”。</p> <p class="ql-block">陳興琰(1911-2001)享年:90歲陳興琰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家和茶樹育種專家。湖南農業大學茶學專業奠基人。長期從事茶學教育與科學研究,培養了大批茶學人才。</p> <p class="ql-block">王鎮恒(1930—2021)享年:91歲王鎮恒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家與茶樹栽培專家。長期從事高等茶學教育,培養了大量茶學人才,為我國茶學教育事業做出重大貢獻。</p> <p class="ql-block">尹在繼(1920—2021)享年:101歲尹在繼先生是茶葉科技工作者、參與建立了新的茶葉檢驗制度和實施辦法,為新中國茶葉出口奠定了基礎;培養了大批茶葉出口檢驗技術人員。</p> <p class="ql-block">陸松侯(1914-2005)享年:91歲陸松侯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制茶和審評專家。長期從事茶學教育、制茶和茶葉審評工作。在創建感官審評理論,統一審評方法等方面,對全國各類茶葉的初精制加工及標準樣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培養了大批茶學人才。</p> <p class="ql-block">王家揚(1918—至今)王家揚先生是浙江樹人大學創始人,終生名譽校長。退休后,擔任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2006年10月,被推選為"世界茶聯合會"會長。積極倡導“天下茶人一家”,將中國茶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和諧”推及世界,他領導的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率先提出“茶為國飲”的口號和工作愿景。</p> <p class="ql-block">黃桂樞(1936—至今)黃桂樞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與茶文化專家。云南省思茅市文物管理所原所長、顧問、文博副研究員,云南省文物監管品鑒定員。普洱茶文化開拓者奠基人,第一屆全球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知識分子政府特殊津貼專家。</p> <p class="ql-block">劉祖生(1931—至今)劉祖生先生是茶學家、茶學教育與茶樹育種栽培專家。長期從事高等茶學教育與茶葉科學研究,培養了大批茶學人才。</p> <p class="ql-block">陳宗懋 (1933—至今)陳宗懋先生是著名茶學專家。現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茶葉學會名譽理事長和國際茶葉協會副主席。陳宗懋研究員是我國茶學學科帶頭人,國內外著名茶學專家,已從事科學研究50年。是我國茶園農藥殘留研究的創始者,并為此作出突出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俗話說“茶界多壽星,茶壽108。”沒錯,喝茶能多活5到10年,這是有科學依據的!!!一片小小的茶葉,具有神奇的能量!早在1400年前,唐朝大醫學家陳藏器對配方茶頗有研究,他在《本草拾遺》專著中明確表明:“諸藥為各病之藥,茶為萬病之藥”,意思就是,“所有的藥只能針對性的治療某一病癥,而茶是可以治療各種病癥的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盘锦市|
和硕县|
朝阳市|
城市|
新田县|
麻栗坡县|
通州区|
普洱|
大埔区|
柘城县|
大丰市|
大关县|
博客|
张家界市|
翼城县|
仁寿县|
肃南|
汕头市|
铁力市|
贺兰县|
报价|
株洲县|
鸡西市|
顺昌县|
南皮县|
黑龙江省|
洛阳市|
柳州市|
黎平县|
株洲市|
临夏市|
开远市|
芜湖县|
吉安市|
广南县|
社旗县|
遵化市|
化德县|
安徽省|
香港
|
澄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