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 font-size: 20px;">課堂三問,問出教學本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彭 紅</p><p class="ql-block"> 如果教師不能真正理解教材,讀懂學情,課堂就可能出現目標泛化、模糊,教學內容一鍋粥的現象。</p><p class="ql-block"> 一節課究竟如何才能做到扎實、高效,實現學生思維的增量?我們不妨思考如下“三個問題”。</p><p class="ql-block"> <b>一、這節課想讓學生學到什么</b></p><p class="ql-block"> 每節課的基礎性目標、關鍵性目標都需要教師心中有數。</p><p class="ql-block"> 教師只有走進教材細品細研、走進學生了解學情,才能夠制定適合的教學目標。</p><p class="ql-block"> 比如,1—6年級都涉及“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但這個目標在不同學段有不同的具體內涵,第一學段是“學習用”,第二學段是“用”,第三學段是“熟練用”。一、二年級是學習,從三年級開始,朗讀成了閱讀的手段,學生是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去感悟文字情感的。</p><p class="ql-block">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第三學段要求“領悟文章基本的表達方法”。不同的文本表達方法不一樣,即便是同一個文本也存在不同的表達方法。教師究竟要引導學生領悟何種表達方法?這就需要注意各年級的不同要求。</p><p class="ql-block"> 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要求“初步了解課文,借助具體事物抒發感情的方法”,第六單元要求“初步體會作者描寫的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第七單元要求“初步體會課文中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要求“通過課文中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人物的內心”,第五單元要求“了解寫人的基本方法”,第七單元“體會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的效果”,第八單元“感受風趣的語言”;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了解文章是怎么點面結合寫場面的”,第五單元“體會文章是怎樣圍繞中心意思來寫的”;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體會作者是如何詳寫主要部分的”,第四單元“體會外貌、神態描寫刻畫人物品質”,第五單元體會“用具體事例說明觀點”。</p><p class="ql-block"> 當教師明確了階段目標和單元目標,每節課就不必面面俱到,抓住關鍵的表達方法作為目標即可。</p><p class="ql-block"> <b>二、這節課教什么</b></p><p class="ql-block"> “教什么”就是教學內容。</p><p class="ql-block"> 課堂上我們有時候會看到教師的滿堂灌現象,灌得多了,學生就會沒有興趣。</p><p class="ql-block"> 一節課究竟要教什么內容?要圍繞“關鍵性目標”進行選擇,對教材我們可以有取舍,可以有二次開發,也可以有拓展。</p><p class="ql-block"> 比如,一位教師在執教《橋》時,把閱讀的關鍵性目標定為課后第4題“體會懸念的好處”,那么在選擇內容時,就選擇文章結尾兩段,讓學生談“揭示兩個人的父子關系是放在結尾好還是放在中間好”。由這一內容帶出文中相關內容,然后出示一篇“設置懸念”的文章,讓學生通過兩篇文章的閱讀找出共性,感受這種寫法的好處。</p><p class="ql-block"> 當課堂上所有教學內容都為設定的目標服務時,教學目標就會更精準,“一課一得”的課堂自然會讓學生學得更扎實,印象更深刻。</p><p class="ql-block"> <b>三、這節課學生學會了嗎</b></p><p class="ql-block"> 學生到底學會了什么?要看學生本節課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看有無發展。</p><p class="ql-block"> 學生的發展離不開教師引導,但關鍵是讓學生自主獲得學習經驗。</p><p class="ql-block"> 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知識、能力、方法時,才意味著學生真正學會了。</p><p class="ql-block"> 所以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找準教學的起點,確認教學的終點。</p><p class="ql-block"> 任何一節課都不可能從零開始,教師要針對學情來確定學習目標,精選學習內容,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和潛力。</p><p class="ql-block">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吳忠豪說,就語文課來說,如果學課文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總量是1,那么這節課結束,知識和能力的總量應該是1+X,這個1+X就是這節課的價值。</p><p class="ql-block"> 這需要我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檢測來發現。</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轉載于《中國教師報》</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湖县|
黄冈市|
城固县|
北京市|
贺兰县|
凤翔县|
穆棱市|
德兴市|
弥勒县|
巴里|
绍兴县|
兴业县|
彰武县|
阳曲县|
武川县|
固原市|
安新县|
邢台县|
兴城市|
河曲县|
万全县|
尼勒克县|
新乡市|
龙口市|
长岛县|
化德县|
柞水县|
炉霍县|
宜兰市|
日喀则市|
布拖县|
梅州市|
永丰县|
和林格尔县|
湘西|
黄平县|
阳新县|
阜宁县|
深水埗区|
延川县|
卫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