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把《指南》的實施融入一日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中華東師范大學李季湄</p><p class="ql-block">[導讀]本部分基于幼兒的學習特點和幼兒園一日生活 的價值,并結合對一日生活的若干認識問題的分析, 闡述了《指南》的實施為什么必須融入一日生活之中,同時對怎樣在一日生活中實施《指南》提出了應當注意的問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3.如果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幼兒園與家庭就沒有什么區別了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種觀點認為:幼兒在家里是生活,在幼兒園是學習;生活知識的 學習可以在家庭里進行,幼兒園是教育機構,應當教專門的學業知識。如果把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沒有專門的知識教學的話,幼兒園與家庭還有什么不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難看到,幼兒園教育與家庭的主要區別被錯誤地定位在教師“教 知識”幼兒“學知識”上。下面進一步細化分解并分析此認識誤區。 </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育融入一日生活中”是取消專門的教學活動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本章開頭已簡述了“一日生活”與“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的含義。 教學活動如同其他環節一樣,是一日生活的組成部分,是促進幼兒學習 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因此,作為一日生活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活動當 然是必須存在的。“教育融入一日生活”絕不是讓任何幼兒需要的活動環 節消失,而是提升其質量。持這種觀點的人對“一日生活”及其“教育 融入一日生活”的內涵顯然是完全不理解或者存在嚴重誤解的。在他們 的頭腦中,“一日生活”的概念從來是與幼兒的“學習”“知識建構”沒 有關系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幼兒是在家里學生活,在幼兒園里學知識嗎?</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認為幼兒的生活與學習、生活知識與學業知識是彼此分離無關的,則種普遍的錯誤看法,對此在前面已作了說明(見“生活知識與學業知 識是沒有關系的嗎?”)。從幼兒知識建構的規律來看,幼兒的學習是不分空間的,他們無論在家或在園,處處、事事都在學習和生活,都在學 “知識”。成人狹隘的知識觀、學習觀是產生這一認識誤區的思想根源 當然,在幼兒園發生的學習會與家庭的學習有所不同,這是由兩個不同環境的特點決定的。這一內容在后面闡述幼兒園教育的專業性時再展開。 幼兒園的主要任務就是教知識,幼兒的主要任務就是學知識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這一觀點顯然與《規程》《綱要》的精神相左。幼兒園教育擔負著促 進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任務,為此,幼兒園需要遵循國家有關教育法規,“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 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規程》)“為幼兒提供健康、豐 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綱要》),讓幼兒 獲得身體的、認知的、社會性與情感的、學習品質等多方面的發展。顯 然,幼兒園的主要任務不是“教知識”,幼兒也不是主要“學知識”。如本章前面所述,必須高度重視幼兒在生活中學習與構建知識、經驗的特點,直接感知、體驗、操作、探究等學習方式的特點,這已經成為世界幼 兒教育的共識。因此,幼兒園教育的存在形態絕不能夠像學校教育那樣, 以教授學科知識的教學活動為主,或者說以“上課”為主要形式。而是通過創設環境,為幼兒創造可以游戲的生活,讓他們在生活中發展,在發展 中生活。一說到“教育”就認為是傳授學業知識,就只想到“上課”的形 式,是對幼兒教育極大的誤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的根本區別在“專門的知識教學”上嗎? </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專門的知識教學”在幼兒園一般多指冠以某領域名稱的或者側重某 領域內容的集體作業課。關于這一活動形式在本書后面有專門闡述。這里 僅針對“沒有專門的知識教學的話,幼兒園與家庭還有什么不同?”的問題進行分析。 去門設計的教授知識為目的的“作業課”等集體教學活動在我國 兒園中是分量很重的一種活動,當然也是幼兒園教育(特別是學校教育 區別于家庭教育的一個特點。然而,如果認為這就是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 育的根本性區別就不妥當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世界許多國家的幼兒園教育因其理念與范式不同,以傳授知識為目的、按領域分門別類的集體教學活動(即“上課”)并不多見,而這并沒 影響幼兒園在各國的存在,幼兒園教育也并不因為沒有設置專門的“知識 教學活動”而被忽視,因為“知識教學”并不被視為幼兒園教育內容的核心所在,“上課”形式更不被列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 即使是我國幼兒園這種常見的“知識教學活動”,其效果或者價值也 依賴于教師的“專業性”。如果教師對幼兒學習特點與規律不了解,不就悉幼兒的生活、游戲以及幼兒已經獲得的知識經驗,不掌握與幼兒互動的方法與策略,不能調動與利用幼兒群體所具有的教育力量,這些專門的 教學活動反而會妨礙幼兒的學習,壓抑幼兒的發展。現在的不少幼兒園中,由于“專業性”低下而催生出的嚴重小學化現象就是證明。大量的所 謂“教知識”的專門教學活動帶給幼兒的是什么呢?從學習興趣的破壞, 童年愉快生活的喪失,自主性、自信心的挫傷,到自主學習能力、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的被摧殘、被扼殺,幼兒受到的傷害和負面影響是多方面的,甚至是長遠的。所以有教育專家警告說,低質的幼兒教育是不具 有發展價值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是“專業性”,而非某種活動形式是幼兒園的生命線。沒有“專業性”,幼兒園就失去了作為專門教育機構的地位,幼兒園教育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主要價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幼兒園是由專業幼教工作者對在園幼兒實施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的專門教育機構。幼兒園教師作為專業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規律和幼兒 學習與發展的規律,按照國家的教育方針,創設適宜的教育環境,開展包 括集體教學活動在內的多種多樣的教育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實施教育 幼兒的工作,“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綱要》)。雖然從廣義的幼 兒教育的角度來看,家庭也肩負著保育和教育幼兒的責任,但是,幼兒園教育的“專業性”是家庭所不具有或者說難以替代的。當然,幼兒集體的存在,同伴互動的存在,也是幼兒園較之家庭所不可比擬的優勢特征。不過,這一優勢發揮的程度和效果是與教師的專業水平分不開的。因此,將 “專業性”視為幼兒園教育之本,視為與家庭教育的根本區別是不過分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前述的美國幼教專家麗蓮。凱茲的例子就可以看到,正是教師的 “專業性“讓極其平常的騎車糾紛通過師幼互動、同伴互動,變成了對幼兒成長有意義的經歷。通過專業的指導,“才引向了種種有價值的結果” (杜威)。盡管這樣的生活事件在家庭里常常發生,然而,“孩子在教育工作者的幫助下才能發揮潛力,向更高的水平發展。教育工作者不僅僅協助每個孩子活動,更要考慮環境的布局,要不斷地思考下一步該把孩子的活 動引導到什么方向。”教師根據幼兒發展的知識,有意識地引導幼兒的發 展過程,這樣的專業性教育在家庭里一般是不可能實現的,對幼兒的學習與發展的價值是非常大的。只要擁有這種“專業性”,幼兒園就和家庭不 一樣,幼兒園教師就和家長不一樣。因此,幼兒園應當花大力氣去提高 “專業性”,這才是真正體現幼兒園教育特色的關鍵所在,才是確保幼兒園教育之不可替代性的關鍵所在。</p> <p class="ql-block">——《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讀》P232—P235</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編輯丨張曉</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朗讀丨王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日期丨2022年10月17日</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阳县|
湟中县|
浪卡子县|
灵石县|
尉氏县|
尚志市|
遂昌县|
广元市|
思茅市|
自贡市|
德阳市|
抚州市|
台山市|
民县|
方城县|
临沭县|
茌平县|
南皮县|
宣化县|
长阳|
赣州市|
海盐县|
牟定县|
新平|
康马县|
洛宁县|
五家渠市|
长寿区|
定陶县|
哈巴河县|
皋兰县|
垦利县|
辽宁省|
特克斯县|
和田市|
寿光市|
晴隆县|
青阳县|
东莞市|
长子县|
许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