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故事六《王道士之殤》 </b></p><p class="ql-block"><b> 敦煌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名詞,更是一個精神坐標,一處文化高地。因為銘刻了太多的民族文化記憶,敦煌幾乎成了一種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關河冷落,大漠孤煙,千百年來,穿過歷史的走廊,敦煌在肆虐的狂沙中站出了自己獨有的姿態,堅強,神秘,不嫵媚奔放,卻吸引著無數人想要前往。走近它,依稀能聽見輝煌與失落交織的文化音符,窺視到歷史與現實疊加的璀璨星空。循著它,便走進了一方靈魂與美學集結的心靈圣地,一處厚重與靈動交融的藝術殿堂,一個欲望與信仰輝映的精神家園,一場醉了千年也不愿醒來的大夢。</b></p> <p class="ql-block"><b> 清光緒年間,有一個名為王圓箓的退伍軍人轉業到莫高窟當了道士,多年軍旅生涯的錘煉,使王道士有著一顆祖國至上的拳拳之心。</b></p><p class="ql-block"><b> 盡管到任時,酷似蜂窩煤的莫高窟的昔日輝煌已不再,但王道士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極其虔誠的忠心和兢兢業業的精神照料著莫高窟,自覺踐行著三大任務:清理長期被落沙封堵的洞窟;率領僧眾四處奔走,苦口勸募,尋求布施;將化緣得來的錢財盡其所能,搶救修復坍塌的洞窟和其中的塑像。</b></p><p class="ql-block"><b> 一天,王圓箓在進行垃圾分類時,發現了震驚世界的藏經洞,內藏有4萬余件佛經、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稀世文物。</b></p><p class="ql-block"><b> 又驚又喜的王道士立馬找到知縣,兩次匯報沒有下文后就整理了兩箱經卷,趕著毛驢行程800多里,到肅州</b><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酒泉)</b><b>找到時任安肅兵備道的道臺,也是王圓箓當兵時的老上司廷棟。廷棟大人撇了一眼,得出的結論是“經卷上的字還不如自己的書法好”,便將王道士打發了。</b></p><p class="ql-block"><b> 不甘的王圓箓直接發微信給慈禧“吾同工人用鋤挖之,欣然閃出佛洞壹所,內藏古經萬卷。”然而剛經歷了八國聯軍之亂的京城時下一片狼藉,老佛爺哪還有時間理會這么個小人物,乃至于對私發微信這種犯上殺頭的事都懶得管了。</b></p><p class="ql-block"><b> 逐級匯報無果固然令人懊惱,更為不幸的是,此后不久,英人斯坦因、法人伯希和、日人橘瑞超、俄人鄂登堡等毛賊接踵而至,以誘、哄、騙、詐等手段,從王道士手中騙取了大量經卷文書和精致壁畫,致使藏經洞文物慘遭劫掠,造成中國文化史上最空前的一場浩劫。</b></p><p class="ql-block"><b> 可憐的王圓箓,當時正在為沒有銀子打理莫高窟而發愁,在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時,還暗暗竊喜:老外傻逼,這些破爛不堪又土不啦嘰的東東能換來這么多白花花的銀子,這下好了,莫高窟有救了,真是值透了!</b></p><p class="ql-block"><b> 后世有人將王道士比作賣國賊,罪過呀!功過是非,其實都在后來衙門找他去喝咖啡時,他不停地喃喃自語的那句:“我不知道啊,我不知道啊……”。歷史就這樣無情地捉弄了王道士。</b></p><p class="ql-block"><b> 總結當時的情況,王圓箓把經卷賣給老外有著客觀的原因,一是在長達7年的時間里,他多次求助官方而無人過問,使他灰了心。二是作為住持有責任養活一寺僧眾,有義務修繕殿堂、佛像,而他賣文物所得的銀子也確實全部用在了洞窟保護。</b></p><p class="ql-block"><b> 王圓箓成為“罪人”的悲劇永遠值得我們回味。且不說王道士發現和保護文物有功,至少他40年如一日遠離貪腐,辛勞為公,虔誠信仰。至死,他也就是一襲長衫,一頂布帽,便被裝進了蜂窩煤外的道士塔,僅比赤條條來到這個世界時多了一身表明他道士身份的素服。</b></p><p class="ql-block"><b> 寶寶心里委屈,但寶寶不說。王道士之殤成了中國人心頭永遠的隱痛。</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毕节市|
吉林省|
西青区|
石渠县|
昌黎县|
施甸县|
绥中县|
吕梁市|
章丘市|
延川县|
张家港市|
平陆县|
张家口市|
南开区|
安图县|
福鼎市|
曲麻莱县|
综艺|
宜都市|
永平县|
灌阳县|
张家界市|
黎平县|
吴旗县|
钦州市|
贵定县|
浦县|
卢氏县|
阜平县|
贡山|
呼图壁县|
二连浩特市|
五大连池市|
嘉兴市|
法库县|
萨嘎县|
双牌县|
客服|
永胜县|
龙口市|
米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