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胯關節(髖骨)在各項運動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太極拳對胯的訓練運用可以說是關鍵的關鍵。練拳伊始,聽見老師、拳友講的是腰,看看各種拳書說的也是腰,練拳的過程中也是簡單的理解為腰。</p><p class="ql-block">隨著練拳深入逐漸的感受到了胯,對胯有了一些粗線的認識,寫下來算是練到這個階段對胯的體感記錄吧。</p> 一、松胯的條件:松胯的首要條件是良好的腿力,在太極拳的模式里腿力的訓練就是放松,用松開之后身體的重量,也就是所謂的松沉訓練身體增強腿力。有了腿力就有支撐上身重量的能力,初步具備胯松開的要求。松胯的關鍵是腰(脊柱)的松開,簡單地說就是胯坐正的時候,背肌、腰肌是松弛的,反之背肌、腰肌為了維持身體平衡必然產生肌力的牽拉,出現松不開不敢松的問題。背肌、腰肌的松開也是松沉練拳的結果,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腹肌的松開,腹肌的松開是整個肌肉群的放松,往往我們只是注意到腰肌的放松,腹肌注意的不夠。陳慶合老師說:“腰腹的放松,才能做到氣沉到腳底”。<br></br>二、胯的中正:胯能夠松開的目地就是胯要坐正,像坐在高凳之上的練拳,脊柱----尾閭自然垂直向下。自然坐正就是胯要穩穩當當的放到大腿(股骨)上,能夠自由的沒有牽拉的運轉。胯落正才能上下合為一體,膝蓋才能夠不會受到上身重量的壓迫,胯的中正可以說就是拳架的中正,就是身體骨骼的中正; 骨骼的中正就是骨架沒有被筋肌的牽拉,自然地落穩。如果把胯落正,還會有向后凸起或胯的周遭還需要用力才能扶正的話,說明胯還沒被真正的放正。胯落正可以在定式中調整,更重要的是在拳架運行中落正,需要在練拳中一遍一遍的體會糾正。三、落胯的作用:(1)胯正能夠更加的放松。(2)我感覺當胯能夠落正,身體的重量和受力能夠更好的被傳遞到腳底。(3)四肢能夠被胯帶動運轉,拳架的運轉都是在胯的帶動下運行。(4)拳架的球體感更加清晰,腰旋轉的感覺出來了,能夠體會到腰胯一家的整體感。(5)虛實更加清晰,拳架的流動性明顯增強。(6)“胯骨頭大拳頭”這是一句很早就聽到的話,現在能夠體會到胯的引擎作用,胯可以帶來強大的能量。拳友幫助調架子、搭手試勁(拳架受力)的情況下也能夠基本完整、自然運轉將人推出,有不用力才是最大力的感受。更加感受到拳架編排的精妙和道理。 四、胯正的觀念:胯正,落胯和拳架高低無關,很多人認為落胯就是低架子,一說落胯就下意識的往下蹲(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的),好像四平大馬才算落胯;<br></br>落胯的原則是膝蓋不能超過腳尖,膝蓋超越腳尖大腿會受到極大的壓力,超過腳尖的拳架有死點,運轉受制,久之膝蓋受損。簡單地說我們平時的坐著就是坐胯了,就是胯正的形態。建議拳友可以找個高度合適,兩腳可以自然著地的椅子試試,就坐在椅子上用胯運轉比劃比劃打拳,你一定會發現肩胯相合,也會發現如果此時腳向里收,收到膝蓋超過足尖時身體無法運轉的現象。 <h3>五、胯與腰:各種拳論談及胯的表述很少,多用腰來表示髖關節和脊柱,因此初始練拳很容易理解為脊柱就是腰,腰轉就是脊柱轉,因此造成肩胯不合,不容易理解、體會胯的作用。</h3></br>關于胯與腰,拳友有一段詼諧精彩的表述,轉述如下:“胯和腰是一家,胯是老爺們,腰是老娘們”。既然是一家子必是形影相隨,四肢就像他們的兒女跟著跑。六、脊柱是門軸:練拳時脊柱松的狀態決定著胯的狀態,我感覺脊柱--尾閭自然垂直于地面就可,練拳和推手都不要緊繃出現力量,以往我們會以為所謂的用腰力才能保證接住受力,用腰力才能感受到勁,其實都是沒有松開的表現,當你把所謂的腰勁松開了,胯坐正了,受到外力自然地被傳導到腳底,腰(脊柱)才可以自由的運轉。 <p class="ql-block">脊柱的旋轉我體會就像旋轉門(有人表述為單側開門,我感覺不妥),在向陳慶合老師請教胯的問題時,他說“脊柱是門軸,動是整體動”。</p><p class="ql-block">以上就是我在現階段所能理解的胯,還是讓我用鐘文淵先生在《縱橫太極》中關于胯的一段表述來結束我的體悟記錄吧。</p><p class="ql-block">“如果練拳不明白胯的運作,那么整個拳架一定散亂不成形,胯在太極拳中是相當重要的觀念,在其他拳術也是相當重要的觀念。所以如果把太極拳的胯應用好,只要擺上其他拳術的樣子,就可以使用其他武術的功夫,這是太極拳兼容并蓄的特點,但其他武術就算熟悉了胯的用法,卻無法用出太極拳的功夫,主要是因為其他的武術并沒有像太極拳訓練松透的結構體,所以無法練出太極拳的功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層拳一層理,我知道現在的體悟是當下的階段感受,不是全面透徹的理解,懇請拳友老師們指教。</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海市|
平乡县|
乐亭县|
楚雄市|
上杭县|
绥芬河市|
南投市|
西盟|
郓城县|
镇坪县|
柘荣县|
宁安市|
扶绥县|
轮台县|
南京市|
田阳县|
读书|
东至县|
仪陇县|
榆树市|
中方县|
黄平县|
台湾省|
繁峙县|
宜春市|
海丰县|
久治县|
深泽县|
盘山县|
常山县|
龙南县|
大渡口区|
恭城|
佛教|
澎湖县|
广宗县|
咸阳市|
张掖市|
博湖县|
彭州市|
万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