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養生的目的在于保持身體健康,提高生活質量。中醫認為,人體有五大保健特區,分別在背部、腋窩、前胸、肚臍和足部。每天照護好這五大特區,能夠通調氣血,扶正祛邪,促進新陳代謝,提高機體免疫力,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的效果。</h3><h1><font color="#ed2308"><b><br></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b>特區一:背部</b></font></h1><h3><br></h3><h3>【功效】 后背正中的脊柱是督脈的循行之處,而脊柱兩旁的足太陽膀胱經與五臟六腑聯系密切,經常刺激背部,有益于氣息運行,血脈流暢,滋養全身器官,自然體強少病。</h3> <h3>【保健方法】 每天早晚擦(搓)背、拍背或用保健錘敲背部均可,也可采用背部推拿、刮痧、捏脊、拔火罐等。</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特區二:腋窩</b></font></h1><h3><br></h3><h3>【功效】 腋窩處不僅有豐富的血管、神經、淋巴結,還有一個重要穴位——極泉穴,有寬胸寧神之功效。</h3> <h3>【保健方法】 常用的有兩種手法,一是按壓,用左手按右腋窩,右手按左腋窩,反復揉壓直至出現酸、麻、熱的感覺;二是彈撥,抬高一側手臂,用另一只手的拇指和中指輕彈腋窩底,可時快時慢變換節奏,早晚各1次。</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特區三:前胸</b></font></h1><h3><br></h3><h3>【功效】 人的胸骨后有一個免疫器官——胸腺,一個人免疫功能的強弱,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胸腺素濃度的高低;同時胸腔內含心肺等重要臟器。另外,中醫認為,心主血,肺主氣,其中人體正氣來源于氣血的充實與條達,對前胸予以調理刺激,可以通調氣血,強身延年。</h3> <h3>【保健方法】 用右手按在右乳上方,手指斜向下,適度用力推擦至左下腹,來回50次;再換左手用同樣方法摩擦50次;然后用手掌跟對胸部中間上下來回摩擦50次,同時揉膻中穴50次。</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特區四:肚臍</b></font></h1><h3><br></h3><h3>【功效】 肚臍即神闕穴,是中醫保健要穴,被稱為 “人體第二大腦”。肚臍居腹之中央,內為五臟六腑,外為風寒之門戶,按摩它具有培元固本、安神定心、調和氣血、通利三焦、調暢經絡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作用。</h3> <h3>【保健方法】 兩手重疊,按于肚臍,適度用力,同時保持呼吸自然,順時針方向繞臍揉腹;也可在閑暇時用雙手掌交替拍打(60次/分)中下腹部20分鐘,有促進腹部新陳代謝的作用。</h3><h3><br></h3><h1><font color="#ed2308"><b>特區五:足部</b></font></h1><h3><br></h3><h3>【功效】 中醫認為,人體五臟六腑在足底都有相應的反射區,足部有“人體第二心臟”之稱,“人之有腳猶如樹之有根”、“人老足先衰”就充分說明了足部保健的重要性。經常刺激足部,能調整臟腑,平衡陰陽,疏通經絡,促進機體血液循環,對預防某些疾病有一定益處。</h3> <h3>【保健方法】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40℃-50℃的熱水泡腳,還可以用手掌搓擦足底,每次持續10-20分鐘,以身上感到微熱或后背微汗為度。第二種是踩鵝卵石,脫掉鞋襪后在鵝卵石上來回走動5-10分鐘,可以有效刺激足部的穴位和反射區,起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作用。但糖尿病患者注意:泡腳水溫不宜太高,也不宜踩鵝卵石。</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州市|
定安县|
介休市|
玉环县|
景洪市|
大同县|
汾阳市|
屯门区|
安阳市|
太湖县|
嫩江县|
玉门市|
屯门区|
沂水县|
建湖县|
湖州市|
凤山市|
宁乡县|
绥棱县|
古丈县|
留坝县|
临泉县|
晋宁县|
双鸭山市|
天峨县|
林甸县|
西充县|
海城市|
泸溪县|
岐山县|
丹东市|
崇明县|
将乐县|
成武县|
阳春市|
河北区|
乐平市|
雷波县|
阿图什市|
梨树县|
郯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