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俗話說,好事多磨。電影《芳華》歷經一波三折,姍姍來遲,可以說,這份等待是值得的。</h3><h3><br /></h3><h3>公映前,導演馮小剛接受金星訪談的時候曾經說:這是拍給父母那一代人的電影。</h3><h3><br /></h3><h3>但最后,我帶著13歲的女兒一起看這部影片。</h3><h3><br /></h3><h3>午夜十二點,我們從影院出來,彼時夜已深,街上行人稀少,江風夾著碎雨,這幾日南方,也是異常寒冷,把衣服裹得緊緊的,風吹在臉頰上,仍然生疼。</h3> <h3>我問女兒:喜歡這部片子嗎?</h3><h3><br /></h3><h3>她說:很喜歡。</h3><h3><br /></h3><h3>"你從電影中領悟到點什么?"我繼續問她。</h3><h3><br /></h3><h3>她笑而不答,意味深長。</h3><h3><br /></h3><h3>女兒不太擅長口頭表達。但我能看出來,電影帶給她心靈沖擊不少。</h3><h3><br /></h3><h3>我以為,這不只是拍父母看的電影,也不只是拍給70后,80后正在老去的我們看的。它適合任何一個年代出生的人,對90后,00后,都著積極向上的意義。</h3><h3><br /></h3><h3>在回家路上,有關于電影帶給我的心得體會,我和女兒談到以下幾點,很有必要和你們一起分享。</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關于合群</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不是一類人,不必強融</b></h3><h3><br /></h3><h3>電影一開頭,劉峰將何小萍接到文工團來。</h3><h3><br /></h3><h3>小萍原以為離開那個感受不到丁點溫暖的家,迎新她的將是全新的充滿了希望的未來。</h3><h3><br /></h3><h3>報到的第一天就被打臉了。</h3><h3><br /></h3><h3>正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h3><h3><br /></h3> <h3>女教官讓她表演幾個動作,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替她拿衣服的團友,突然對她露出鄙夷之色,嫌她衣服上有汗臭,團友們見此情景笑作一團,她已經開始被孤立的命運。盡管一直在努力討好,除了劉峰外,幾乎沒有人把她當回事。</h3><h3><br /></h3><h3>處處想贏得他人的關注,結果總是成為笑料。</h3><h3><br /></h3><h3>我女兒今年剛上初一,進入全新的集體,她想使每個人都喜歡她,如同《芳華》中的何小萍劉峰。擅長烘培的她,周末回家,她總是變著花樣做紙杯蛋糕,好看的蛋白質糖果,帶到學校,分給同學,室友。盡管如此,并沒有得到每個人的喜歡。她有時候會跟我抱屈:媽咪,那個誰誰誰的,在背后說我壞話。</h3> <h3>或許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集體生活里,一定有人是格格不入,或者是被排斥的。那個被排斥或是犯眾怒的人,可能是因為中途加入,也可能是過人的優秀,還可能是因為家境貧寒,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個性的原因,不懂迎合。</h3><h3><br /></h3><h3>一個13歲的孩子,剛剛張開探索世界的觸角,他們渴望友情,渴望同齡人的接納。但當并非人人都能接納她的時候,還有我這個做母親的站在她身邊,告訴她如何來應對這些不如意。我告訴女兒,不必刻意取悅他人,做好自己便可。</h3><h3><br /></h3><h3>人生在世,最需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不必軟弱,更不要玻璃心。</h3><h3><br /></h3><h3>真心朋友,有二三個就很好了。不如把努力合群的時間,用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讀書,工作,當有一天,足夠強大,圈子不請自來。</h3><h3><br /></h3><h3>正如作家輝姑娘所說:尊重是發自內心的平等對話。</h3><h3><br /></h3><h3>我想,孩子在長大,慢慢也會理解其中的真正含義。</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關于善良</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過分善良,與傻瓜無異</b></h3><h3><br /></h3><h3>《芳華》里的劉峰,人稱活雷峰。</h3><h3><br /></h3><h3>能上的大學拱手相讓,因為有人比他更需要;戰友結婚,為了給他省錢,自己買材料親手做了兩個沙發;就連豬跑了,文工團友也是第一時間叫他幫忙。諸如此類,多不勝數。</h3><h3><br /></h3><h3>他發自真心,對每個人好。</h3><h3><br /></h3><h3>結果呢,每個人都覺得理所當然,并不珍惜。</h3><h3><br /></h3><h3>一天他向心愛的女孩林丁丁表白,卻被侮辱為性侵,因此被下放連隊,除何小萍外,竟無一人為他送行。</h3><h3><br /></h3><h3>用原著作者嚴歌芩的話說:"劉峰,就是過剩的善良。"</h3><h3><br /></h3><h3>生而為人,當然需要善良,善良是一種崇高的品德,但是,過剩的善良,恕我直言,與傻瓜無異!</h3> <h3>近來在網上掀起滔天巨浪的江歌案,想必中國人沒有幾個不知道。本質上來說,江歌和劉峰屬于同類人。他們極其善良,為朋友甘愿兩肋插刀。結果,江歌斷送了年輕的生命!</h3><h3><br /></h3><h3>《圣經》中曾說:"天父使太陽照好人,也同樣照壞人。降雨給行善的,也給作惡的。"</h3><h3><br /></h3><h3>我們應該善良,但是,必須有自己的底線。如果不是用在對的事情和對的人身上,寧可不要善良。不擔心善良的付出沒有回報,那些利用我們善良的行為才讓人感到悲涼。善良必須帶著鋒芒,不然,它不過是別人眼中的懦弱。</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關于理想</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理想是建立在活著基礎之上</b></h3><h3><br /></h3><h3>電影中劉峰因為"觸摸事件"而下放連隊,隨后參加戰爭,戰爭中,他帶領戰友護送槍支炸藥等,半途中遭到埋伏,差點全軍覆沒。</h3><h3><br /></h3><h3>戰場上,劉峰被子彈打穿了右臂,血流不止,看到戰友們倒在自己身旁,他潛意識里放棄了生存的希望,一心尋死。甚至想象,如果自己犧牲了,或許能被記住,被傳頌成英雄。而他追過的那個叫林丁丁的女孩,會唱起懷念他的歌曲,如此也美了。</h3><h3><br /></h3><h3>想來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人想成為知識分子學者,有人想像馬云王健林等富甲一方,有人想成為發明家創造者,也有人想像劉峰一樣戰死沙場,英雄留名。</h3><h3><br /></h3><h3>理想是一種精神力量,它指引著我們前行的方向。有理想,才不至于如行尸走肉活在世上。但如果,我們不能活著,還談何遠大理想?</h3> <h3>后來,殘疾退伍軍人劉峰,生活艱難,靠蹬三輪為生又被聯防辦故意訛詐,妻子嫌棄他窮,也跟長途車司機私奔,別人問他過得好不好時,他說:看要跟誰比,跟躺在墳墓里的戰友比,自己已經是好得不得了了。</h3><h3><br /></h3><h3>那年匆匆,豆蔻年華,如白駒過隙,霎那芳華。</h3><h3><br /></h3><h3>歷經生活種種艱幸,慶幸他最終釋懷。幸福的方式千百種,心懷感恩,知足活著,不失為一種好的方式。</h3><h3><br /></h3><h3>桐華在《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中寫道:</h3><h3><br /></h3><h3>等你再長大些,你就會明白,上天是很公平的,人得到一些,注定就會失去一些,有時候失去是為了得到,有時候得到意味著失去,這世界上沒有人什么都有,所以,永遠不要羨慕他人所有,而是要學會珍惜自己所有。</h3><h3><br /></h3><h3>電影最后,何小萍回到劉峰身邊,兩人相扶相持走過一段人生歲月!</h3> <h3>對我們每個人而言,活著,就有希望實現理想,即使不能實現,為理想奮斗拼搏的歲月,也是人生中絕美的時光。命運帶給我們的,或許無法改變,但我們抗爭的過程,使得人生有了意義。抗爭算不算理想?如果不算,那我們與螻蟻何異?滿頭白發時,抗爭拼搏的日子,才最值得回味。</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關于愛情</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努力爭取,失敗也不后悔</b></h3><h3><br /></h3><h3>文工團的蕭穗子對陳燦,從一開始,就傾慕有加。</h3><h3><br /></h3><h3>陳燦出門被車撞到,蕭穗子聽到面如土色,一口氣跑到醫院,醫生正給陳燦縫補假牙。</h3><h3><br /></h3><h3>作為文工團的號手,牙齒何其重要。</h3><h3><br /></h3><h3>"假牙用黃金打底,才能穩固。"當聽到醫生這么一說,蕭穗子掉頭便跑回宿舍,把父母買的金項鏈送給他。</h3><h3><br /></h3><h3>年青時候我們,愛了就愛了,不求回報,不計較成本利害得失。</h3><h3><br /></h3><h3>人的一生,能遇見愛情的機會,真的不多。倘若遇到自己心儀的人,記得大膽說出來。</h3><h3><br /></h3> <h3>剛鼓起勇氣向陳燦表白的蕭穗子,卻意外聽到文工團的風琴手郝淑雯說,自己和陳燦好的事情。蕭穗子自卑感油然而生。在她內心認定了,他們兩人的父親都是高干,才是真正的門當戶對。</h3><h3><br /></h3><h3>其實,陳燦是更愛她的,但她并沒有去爭取,而是悄悄把寫好放在陳燦箱子的情書拿了回來,絕望哭著,一紙素箋,撕碎在風中。</h3><h3><br /></h3><h3>除了這對,電影還特別提到劉峰喜歡的女孩林丁丁的情感歷程,林丁丁是個很現實的姑娘,愛情對她而言,是地位,是財富,是條件的置換。</h3><h3><br /></h3><h3>愛慕虛榮的林丁丁,嫁給了一個華僑,寄居國外。</h3> <h3>若干年會,當年的文工團友聚會,郝淑雯拿出林丁丁發福(相當油膩的中年婦女)相片,給劉峰看,俏皮打趣道:還想不想"摸"?劉峰什么也沒說,只是微微一笑。</h3><h3><br /></h3><h3>歲月的滄桑已掩蓋,化作了塵埃。</h3><h3><br /></h3><h3>一代人的青春在時代的洪流中,滾滾而下……一個時代的浪潮接著下一個時代的浪潮打過來。</h3><h3><br /></h3><h3>回首前塵往事,早已付諸笑談中。</h3><h3><br /></h3><h3>曾經的情感在時間面前慘敗,但誰能否認當時的無怨無悔呢?戀情的美好,不就在于毫無顧忌無怨無悔的付出嗎。</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關于離別</b></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了彼此祝福</b></h3><h3><br /></h3><h3>電影中段,戰爭結束,文工團被迫裁撤,大家舉杯豪飲,通宵達旦,抱著痛哭,這場景數度讓我淚目。</h3><h3><br /></h3><h3>想起今年六月份,女兒小學畢業,在家長和孩子們共同意愿下,我們在一個同學家長開的酒店里舉辦了一場畢業典禮。</h3><h3><br /></h3><h3>學生才藝展示,老師上臺高歌,孩子們獻花,臨別贈言,晚會結束時,女同學們淚不成泣。我也深受感染,潸然淚下。</h3><h3><br /></h3><h3>作家張小嫻說:離別和重逢,是人生不停上演的戲碼。</h3><h3><br /></h3><h3>離別乃人生常態,惟愿一起時好好珍惜,分開了彼此祝福。</h3><h3><br /></h3><h3>電影《芳華》令人感動,不僅使我們感受到了那個特殊年代戰爭與命運的殘酷,也使80,90,00后這些沒有經歷過動蕩時代的人看到了父母那一代人的成長,矛盾,理想與追求。</h3><h3><br /></h3><h3>想來我們每一個人都被時代的洪流裹挾,無人幸免。</h3> <h3>"當時代的車輪碾過他們的身軀,有多少人也曾經意氣風發、年華正茂,但他們卻被帶往戰場,凍餒于荒野,曝尸于溝壑,或在內斗中鋃鐺入獄,妻離子散,他們承受了戰爭的重壓,忍受了離亂的內傷,悲苦地度過一生。"</h3><h3><br /></h3><h3>戰爭的六分鐘長鏡頭,讓我們感受到和平的可貴,因而更加珍惜現在的太平盛世。</h3><h3><br /></h3><h3>作為一個母親,我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但是更希望她能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健康,平安,幸福,過好這一生。</h3><h3><br /></h3><h3>天下父母千千萬萬,正在讀文章的你,一定也和我一樣的想法。好風憑借力,一個好媽媽,勝過一群好老師。</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朝阳区|
合水县|
浦北县|
揭西县|
卫辉市|
襄樊市|
岳西县|
闸北区|
泸州市|
海丰县|
遂川县|
健康|
南丰县|
萝北县|
新乡县|
长海县|
五寨县|
嘉禾县|
禄劝|
安图县|
灌南县|
含山县|
曲周县|
阳高县|
汕头市|
临沭县|
绵竹市|
星子县|
嘉禾县|
盐亭县|
平度市|
枝江市|
建始县|
桂东县|
连城县|
泰和县|
和平区|
台安县|
柞水县|
富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