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老了,容易懷舊。我可能就是這樣的人了。</p><p class="ql-block">青少年時,對畫畫感興趣,比學習還用心。父母并沒有橫加干涉。我時常照著課本和小人書上的圖片畫。偶然看到一本畫冊〈古今名人畫稿〉,臨摹了其中的一些畫。有時我想,倘若把興趣和職業結合起來,我的人生會是另一番景象。可惜沒有把繪畫當成一生的職業。這也說明我對繪畫愛的不夠深切,對繪畫的認識不夠明確。</p> <h3>下面這些小畫,大多是從〈古今名人畫稿〉臨摹下來的。</h3> <h3>一九六〇年我15歲,讀初中。對畫畫產生了興趣,用毛筆照著畫冊臨摹,也不打稿。我一共臨了三本,竟然保存至今,都快六十年了,真是敝帚自珍啊!這里選登幾幅,也不怕大家笑話。</h3> <h3>畫冊也就象課本那么大。這幅竟然忘了寫月份。</h3> <h3>蓋上自己刻的圖章。剛開始學,刻的不行。</h3> <h3>一九六〇年時的紙張質量很差,多半是黃色和灰色的,并且很粗糙。</h3> <h3>連畫上的字也臨寫下來,其實有的字也沒看出來是什么。</h3> <h3>用毛筆臨摹的小貓。是六〇年初畫的。</h3> <p class="ql-block">課間休息時,照著課本,用毛筆臨摹的小鳥。挺象的,當時自己也有點小驚喜。</p> <h3>用鋼筆臨摹的小畫,那時對繪畫感興趣,看到喜歡的畫就臨下來。完全是自學,如果有老師教我就好了。</h3> <h3>這也是用鋼筆臨的。是六二年初畫的,我上高一。后來因為學習緊張,畫的就少了。</h3> <h3>鉛筆畫,可能是照著小人書畫的。</h3> <p class="ql-block">這個也是照著小人書畫的。</p> <h3>語文老師是遼寧大學中文系畢業的,大概有點右派言論,被貶到我們縣城一中教課。</h3> <h3>我們班有一同學頗有文學天分,他寫了一些小詩,約我配畫后送給李老師。老師遂畫一牛虻的肖像送我,并在畫的背面寫了一些鼓勵的話,末了,他還要我給他刻一個戳子。這個戳子是我刻好后蓋上的。老師說要與我切磋,可惜當時我有點靦腆……</h3> <h3>在初中時,受同學的影響,刻上了圖章,開始時用梨木,后來用牛角、有機玻璃等,再后來才用石頭。這三枚圖章,兩枚是初中時刻的。給李老師刻的,是有機玻璃料,印文安排成回形文較好,但當時不懂。另一枚是給同學刻的,牛角或梨木的料,可能是在他的影響下學刻了圖章。那枚大的是在大學時,用家鄉的石頭,用刻臘紙的鐵筆刻的。</h3> <h3>這是我為中學同學刻的印章。</h3> <p class="ql-block">為珠算課本畫的封面。</p> <h3>漢三杰。也喜歡照著小人書畫歷史人物。還有一個焦贊搬兵,不知道放在哪里。</h3> <h3>這個小畫,又用毛筆臨了一下。</h3> <h3>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家長多送小孩去學習書法、繪畫和學電子琴等。我們把兩個孩子送到東城業余書畫學校去學習工筆花鳥,因他們年齡小,我便去幫助他們做筆記。學校提出,家長聽課了,得交半份錢。干脆,我就和兩個孩子一起跟著老師學了。后來他們因忙于應付期中考試,沒有學下去,而我卻學到年底。當時學校開了兩個花鳥班,一個工筆,一個寫意。每個班有十幾個人,從七歲到七十歲的都有。我當時四十多歲,可謂年富力強,加上有些基礎,(校長說)我是工筆班里畫的最好的。</h3> <h3>這是期中時畫的。老師說我趕上她了,并要我給她畫了一張。紅葉還可以,白鷹的嘴不行,當時老師也畫不好,因為她也是業余的。</h3> <h3>學校還辦了個裱畫班,用我們的畫練手,也增加收入。結果把我這個畫給弄裂了。為了掩飾裂紋,我就畫上深藍底色,但是手懶沒涂勻。我也學了一期裱畫,卻從來沒有實踐過。</h3> <h3>作業畫,麻雀還湊合。一個裱畫的小伙子,竟把我讓他裱的畫擅自送給他要結婚的朋友了,只是免收了一份裱畫錢。那是我比較滿意一幅畫,結果裱好后什么樣我都沒見到。</h3> <h3>在年底課程結束之前,老師給我們講了一、二次仕女的畫法。其實人物和花卉,畫法相通,會了這個,畫另一個就不難了。這兩個仕女畫是我后來畫的。</h3> <h3>學習時畫的這些畫都是別人的畫稿。</h3> <p class="ql-block">在盧旺達工作期間,文化部在幾個非洲國家舉辦了一個藝術展。這是我臨的展品(原作是剌繡)。后來展品放在使館的老官邸沒有運回國內,盧旺達動亂時,被搶劫一空。</p> <h3>臨俞致貞老師的作品。</h3> <h3>這些圖章之中有十多個是給老外刻的,因為我在外國駐華使館工作過。</h3> <h3>退休后就不愿意用別人的畫稿了,而是自己鼓搗了。但是也有例外,有的是照著圖片畫的。</h3> <p class="ql-block">這個畫在2006年9月,參加了在國博舉辦的《中央國家機關第二屆職工書畫攝影展覽》,獲得優秀獎。</p> <h3>風過荷塘一路香</h3> <h3>諸葛亮的出師表。</h3> <h3>荷塘月色。突發奇想,畫了個荷塘月色,比畫白天的畫還費勁,也沒畫好。荷花也是晝開夜合的。</h3> <h3>我也喜歡書法,尤其是曹全碑的隸書。</h3> <h3>學習白石老人的畫蝦技法。</h3> <h3>文革時往墻上寫宋體語錄,后來在使館寫會標。這是近期寫的。</h3> <h3>荷花翠鳥</h3> <h3>辛夷小鳥</h3> <h3>紀念一生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周恩來總理。詩人金寄水,乃多爾袞之后,逝于上個世紀九十年代。</h3> <h3>過去的文人比較講究"詩、書、畫、印",我在詩詞方面尤其弱些。這是我撰寫的紀念周恩來總理的詩歌。</h3> <h3>昨夜風雨過荷塘</h3> <h3>兩個黃鸝鳴翠柳(局部)。</h3> <h3>兩個黃鸝鳴翠柳</h3> <h3>一行白鷺上青天</h3> <h3>鷹是無論公母皆稱雄。</h3> <h3>諸葛亮的誡子書。</h3> <h3>洛陽牡丹</h3> <h3>九鵲迎春。附近居民家中養了一只喜鵲,可以近距離接觸,它甚至飛到我身上玩,我拍了它的一些照片,做為素材。后來聽說它私奔了。</h3> <h3>映日荷花別樣紅</h3> <h3>秋色正濃</h3> <h3>每年都幫物業寫春聯。</h3> <h3>麻雀亦曾被冤屈。</h3> <h3>紅葉小鳥</h3> <h3>仿古印。那個乾隆御覽之寶,我整整刻了兩整天。后來放在桌子上,被我的狗叼去磨牙了。我只好打磨重刻了一遍。</h3> <h3>為人做事要有精氣神!</h3> <h3>香遠益清</h3> <h3>健康平安快樂就是幸福!平平淡淡才是真!為同學父母寫福字。</h3> <h3>要給鳥兒留點吃的!來年春曖花開時它們可以幫你捉蟲子!</h3> <h3>一把桃花扇</h3> <h3>黔東南加榜梯田。曾與朋友在黔東南旅游攝影,歸來后所作。</h3> <h3>柿子好像還沒有熟透。</h3> <h3>芍藥花</h3> <p class="ql-block">世界知識出版社到泰國搞什么活動,從我們老年書畫會借走十來幅書畫作品。臨了,他們竟然把我們的書畫作品作為禮品送人了,回國后也不吭一聲。</p> <h3>洛陽牡丹</h3> <h3>荷塘小景</h3> <h3>一群仙鶴</h3> <h3>誰敢來和我比舞。寫了一首詩詞,就最后一行還算可以,這最后一個字還算滿意。</h3> <h3>松鷹圖</h3> <h3>接天蓮葉無窮碧</h3> <h3>春夏秋冬四時景</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图什市|
桐柏县|
四子王旗|
宝应县|
磐安县|
龙岩市|
澎湖县|
肇源县|
保亭|
乌拉特后旗|
龙南县|
南岸区|
宁河县|
含山县|
浏阳市|
井研县|
汉阴县|
新邵县|
南丹县|
海口市|
赫章县|
千阳县|
青海省|
杂多县|
屏东市|
云龙县|
白玉县|
新龙县|
射洪县|
来宾市|
郎溪县|
庆安县|
鄂托克旗|
沁源县|
新平|
青铜峡市|
阿坝县|
江都市|
观塘区|
岳普湖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