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歲月無聲,芳華如夢。年少時總是覺得歲月太長,長到心慌,而今不知不覺,我的前半生已經過去了,只剩下懷念。泛黃的照片,漸遠的記憶,多少人和事,在疏密的光陰里,慢慢沉寂,或相憶,或相忘……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尋找老照片,翻看著相簿,慢慢的,腦海里蟄伏著的記憶蘇醒了,回憶,就像是一扇夜晚敞開的門扉,從屋里傾瀉而出的是怎么也忘不了的青春年少,喜怒哀樂……一半回憶,一半希望,這才合為了圓滿的歲月,今后的我感恩每個醒來的清晨,過好每一個夕陽西下的黃昏,也能有~回首向來蕭瑟處,也無風雨也無晴的從容,從此以后,浪費時間慢慢吃飯,浪費時間慢慢喝茶,浪費時間慢慢走,浪費時間慢慢變老……Happy Birthday??????</h3> <h3>一朵玫瑰花??,對,沒錯~紙做的。昨晚,兒子做完功課就在書房忙活開了,吭哧吭哧做了半天,起先還埋怨他:這么晚還在玩什么,不知道抓緊時間睡覺,明兒又起不來。臨睡前他舉著玫瑰花進來說:明天是你的生日,我要上課,提前祝你生日快樂!呵呵,真是小雞凍啊!自從嫁給了摩羯男,基本上對浪漫就不抱有任何幻想了,幸好我還有一條雙魚座的小魚兒,享受著你的浪漫~謝謝你的花,我喜歡。</h3> <h3>仿佛是一回首間,前半生已經成了過往……</h3> <h3>1967年12月27日~北京,感恩媽媽把我帶到了這個世界。</h3> <h3>北京,酒仙橋醫院,爸爸媽媽工作的地方。</h3> <h3>我的百日照,抱著我的是我親愛的外婆。</h3> <h3>像不像一個小小子</h3> <h3>是我,是我</h3> <h3>還是我??</h3> <h3>我一歲3個月了,那時我就知道要永遠忠于毛主席。</h3> <h3>這表情~嗯~要斗私批修哦</h3> <h3>媽媽說我想摘葡萄</h3> <h3>嗨,小妞~為啥不高興~是不是葡萄沒摘到。</h3> <h3>身上的小衣服是外婆一針一線手縫的,在我7歲那年外婆走了,記得那是一個冬天的黃昏,天已經早早地黑透了,媽媽接到一封電報后站在門口就哭了,我慌張地看著媽媽,懵懵懂懂的,當晚媽媽就和爸爸去了上海,走時媽媽穿了一件藏藍色的大衣,時隔多年,卻怎么也忘不了那一天的黃昏,從此以后再也見不到外婆了。外婆是在睡午覺的時候無聲無息的走的,記憶中的外婆一頭雪白的頭發,每次和媽媽去無錫或上海,她總是小錚,小錚地叫我,給我吃這吃那,那么多的舅舅舅媽,我是唯一一個可以跟她上閣樓看她開箱子的人,最喜歡看外婆開箱子,可以看見許多寶貝,各種項鏈,戒指,還有許多好看的旗袍,繡花衣服,外婆說等我長大了給我穿。可是還沒等我長大~外婆就走了……</h3> <h3>胖胖的小臉,兒子小時候像極了我</h3> <h3>我和奶奶</h3> <h3>小小的我在天安門廣場踱著步,想什么呢?一歲半,為了支援三線,爸爸媽媽帶著我從北京到了貴州凱里,我的第二故鄉,在凱里生活了八年。臨走前特意帶著我在天安門前拍照留念,背帶褲和小布鞋都是外婆做的。</h3> <h3>外婆,媽媽和我,告別北京。媽媽有時會說起:如果我們沒有去貴州,我又會是怎樣的一段人生……也許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h3> <h3>我兩歲了????</h3> <h3>貴州凱里,我的整個童年幾乎都是在那里度過的,好懷念呀,那時八一八醫院的醫生大多都是從北京支援三線到的凱里,叔叔阿姨都是同事,家屬樓里數不清的小伙伴,一塊兒上學一塊兒玩,計劃經濟年代,單位夏天分西瓜??水果,冬天分取暖的無煙煤,一分帶魚~家家都燒紅燒帶魚,整個樓道都是煎帶魚的味兒。有時媽媽值夜班,爸爸經常帶著我去別人家蹭飯,今天這個叔叔家,后兒那個阿姨家,我們家也經常有叔叔阿姨來吃飯,我最愛吃炸龍蝦片。</h3> <h3>我們的兄弟姐妹,中間一排右數第五個就是我,我們一起在醫院辦的幼兒園里長大,以后有些人隨父母離開貴州去了老家或外地,有些人和父母留在了凱里。記得小時候的我就是一個假小子,爬樹,上房,男孩子玩的我都喜歡,新衣服不要穿要穿舊的,那樣萬一弄臟弄破了不會挨打,放了學先在外面玩個痛快,等聽到醫院大喇叭里傳出下班的音樂再撒腿往家跑,晚上吃完飯又出去瘋玩,燈光球場看籃球賽,躲貓貓,抓螢火蟲……最喜歡的是看露天電影,早早地就拿著小板凳去占位置,手里拎著媽媽用手絹包的瓜子水果,那幾部電影已經可以倒背如流,可我們依舊看的津津有味。《地道戰》《地雷戰》《第八個是銅像》《多瑙河之波》……兒時的伙伴們,你們還記得這些電影嗎</h3><h3><br></h3> <h3>兒時的伙伴,記得小學時每個星期五下午都是勞動課,我們的任務就是積肥,自由組合,通常是兩三個一組,扁擔,籮筐,小鏟子,漫山遍野找馬糞,牛糞,平時這些糞幾乎隨處可見,可等到要積肥的時候可不好找,以至于我平時若是在馬路上看見牛馬糞,那叫一個激動,恨不能拿回家放著等積肥的時候再用。后來我到杭州上學,有一天老師也叫我們積肥,我還納悶杭州哪里有牛糞馬糞,等看見同學們帶來的肥料就是家里燒煤餅爐的爐灰,不屑地想:哼~這也能叫肥料。遠在威海的彭彭,我倆經常搭伴勞動,你還記得嗎??</h3> <h3>這是我最好的哥們兒,我們家一個在樓上,一個在樓下,經常和他一起玩,那時候男孩子都玩香煙殼,爸爸抽煙,我只要看到分值高的香煙殼總幫你留著。我們倆還不時做點小壞事,從幼兒園一塊兒越獄,有一次一個叔叔家剛做好的煤球放在外面曬,我倆我拿一個給你踩,你拿一個給我踩,踩得那叫一個興高采烈~等人家來收煤球,就剩煤渣了。小時候好羨慕你有個個子高高的哥哥,每次受欺負,你都神氣地說:我告訴我哥去。北京的那誰,你還記得嗎?我曾經說過長大了要和你結婚??</h3> <h3>小小的我,常常做些傻事,有一天媽媽讓我去醫院食堂打點饅頭,回家的時候不小心摔了一跤,饅頭滾了一地,怎么辦呢?回家要挨罵了,再說也不能浪費啊,于是我坐在路邊,一邊哭一邊一點一點的把臟了的饅頭皮都剝了下來,端著一盆饅頭芯子回了家。不知道為啥這么多年過去了,念念不忘總有那一瞬間……</h3> <h3>我的爸爸,感謝愛攝影的你給我的童年留下了那么多美好的記憶……</h3> <h3>這就是我在凱里的家,是一個普通的兩居室,外帶一個小小的廚房,沒有廁所,我住外間,爸媽住里間,我的床邊是一個五屜柜,房間中央放著一張從北京的帶來可折疊的圓桌,燒飯用煤油爐或者生一個小炭爐子,我很小就會生炭爐了。貴州出煤,每年到十月左右,爸媽的單位就會分無煙煤,十月中旬,家里就生起了煤爐,就是北方很普及的那種帶煙囪的爐子,上面是方的,媽媽總會放上一些饅頭片,餅干之類的零食,爐膛里還能煨紅薯,在陰冷的冬天,家里卻溫暖如春,而且空氣中總飄著一股好聞的香甜味兒,間或丟一塊干的橘子皮燒,滿屋子便充滿了橘子皮的清香。</h3><h3> 貴州的少數民族是苗族,他們的婦女都打扮的非常漂亮,耳朵上戴著閃亮的銀飾,胸前也掛著漂亮的銀項圈,衣服上美麗的花飾和花邊都是他們自己一針一線繡出來的,現如今巨貴的老繡有很多都是那邊的,她們盤梳的一絲不亂的頭上無一例外的都戴著花。離我們家不遠有一條街叫大十字,每到趕集的日子,那可真熱鬧,路兩邊都是老鄉挑來的土特產品,雞蛋不像現在論斤稱,而是用稻草編起來,一串一串的賣,沙田柚子論只賣,賣毛豆的,則是毛豆連桿子一起一把把賣,若是買了就要像舉火把似的舉回家。住在家屬樓的叔叔阿姨都是爸媽的同事,記得我小時候不好好吃飯,總覺得別人家的飯好吃,媽媽有時候燒好了菜就把它端到走廊盡頭的陳阿姨家,然后把我騙到阿姨家吃飯。</h3> <h3><font color="#010101">1971年4月17日,我有了一個弟弟,是我的小伙伴陳琳的媽媽接生的呢。雖說他生在凱里,滿月后媽媽就把他送到了杭州,從小在杭州長大。兩個月的弟弟和三歲半的我</font></h3> <h3>在杭州長大的弟弟</h3> <h3>從76年離開貴州,整整37后的2013年才又一次回到了令我魂牽夢縈的故鄉~凱里,見到了好多兒時的小伙伴,他們和父母一起在那邊扎根了,小時候住的家屬樓已經拆了,原址上建了新的急診大樓,老的急診大樓還在,聽說不久也要拆掉了,這就是老的急診樓里面的一段坡道,小伙伴們~有誰沒在這上面跑過呀,記得以前醫院也是我們的游樂場,我經常從這個科室竄到另一個科室,到供應科問阿姨要破的針筒玩,到婦產科看剛剛出生的小毛毛頭,一輛推車一溜兒躺著七,八個小嬰兒,到放射科要作廢的片子當寫字的墊板……2013年去的時候還特意去看了看媽媽當年上班的兒科病房,媽媽自從離開貴州就再也沒回去。</h3> <h3>身邊這棟樓就是爸爸媽媽上班的地方,記得那時候爸媽忙,所有的小伙伴頭頸上都掛著一個鑰匙,遇上爸媽晚上要開會,我常常一個人在家睡覺,小小的年紀也不知道怕。</h3><div>在貴州待了那么多年,學會了吃辣,只有一樣不會吃~魚腥草。13年帶兒子一起回去,他不幾天就喜歡上了凱里,那里的酸辣粉吃的不亦樂乎。</div> <h3>每年,爸媽都要帶著我從貴州到杭州探親,那時從貴州到杭州的火車要坐好幾天,還非常擁擠,記得有一年回杭州的火車上連放行李的架子上都趴著人,吃飯的鋁制飯盒放在麻袋里從人頭上滾過去。每次坐火車我最高興的是又能吃火車上的飯了,盡管爸媽說死難吃,我卻吃得津津有味。貴州有很多水果,桃子,李子,櫻桃,葡萄,杏兒……大大的像冬瓜一樣大的西瓜,里面的瓤有紅色的還有黃色的,很甜很甜。哦!還有獼猴桃,只不過那時不叫這名兒,老苗們叫它馬糞蛋,野生的獼猴桃圓圓的,小小的,真有點像馬糞蛋吶。小時候喜歡吃櫻桃,媽媽有時會買很多回家做成櫻桃醬,山楂果老鄉們把它穿成一串兒,我們買來掛在身上,像佛珠一樣,邊吃邊玩。在凱里我們還養了七八只??,天天可以吃雞蛋,想吃雞了就宰一只,后來回到杭州買個雞還要憑票,剛到杭州的時候和別人說從小在貴州凱里長大的,人家看我的眼神立馬充滿了同情和憐憫~哦,你們那里一定很苦吧?一點兒也不苦好不好。</h3> <h3>杭州刀茅巷建德村,杭州爺爺奶奶的家。76年我和爸爸先回到了杭州,媽媽過了兩年才調回來。</h3> <h3>弟弟和我 </h3> <h3>這是我的大表弟</h3> <h3>因為弟弟小,爸爸常偷偷地帶著我和大表弟出去玩,看把我倆樂的,那時最喜歡回家的時候坐人力三輪車,從西湖邊坐回家好愜意……</h3> <h3>一公園</h3> <h3>這張是在南京長江大橋,我記得特別清楚,爸爸正給我拍照,有一位阿姨走過停下來看我,我立馬不好意思了,心里想這阿姨怎么這么討厭呢啊!叫我笑~我偏不笑~就不笑</h3> <h3>1976年我回到了杭州,正上小學三年級,剛到杭州定居好不習慣吶,玩的地方屁點兒大,哪像凱里可以漫山遍野的跑,自來水還有股子漂白粉的味兒,我們凱里可都是地下水,冬暖夏涼,喝個牛奶還要訂,辣么一小瓶,在我們那兒都是拿鍋去牛奶場打,隨便喝,總之是各種嫌棄,還有啊,學校老師和同學那時都講杭州話,讓從小聽普通話長大的我像是在外國。</h3> <h3>慢慢的我長大了,這張照片好像是小學畢業照。</h3> <h3>回憶如墓,淡薄如素,那些黑白照片中的生活是如此簡單,看我們笑得多開心,記得小時候快過年前,媽媽都要給我們做一身新衣裳,那種對生活的期盼與幸福感現在也不會再有了,時間帶走了一切……敬天愛人,那時人們的生活態度,一切都順應自然,日子就該這樣慢慢的過,感恩惜物,時常都有滿滿的幸福感,和現在浮躁的生活相比,我喜歡從前,想起了一句印第安人的諺語:別走的太快了,等一等我們的靈魂……</h3> <h3>這是我拍的第一張彩色照片,上高中的我穿著那個時候時髦的滑雪衫,臉上還是嬰兒肥。</h3> <h3>我和我養的小??忽略我手上的凍瘡??</h3> <h3>89年廈門,瘦瘦的我只有85斤,一尺七的小蠻腰。</h3> <h3>錦瑟煙雨,韶華如夢……</h3> <h3>1992年的我在北京……</h3> <h3>工作后和媽媽在西湖邊,那時常常和媽媽去逛街,菜市橋,慶春路,湖濱,家里還有兩只盤子,是和媽媽在慶春路上的商店買的,現在看看有點老土了,但一直舍不得扔掉。在一篇文章中看到過一段話:有時候想,生命的計量單位,除了年齡還有沒有什么其他的?現在知道,還有這些那些陪伴著你的東西,這套餐具是2年,這盞臺燈是5年,這張照片是10年。只要你不丟掉這些物件,它們就一直陪伴著你,一直替你保管那份獨一無二的回憶。這又怎么能說是因為節儉呢?這全都是因為珍惜啊……</h3><h3>20年~30年里我們可以買下很多很多的東西,也可以丟掉很多很多的東西,但有時我們也要忠誠于自己的物件,給它們賦予上有意義的故事,保存下來,哪怕你住著天價房子,也有理由給自己一段回憶。<br></h3> <h3>那一年在無錫~媽媽年輕的時候腰就不怎么好,長大后印象中只有兩次和媽媽一起出去旅游過,一次是去瑞晶洞,還有一次是去無錫媽媽的老家看二舅舅,給外婆上墳,坐火車去,坐船回。到后來媽媽的腰越加不好了,不能走遠路,我們倆就再也沒出去旅游過,前幾年陪媽媽到醫院去看過,想著動手術也許腰能好起來,但是醫生說:您年紀太大了,還是保守治療吧,帶媽媽出去旅游竟然成了奢望,那天從醫院回來的路上我偷偷地哭了</h3> <h3>媽媽,好想和你去逛街</h3> <h3>我和弟弟長大了,看到過一句話:每一對兄弟姐妹,都是過命的交情??懷念和你一起長大的童年……</h3> <h3>我工作了</h3> <h3>剛剛工作青澀的我</h3> <h3>我的戀愛季……</h3> <h3>1999年我們結婚了~囍~在自己的家里</h3> <h3>2000年3月7日,孩子你來了??????那天和LG說我一張孕婦照也沒有,當時怎么就沒想到拍一張呢,他調侃地說:那你再懷一個吧??</h3> <h3>你會走路了</h3> <h3>在太奶奶家,太奶奶的生日。記得特別清楚從那天起~你會表達“噓噓”了,告別尿不濕??</h3> <h3>都說外甥像舅舅,像嗎??</h3> <h3>從小到大18年的陪伴</h3> <h3>2017年12月21日~南京18歲成人禮</h3><h3> 時間過得真快,滿眼還是你童年的背影,一眨眼你已經18歲了,愿從此以后的你,眼中有光芒,活成你想要的模樣,多年以后,歷盡千帆,還能清白如初,笑容依舊,歸來仍少年。謝謝你!愿意做我的孩子????</h3> <h3>18歲,正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年紀,身體健康,親人安在,現世安穩。以后你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我們的眼里你們都是漸行漸遠的“華安”……</h3> <h3>我陪你長大,你陪我變老……</h3> <h3>現在的我</h3> <h3>不知不覺,半生的光陰如白駒過隙,</h3><div>黑發中隱隱泛白,眼角處有了皺紋。</div><div>愿我的后半生如夕陽一般美好從容,</div><div>感恩前半生所有美好的遇見,</div><div>珍惜和親人在一起的時光,因為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相見。</div><div>一本書里說過:老人如海,是一種淡淡的清歡。</div><div>我要的不多,只要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就好</div> <h3>最后放個彩蛋??????我的父親母親</h3><div>感恩你們把我帶到這個世界,讓我擁有那么多幸福的回憶……珍惜和你們在一起的時光</div> <h3>我的外婆是一位小學校長~知性女性</h3> <h3>二八年華的媽媽,那個坐在臺階扶手上的也是媽媽,好任性啊!旁邊都是她的姨婆</h3> <h3>大學時代的媽媽</h3> <h3>辣么漂亮的媽媽,當初老爸是怎么追上她的??</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农架林区|
九江县|
明光市|
洛扎县|
乐至县|
济源市|
买车|
淮安市|
临沧市|
宁国市|
祁东县|
阿瓦提县|
城固县|
芮城县|
宜章县|
观塘区|
宝山区|
梁山县|
湄潭县|
托克逊县|
磐安县|
神农架林区|
伊金霍洛旗|
延边|
四子王旗|
甘洛县|
江孜县|
营山县|
八宿县|
射洪县|
古蔺县|
个旧市|
张家界市|
宝兴县|
阆中市|
屯昌县|
邻水|
汝城县|
抚远县|
兴化市|
榆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