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辣其實不是味覺,而是溫度覺和痛覺的綜合體】——讀《你為什么那么好吃——技術型吃貨養成》(作者:錢程)</h3><div> 也許你早就知道“辣其實不是味覺,而是溫度覺和痛覺的綜合體”,也許你早就知道人的味蕾能感知到的基本“味道”有酸、甜、苦、咸,但你也許不知道還有個“鮮”、還有個“脂肪味”(有待科學進一步證實)的味道。此時也許你會恍然大悟,怪說不得加了味精和有肥肉的菜會更好吃呢。</div><div> 食物,就像音樂的七個基本音符,單靠它們就能組成華麗的樂章,我們的味蕾品嘗到的一切味道,也都來源于酸、甜、苦、咸、鮮、脂肪味這些基本味覺的組合,這“組合”的功夫,就很考廚師的手藝了。</div><div> 對“食物好不好吃”的判斷,除了味覺、嗅覺、色覺,咀嚼時發出的聲響,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這就是“聽覺”的作用哦。小時候,我經常被媽媽吃芹菜時的清脆的嚓嚓聲騙到,雖然討厭吃芹菜,可每當聽到那脆生生誘人的聲音,忍不住還是想嘗兩筷子,心想:“原來,芹菜還是不好吃呀,媽媽為什么吃得那么香呢?”。</div><div> 也許,你不知道“人類的味覺是進化而來的”,你也許會說:廢話,我整個人都是進化來的。但也許你沒有想到過,為什么會喜歡甜、缺不了鹽,為什么討厭苦、厭惡酸呢?原來,那些能夠為我們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類,肯定是我們喜歡的,于是我們進化出了甜味感受器;人體內大部分化學反應都需要電解質的參與,于是,我們進化出了代表電解質的味道——咸味;人類的味蕾中有專門識別特定氨基酸(谷氨酸)和核苷酸(肌苷酸和鳥苷酸)的感受器,通過感受鮮味,讓我們及時捕捉到蛋白質; 苦味在自然界很多都是由生物堿引起的,而生物堿里有很多種類都是有毒的,人類進化出苦味,是為了快速識別有毒物質;酸味其實就是對水合氫離子濃度的感覺,未成熟的果實、以及腐敗變質的食物,促使我們進化出了酸味。</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你也許不知道,“貓科動物沒有甜味味覺”(可能是因為食肉的關系,不需要那么多的碳水化合物供應),但貓能嘗出生物細胞的“能量通貨”—— ATP 的味道,人類顯然不具有這個能力。</div><div> 覺得一樣東西“好吃”是一個見仁見智的事情,對于食品的“美食測評”,如果借鑒感官科學的方法,增強專業度,用“綜合維度系統”(科學儀器)取代“排行榜系統”(人類自評),那么結果的可靠度就會有很大提高!這對我們吃貨來說,前景可是大大地可靠而光明啊!(以上閱讀理解,如有偏差,歡迎指正)</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诏安县|
石阡县|
蒙阴县|
济阳县|
册亨县|
平果县|
瓦房店市|
鄂托克前旗|
扬州市|
横山县|
肇州县|
景洪市|
北宁市|
南澳县|
沽源县|
郧西县|
永仁县|
介休市|
正阳县|
翁牛特旗|
永兴县|
琼结县|
东丰县|
团风县|
云浮市|
广安市|
石河子市|
临湘市|
黄平县|
千阳县|
盐池县|
正定县|
右玉县|
永清县|
达日县|
清徐县|
吉木萨尔县|
若羌县|
潞城市|
攀枝花市|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