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是一名風景園林設計研究生,研究的方向是廣州城市公園的建設與發展。老師曾經對我說過:“設計是你的職業,畫畫可以成為陪伴你終生的興趣。”于是,在我逛公園的時候,也不忘用鋼筆繪出廣州公園的美。</h3><h3><br></h3><h3>這是我寫的第一篇美篇。我之所以分享廣州的公園,首先因為我是本地人,我從小就愛逛公園,廣州各大公園里充滿著我童年的回憶。其次,廣州的公園之所以叫美,是因為它們各具特色,可謂“一園一品,千園千色”。而最后我是選擇了采用鋼筆畫插圖的形式來展現廣州公園的美,是因為這里面融入了我個人的理解和感受,對構圖和表達也作出了取舍,讓大家更美妙地感受公園那別具一格的園林特色。</h3> <h3>廣州之所以稱為“羊城”,來源于越秀山的“五羊”。越秀公園最鮮明的特色在于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擁有著豐富的名勝古跡及人文景觀。如圖中的五羊雕像,是廣州傳統的城市名片。</h3> <h3>粵暉園,是嶺南園林的經典之作,也是天河公園里最璀璨的園中園。在園林特色中,巧妙運用疊石水景、觀賞植物、雕塑藝術、詩文點染與園林建筑相襯,體現嶺南園林的“求實兼蓄,精巧秀麗”。</h3> <h3>“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描繪的正是荔枝灣涌的嶺南水鄉美景,體現了西關濃郁多彩的民俗風情。荔灣湖公園正是依托其地域特色,成為別具一格的人工湖公園。</h3> <h3>東山湖公園的濱水建筑,具有體型樸實、輕盈通透、中西兼容的特點,并結合背景優美的林冠線和“小蠻腰”,營造出一派自然舒適的城市公園景象。</h3> <h3>“一山環秀水,半嶺隱濤聲”展現的正是麓湖公園的自然意趣。近景的石汀,中景的湖波、植物,遠處的山體、飛禽相互映襯,相互依存,構成一幅生機盎然的自然山水畫。</h3> <h3>浮丘,是流花湖公園中的一個小島。島中的植物造景,以“淡妝”為美,運用短穗魚尾葵、大王椰子等南亞熱帶棕櫚科植物,結合輕巧秀麗的水生品種,奠定了流花湖清新素雅的格調。</h3> <h3>恰逢廣州起義90周年,人們都會前來廣州起義烈士陵園緬懷先烈。這座寓意著“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紀念碑,氣勢磅礴、莊嚴肅穆,是全園的標志性景點。</h3> <h3>相比以“紅棉”為特色花的廣州起義烈士陵園,黃花崗公園是以“黃花紀念”為主題。圖中的七十二烈士墓,是為紀念“黃花崗起義”中犧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的。</h3> <h3>云臺花園,是廣州最具代表性的西式公園之一,其造園手法體現了嶺南園林工作者求實創新,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圖中的羅馬柱廊,展現出典型的西歐古典建筑風格,是公園中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h3> <h3>人民公園的布局則更加西式,全園呈中軸對稱,其軸線末端就是圖中的市政府大樓。大樓建筑坐北朝南,黃琉璃瓦綠脊,紅柱白石基座,蔚為壯觀。</h3> <h3>草暖公園的命名取自唐代詩人李賀的一句“草暖云昏萬里春”。公園除了以疏林草地體現西式造園風格,其造型現代的音樂噴泉廳,也是中國傳統園林不曾有過的設計手法。</h3> <h3>廣州蘭圃,繁華都市中的一隅靜謐,是本地人“嘆茶”的好去處。其中的芳華園,又是一處概括表現嶺南園林藝術特色的精品之作。</h3> <h3>曉港公園是以“竹子”為主題的植物專題公園。全園竹子數量巨大,品種繁多,造型各異,時而群聚成林,時而伴于石階,時而依偎在水面,時而化身為竹亭。</h3> <h3>珠江公園的特色在于其豐富的植物群落結構。園中喬灌草疏密搭配,水生與陸生相互映襯,常綠與落葉有機穿插,形成一派自然生態的南亞熱帶特色景觀。</h3> <h3>要數童年回憶中最為珍貴難忘的事兒,那就是在廣州動物園里看長頸鹿了。廣州動物園運用生態化展示的方式,拉進人、動物、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和諧共處。</h3> <h3>廣州文化公園以形式多彩的展覽活動聞名全城,同時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文化”命名的公園。廣場上的中心臺,承載歌舞戲劇、曲藝說唱等多種文藝表演,深受市民的喜愛。</h3> <h3>逛完了廣州16個經典的城市公園,并以鋼筆線條描繪出公園各自的姿態,仍意猶未盡。正如篇頭所述,廣州公園的美,不是“千篇一律”,而是“百花齊放”。在“云山珠水”自然格局的映襯下,廣州各大城市公園共同譜寫美的篇章。</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宿迁市|
星子县|
武汉市|
新化县|
马公市|
鲁甸县|
密山市|
耒阳市|
泗洪县|
五常市|
会昌县|
昂仁县|
成都市|
崇文区|
静宁县|
延庆县|
山丹县|
澄城县|
清苑县|
和林格尔县|
穆棱市|
开封市|
昆山市|
兴国县|
杨浦区|
称多县|
方山县|
泰宁县|
高台县|
外汇|
方山县|
高邮市|
华容县|
宁夏|
湖北省|
大关县|
广水市|
民乐县|
榆树市|
太谷县|
和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