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禮記》中記載:“夏至到,鹿角解,蟬始鳴,半夏生,木槿榮。”在《三聯生活周刊 *物候志》里讀到關于木槿的文章,看到圖片,簡直驚喜得要跳起來:啊,啊,原來學院很多花壇種植的就是木槿,原來夏日菜市場賣的一束束的枝葉就是木槿!笨啊,真是有眼不識泰山!</h3><h3><br></h3><h3>校園花壇的木槿,顏色緋紅,花瓣密匝,近看,是一株火樹,遠看,是一團紅云。這花,若是在清晨被自己偶然撞見也就罷了,偏偏每次在9棟上課,下課時恰黃昏,見她們就晚霞中堆砌顏色,熱熱鬧鬧,潑潑辣辣,不遮掩,不羞澀,只是用一個個花萼吸食著每一縷和暖的風、每一束艷麗的霞光,而后,坐穩在自己的心里,釀甜甜蜜蜜往事,訴真真切切情懷,如同珍藏了一段情,甜是自己的,酸是自己的,痛,也是自己的。</h3> <h3>這樣的時節,適合一個人踱著細碎的步子去探訪這些她們,不需人作陪,若,愛自己的人陪著,那是極其奢侈的事情,愛用多了,也會有用盡的一天。親情里的人也不要陪,親人是用來慰藉煙火生活的,不適合用來裝飾風花雪月里的情感。朋友圈里的人也不得陪,心事終是自己的,能夠和朋友談說的事情都不可過度挖掘。只因,每個人心的角落里,都需有一塊土地,即使荒蕪紛雜,即使布滿塵土,那依然只屬于自己,不屬于紅塵,不屬于世界。</h3><h3><br></h3><h3>一直以來,就這樣想著,在自己的心里栽種這樣一棵花樹,跟隨季節和陽光開放,不明媚,不張揚,卻是枝葉蔥蘢而繽紛。樹上可以結果子,也可以不結,只要蓬勃的綠葉子就可以了。偶爾心事重重時,綠葉子吐納的氧氣是可以緩解情緒的。——人,總要為自己在塵世間留一個位置,無人疼愛時,自己還可蹲下來疼一疼自己。</h3> <h3>木槿花開,像一首適合彈唱的歌謠,咿咿呀呀,極盡嫵媚。然而,這媚氣并不嘈雜,也沒有紛爭。花朵們很團結,很親密。各自保持自己的姿容,有了矛盾,就躲躲,有了誤會,就忍忍,有了情愛,就暖暖,有了將來,就盼盼。</h3><h3><br></h3><h3>《本草綱目》中描述這種花:稱之“五葉成一花,朝開暮斂”。事實正是如此,木槿花每每于清晨開放,日落便收攏垂敗,好像只愿向日而生。晉代羊徽有《木槿賦》,里面寫道:“有木槿之初榮,藻眾林而間色。在青春而資氣,逮中夏以呈飾。”</h3> <h3>花開半夏,朝生夕死,是頗有靈性的花木。《詩經》中記錄了一個男青年贊揚同車的女子“顏如舜華”,“舜華”指的就是木槿花,但其實我一直不理解這個男青年為什么要用此花來比美人,無意中隱喻了陰陽交替,紅顏薄命,讓人頗覺感傷。</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不過,曾在閑翻《藝文類聚》的時候,在里面收錄的一封書信中看到一句這樣的話:“木槿夕死朝榮,士亦不長貧也。”這是從天地的變換中,照見了草木的榮枯,然后用來寬慰波折人生的一種方式吧?</h3> <h3>事實上,一種花必定有一種傳奇,木槿花當然也不例外。古人賞花的情趣遠高于今人。唐朝的李商隱有詩寫木槿花:“風露凄凄秋景繁,可憐榮落在朝昏。未央宮里三千女,但保紅顏莫保恩”,所以木槿花又叫“朝開暮落花”。詩人借木槿花之易落,喻紅顏之易衰。</h3><h3><br></h3><h3>還有位叫紹隆的宋僧這樣寫道:“朱槿移栽釋梵中,老僧非是愛花紅。朝開暮落關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同花不同人,立意自不同。和尚作詩,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太高深了。</h3><h3><br></h3><h3>單看一朵花,木槿花期實在短促,但整棵樹前前后后的花期卻很長,可以從5、6月開到9、10月,“無窮”的來歷即來自于此。所以又有首唐詩云:“誰道槿花生短促,可憐相計半年紅。何如桃李無多少,并打干枝一夜風。”</h3> <h3>木槿花除紅色而外,白色、紫色也很常見。總之,木槿就是一種廣泛生長在中國大多數省份土地上的綠化樹種。一進入夏季,木槿花就東一朵西一朵地開出來了。晏殊的一句“籬槿雕暮”就說明它最宜做綠籬。</h3><h3><br></h3><h3>南方很多地方,做木槿豆腐湯,可惜沒吃過,不過,光想想,木槿紅豆腐白的色,再撒一點碧綠碧綠的蔥花,即便不吃,也是秀色可餐啊。木槿花還可炒雞蛋,哎喲喲,這吃進去,估計五臟六腑都是活色生香。</h3> <h3>但我個人以為,木槿還有一妙,即妙在一壟好葉。菱狀,卵型,曲線如青銅器上流動的火紋。枝葉并不對生,只密密麻麻挑著,亂亂的,亂成碧綠的海。隨便撩起一枝,背面的紋理都清晰而精致,如膚白人手背上的脈管,婉約可辨。四時觀花,每覺槿葉之美不遜于花,是因了它的幽潤。四季都油綠綠的,泛一層濕濕的柔光,纖塵不染,生氣可人,永遠都是青春的樣子。</h3><h3><br></h3><h3>舊時仕子是喜歡病態美的,或迎風生悲,或臨花垂淚,突然看見康康健健一籬清新的木槿,不覺有點發懵,不知說什么好。所以膾炙人口的古詩我們讀過上千首,未必有一句是詠木槿葉的。詩歌自是詩歌,木槿自是木槿,每一種生命都有它的價值和姿態;每一朵花開、每一片葉綠都有它的自在與天然。與金錢無涉,與地位無親,與唐詩宋詞也是了無相干。</h3> <h3>每周五下午下完課,徒步7公里回家,走過環城南路路側那片疏疏落落、百態千姿的木槿,總喜歡遠近高低地看。每思量這濃綠扶疏的槿籬,其實就是一個幽僻自賞的閨閣圈子,干干凈凈、清清雅雅的。</h3><h3><br></h3><h3>這片木槿,與我相關嗎?這是一個古怪的念頭,但并非無理。而答案只能是也相關,也無關。相關乃因可以觀,可以賞;無關是哪怕買來植在你家陽臺上,也不過花是花,人是人,何曾如《秋翁遇仙記》所云,人變作了花,花又化作了人?</h3><h3><br></h3><h3>放遠了看,當年老家鄉下那些野花,何嘗與我相干呢?不過是生命的偶然際遇與一度遭逢罷了。唐朝戎昱詩“自用金錢買槿栽,二年方始得花開。鮮紅未許佳人見,蝴蝶爭知早到來”,這種漫夸私有的心情,讀罷每覺其妄。</h3><h3><br></h3><h3>圖片均來自網絡,謝謝拍攝者!</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伊宁市|
额济纳旗|
慈利县|
永修县|
温州市|
河东区|
石阡县|
德阳市|
陇川县|
巢湖市|
石柱|
萝北县|
赣州市|
东明县|
五华县|
仙桃市|
赣榆县|
麦盖提县|
鹿邑县|
鹿泉市|
武安市|
神木县|
涟源市|
河间市|
大余县|
香港|
宾阳县|
阳高县|
新乡县|
廉江市|
芒康县|
邵武市|
宣汉县|
自贡市|
枣阳市|
北海市|
姜堰市|
莫力|
濮阳县|
法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