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蘭溪老故事一大公殿的“大公”是誰</h3><div> 蘭溪城里過工人路立交橋,老蘭棉宿舍的所在地,以前叫大公殿。現(xiàn)在也保留“大公殿村”這個地名。</div> <h3> </h3><div> “大公”是誰?</div><div> 這“大公”叫徐偃王。是三千年前古徐國的末代君主。這里原是徐國屬地。</div><div> </div> <h3><br></h3><div> 當(dāng)“周天子”大兵壓境之時,為免生靈涂炭,放棄屬地。國雖亡,但后人紀(jì)念他,給他建廟叫“徐偃王祠”。各地叫法不一樣,蘭溪人叫大公殿,也叫仁惠廟。也可以說是古代蘭溪城及城郊的徐姓總祠堂。</div><div> 徐姓到今天仍是蘭溪第一大姓。每二十個人中就有一個姓徐。徐姓歷代都為蘭溪望門大族,出過不少大官。</div><div> 蘭溪城鄉(xiāng)古代有徐偃王廟三十多處。現(xiàn)存的還有五處。有諸葛徐王廟,香溪仁惠廟,社峰隆興廟,永昌孔塘廟,馬塘山馬塘殿。</div><div> 蘭溪以“徐”為地名的地方多處。如有四個村叫“上徐”,四個“下徐”。還有徐家、徐店、里徐、徐村、徐宅、馬鞍徐、殿后徐、灘涂徐、樟林徐、畈口徐、下王徐、赤溪徐、塘下徐等六十多個徐姓子孫聚居的村落。</div> <h3> 古代蘭溪,徐姓子孫是蘭溪本地人,其他各姓都是后來各地遷居的“蘭漂”。</h3><div> 蘭溪徐姓人最多,子孫分支,祠堂供奉的太公各不相同。直到解放后,蘭溪城尚有四個徐氏祠堂,是蘭溪城祠廟最多的一姓。</div><div> 祠分家祠、宗祠、族祠。這四個徐姓祠堂應(yīng)該是宗祠。他們各有不同的太公,有不同的徐氏宗譜,可惜現(xiàn)在不全了。</div><div> 大公殿是城里及城郊徐姓子孫共同祭祀的族廟。徐姓后代認(rèn)為,祖宗太公會保佑徐姓子孫健康長壽,事業(yè)順利。徐姓人過輩,墓碑上端會刻上“東海郡”,以示他們是徐偃王的后代。</div> <h3> 蘭溪老城以前的文化館就是一個徐氏宗祠,門前就是后官塘,有座“徐家橋”通往橋?qū)γ娴摹岸犯幌铩薄=夥藕蟮奈幕^,解放前叫民眾教育館。</h3><div> 在云山路46號,目前咱們還能看到一個僅剩的“徐氏宗祠”。堪稱寶貴。</div> <h3> 以前乘船在王家碼頭上岸,相對的是建國路。古代叫新任巷,因迎接新官上任而得名。巷口右邊是寧波會館,左邊是徐氏宗祠。現(xiàn)在是和平公園。</h3><div> 北門菜場與養(yǎng)硯街之間,以前有條徐祠巷。靠北也有個徐姓宗祠。宗祠后面有亇“楊柳塘”。</div> <h3> 在云山路云山小學(xué)門邊,古代也有個徐姓宗祠。供奉的太公叫徐守憲。可惜太平軍入城時給毀了,再也沒有重建過。</h3><div> 明代,蘭溪有個當(dāng)過刑部主事,告老還鄉(xiāng)的大官叫徐用檢。他的一幫學(xué)生來祝壽,這些學(xué)生都在各地當(dāng)官,他家里坐不下,借了桌椅放西門街的慶成橋上待客,所以到現(xiàn)在留了亇“官橋”的地名。</div><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南丰县|
阳信县|
鹤岗市|
乌审旗|
孟津县|
瑞安市|
郑州市|
阳东县|
威信县|
阿荣旗|
维西|
上蔡县|
独山县|
神木县|
疏附县|
耿马|
无极县|
麻阳|
尉犁县|
察隅县|
文安县|
沧源|
揭东县|
邵阳市|
浮梁县|
淳安县|
鄂伦春自治旗|
固原市|
深水埗区|
碌曲县|
仙游县|
平定县|
台中县|
洛宁县|
疏勒县|
宜黄县|
油尖旺区|
兴义市|
建宁县|
银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