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12月13日,一個國人難以忘懷的日子。</h3><h3>南京的上空,又將響起凄厲的防空警報。</h3><h3>今年,是南京大屠殺慘案發生80周年。</h3><h3>今年的12月13日,是第四個國家公祭日。</h3><h3>發一組幾年前在南京"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拍攝的圖片。只為和我的同胞們一起,保持對歷史的痛感。"龍盤虎踞,彝訓鼎銘,繼往開來,永志不忘。"</h3><h3><br></h3><h3>我想,每一個人,不分國籍,不論性別年齡,只要有良知,走進紀念館,都會以無比言狀的悲愴追憶那血腥的風雨,以顫抖的手撫摩30萬亡靈的冤魂,以赤子之心拍下這苦難民族的傷痛。這就是"走進去"的意義,它會使我們不忘歷史,珍惜和平,期望古老民族的覺醒和精神的崛起!</h3><h3><br></h3><h3>在紀念館內,有一處"冥思堂",照壁上有幾句話:</h3><h3> 讓白骨可以入睡,讓冤魂能夠安眠,</h3><h3> 把屠刀化鑄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h3><h3> 讓孩童不再恐懼,讓母親不再泣嘆,</h3><h3> 讓戰爭遠離人類,讓和平灑滿人間。</h3><h3> ——這也是我此時的心愿和當年拍攝的目的</h3> <h3>紀念館外面,沿街有一組雕塑,一幅幅撼人心魄。這位婦女手抱著被殘害的孩子,向天哭訴</h3><h3><br /></h3> <h3>在災難面前,手無寸鐵的他本能地伸出雙手,以期逃難</h3><h3><br></h3> <h3>走進去,首先看到的就是這只顫抖的手,伸向蒼天……里面就是駭人聽聞的江東門“萬人坑”遺址</h3><h3><br></h3> <h3>酷似十字架的標志碑,上書“1937.12.13——1938.1”,黑色的阿拉伯數字,銘刻著大慘案發生的時間</h3><h3><br></h3> <h3>尋找孩子和家人的母親、枯樹、白色的鵝卵石</h3><h3><br /></h3> <h3>倔強的手,在常青樹下和尸骨殘骸坑里,尋找著生機</h3><h3><br /></h3> <h3>“萬人坑”遺骨館外,寓意白骨累累的鵝卵石上的“祭靈泉”<h3><br></h3></h3> <h3>右圖:殘酷的歷史;左圖:和平大鐘——前事不忘后事之師<h3><br></h3></h3> <h3>在“長明火”處,獻上一束花,寄托城殤、家殤的哀思<h3><br></h3></h3> <h3>僥幸生還的人:"我作證……"</h3><h3><br /></h3> <h3>外國友人著書:"我作證……"</h3><h3><br /></h3> <h3>在“冥思堂”,聽到“和平之聲”<h3><br></h3></h3> <h3>走出"冥思堂",看見象征和平的"女神像",壓抑的心方才舒緩</h3><h3><br /></h3> <h3>一位日本老兵,將南京的"二月蘭"帶回日本,取名"紫金花",以此懺悔</h3><h3><br /></h3> <h3>人啊!何時能去掉獸性,多點人性,成為真正大寫的人?! </h3><h3><br /></h3> <h3>附注:《江東門紀念館建筑寓意》</h3><h3> (2012年12月11日設計者何鏡堂來到南京,在萬科建筑大師論壇上做了介紹)<br /></h3><h3>1、紀念館造型寓意:紀念館的整塊地形,是一個狹長的刀把形。這種"斷刀"的造型,寓意南京大屠殺的慘烈,同時也寄予和平的希望。如從空中俯瞰,整個紀念館又如一葉扁舟,寓意和平之舟。</h3><h3>2、紀念館建筑的外立面,特意挑選了來自福建的黑石,體現出凝重的質感。紀念館內的地面采用了碎石,寸草不生的地面體現了大屠殺的殘酷。另外,參觀者在碎石上面行走,發出的沙沙聲,能夠營造凄慘的氛圍,給觀者帶來震撼。</h3><h3>3、紀念館水面的利用,哀悼墻前的水面,可引發觀者的寧靜和肅穆;在和平公園里面,100多米長的水面設計,則是舒緩參觀者的心理,讓參觀者從萬人坑的強烈震撼中逐步平靜下來,進入和平公園。</h3><h3>4、和平公園利用堆土和綠植,將外面南側和西側的車流做了隔檔,營造了寧靜平和以及生機勃勃的氛圍,寓意對未來的和平充滿了憧憬。</h3><h3><br /></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鲁木齐市|
姚安县|
那坡县|
铜山县|
偃师市|
卓资县|
文化|
沈阳市|
曲松县|
堆龙德庆县|
成都市|
沙洋县|
迁安市|
小金县|
洛川县|
泗阳县|
黄平县|
德庆县|
辉县市|
裕民县|
慈溪市|
西峡县|
皋兰县|
德清县|
徐闻县|
拜城县|
土默特左旗|
黄山市|
车险|
淮安市|
双峰县|
洛扎县|
炉霍县|
思茅市|
临城县|
和龙市|
曲水县|
禹城市|
宣威市|
红原县|
肥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