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br>"革命小闖將"黃帥逝世:小學時寫日記卷入政治漩渦<br></b><h5>2017-12-11 21:13 大白新聞</h5></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 本文圖均為 大白新聞微信公眾號 </h3> <h1><br> “大白新聞”公號12月11日消息,今日(12月11日)下午,大白新聞(ID:dabaixinwen)獨家獲悉:“革命小闖將”、“小學生事件”當事人黃帥因癌癥于昨天下午在北京朝陽醫院去世。據悉,黃帥曾是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的一名編輯。<br><br></h1><h1></h1><h1> 2013年10月,有媒體曾報道了《“革命小闖將”黃帥 回歸平常人生》的消息。文章稱,40年前,一個名叫黃帥的小學生曾被卷入一場席卷全國教育界的時代旋渦,如今她已步入知天命之年。她曾到日本留學、工作、生子,后來回國,還出版過自己的散文集,然后再次淡出公眾視野。<br></h1><h1><br></h1><h1> 公開資料顯示:1973年底,黃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五年級上學。班主任讓全班同學都寫日記,要求寫出心里的話。9月7日,黃帥這天的日記令她的人生發生了的轉變(即“小學生事件”)。</h1><h1><br></h1><h1> “今天, 沒有遵守課堂紀律,做了些小動作,老師把他叫到前面,說: 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頭。 這句話你說得不夠確切吧,希望你對同學的錯誤耐心幫助,說話多注意些……”黃帥的班主任看了這篇日記后說“提意見純粹是為了拆老師的臺,降低老師的威信”。</h1><h1><br></h1><h1> 于是,接下來兩個多月,老師號召同學“對黃帥的錯誤要批判,不要跟著她學,要和她劃清界線”。</h1><h1><br></h1><h1><h1> 黃帥覺得自己受了委屈,便給《北京日報》寫了一封信,希望報社來人調和她和老師的矛盾。</h1><h1><br></h1><h1> 她說:“……我是紅小兵,熱愛黨和毛主席,只不過把自己的心里話寫在日記上,可是近兩個月老師一直抓住不放。最近許多天,我吃不下飯,晚上做夢驚哭,但是,我沒有被壓服,一次又一次地提出意見。究竟我犯了啥嚴重錯誤?難道還要我們毛澤東時代的青少年再做舊教育制度 師道尊嚴奴役下的奴隸嗎?”</h1><h1><br></h1><h1> 對于黃帥來說,寫這封信的目的不過是希望解決她和老師的矛盾,好安心學習。據黃帥后來講,信寄出后,她又有些后悔,“自己原本有錯,而且那位語文老師平時對我們挺不錯的”。</h1><h1><br></h1><h1> 恰恰在這時,江青集團正好需要在教育界樹立一個“橫掃資產階級復辟勢力”、“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的典型。黃帥這封六百字左右的信成為了江青等人的突破口。江青的親信謝靜宜回復:“不是你和你老師之間的關系問題,這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大事”。</h1><h1><br></h1><h1> 她立即指令《北京日報》把日記作了摘編,并在1973年12月12日加了編者按語公開發表。《人民日報》12月28日又在頭版頭條位置全文轉載。幾天之內,黃帥就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闖將”。</h1><h1><br></h1><h1> 公開資料顯示:1979年1月,黃帥以優異的成績,領到了北京大學附屬中學頒發的高中畢業證書。1979年,她報考北京工業大學計算機科學系。1979年9月5日,黃帥跨進了北京工業大學的校門,開始了人生新的旅程。</h1><h1><br></h1><h1> 1984年9月,黃帥以優異的成績畢業,被分配到了北京計算機技術研究所工作。兩年后,她加入了浩浩蕩蕩的留學大軍。1993年3月,黃帥獲得東京大學“學術碩士”學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綜合研究所工作。</h1><h1><br></h1><h1> 1996年冬,她生了一個兒子,像許多日本女性一樣,做了兩年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婦。1998年12月,黃帥結束了在日本的留學、工作,回到祖國。</h1><h1><br></h1><h1> 此前報道——《文革反潮流闖將黃帥:平靜憶當年 淡然說“心事”》2009年10月28日 新民晚報</h1></h1> <h3> “黃帥”這個名字很多40歲以上的人都還記得。30多年前那場全國皆知的“小學生事件”后,黃帥幾經人生風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近日,她出版了一本散文集《黃帥心語》,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br></h3><div><br></div><div><br></div><div> 眼前的黃帥,外表普通。曾經的歲月似乎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的痕跡,就像許許多多已經做了母親的中年知識女性一樣,禮貌而溫和。黃帥好像已經習慣于人們的驚訝。她說,朋友們曾用十六個字來形容現在的她:“直直的笑,淡淡的愁,高高的心,低低的調。”</div><h1><b><br></b></h1><h1><h1><b><br></b></h1><b>寫日記不懈的愛好</b></h1><h1><b><br></b></h1><div><br></div><div> 《黃帥心語》是從黃帥上世紀80年代末留學日本時寫起的,筆墨所及,大多是她在“小學生事件”后的點滴經歷。自1998年從日本回國后,黃帥成為母校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的一名編輯。她說:“這本書不是自傳,不是揭秘事件始末,只是這些年的一些感悟。”</div><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平時有寫日記的習慣,從小至今,她的日記估計達到幾百萬字,然而存留至今的并不多,因為日記曾經惹來大禍。</div><div><br></div><div><br></div><div> 念大學時,有一次媽媽發現她仍在寫日記,驚恐得當即跪在地上,懇求她把日記燒掉,永遠不要再寫文章,好像女兒一動筆就會醞釀災難。在母親的淚水下,她只得含淚焚化了自己在中學和大學時代的一摞日記本。</div><div><br></div><div><br></div><div> 直到后來留學日本,她才重新拿起寫日記的筆,再次記錄自己的心緒。</div><div><br></div><div><br></div><div> 她給日本的一些華人報紙寫稿,當年在主持《天涯孤旅》欄目時,大約有5個月的時間,她一直堅持每星期給《北京青年報》寫稿,這些日記和文章現在組成了《黃帥心語》約一半的內容。此外,書中還有她陸續寫下的對于母愛、友情和人生的各種感悟。</div><div><br></div><h1><b><br></b><b>考大學人生現轉折</b></h1><h1><b><br></b></h1><div><br></div><div> 1979年,黃帥從北京大學附中高中畢業,在填高考志愿時,她一口氣寫下4個選擇都是北京工業大學。黃帥解釋說,之所以這么做是為了確保能留在北京,因為當時父母的問題還沒解決,而她的身心狀態又不佳,不敢也不愿一個人遠離父母。</div><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對北京工業大學是充滿感激之情的,因為在大學期間,過去的陰影漸漸遠去,她享受到了作為一名普通大學生的快樂。1984年9月,黃帥從北京工業大學畢業。兩年后,她加入了留學隊伍。</div><div><br></div><div><br></div><div> 1993年,黃帥獲得東京大學“學術碩士”學位,之后到日本三和綜合研究所工作。在日本呆了10年,黃帥一直有回國的想法。有一次,她回國和母校的出版社社長長談了一次,社長說我們現在缺編輯你能來嗎?于是,黃帥很快就收拾好行李,回了國。</div><div><br></div><div><br></div><h1><b>說家庭笑聲特別爽</b></h1><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的先生是一個在北京長大的山東人。她描述他時說:“他的性格和我截然不同,我太細膩了,而他比較粗放豪爽。”她說,當初和先生認識時,當他知道黃帥就是那個小學生時,并沒有太驚訝:“他說,看不出你哪有名啊!”</div><div><br></div><div><br></div><div> 在日本時,黃帥度過了一段平靜生活,特別是生下孩子后,做了兩年“全職太太”。</div><div><br></div><div><br></div><div> 在書中她提到這樣的細節:曬被子時,總是讓丈夫的被褥徹底攤開,自己的被子縮在一角,她的心理邏輯是“陽光溫暖了丈夫便是溫暖了我”。暑假帶兒子去看海,兒子嬉戲,她看兒子,“因為兒子在海里,所以也就看了海”。</div><div><br></div><div><br></div><div> 今年孩子10歲了,黃帥說,還沒有很認真地想過哪一天,或以什么方式告訴孩子這一段歷史。“他現在還不太懂,反正書也在,我也會繼續寫下去,到哪一天他愿意看,或他有能力理解的時候再說。”黃帥說到孩子時,臉上放著幸福的光芒,笑聲也特別爽朗。</div><div><br></div><h1><b><br></b><b>過日子中年心悠悠</b></h1><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說,《黃帥心語》出版后,她給遠在加拿大的妹妹也寄了一本。由于共同走過那段艱難歲月,黃帥與妹妹的感情特別深厚。她說,“我們姐妹都遠離了風雨飄搖的日子,都走出了陰影,在陽光下燦爛起來。”</div><div><br></div><div><br></div><div> 現在的黃帥,閑暇時喜歡看中央十套的科教節目,每周末回娘家看望父母,她很享受這樣的生活。“人到中年,我的心愿就是悠悠度日,希望自己的心靈有余量可以欣賞到周圍美好的一切,而不要穿上紅舞鞋,永遠在旋轉。”</div><div><br></div><div><br></div><h1><b>小學生事件:自己痛,時代痛,別人也痛</b></h1><h1><b><br></b></h1><div><br></div><div> 1973年,黃帥在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一小學五年級上學。1973年9月7日,她在日記里寫道:“今天, 沒有遵守課堂紀律,做了些小動作,老師把他叫到前面,說: 我真想拿教鞭敲你的頭。 這句話你說得不夠確切吧,希望你對同學的錯誤耐心幫助,說話多注意些……”</div><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的班主任齊鴻儒老師看了這篇日記后認為,黃帥“提意見純粹是為了拆老師的臺,降低老師的威信”。</div><div><br></div><div><br></div><div> 于是,接下來兩個多月,老師號召同學“對黃帥的錯誤要批判,要和她劃清界限”。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后,單純的黃帥效仿當時從報紙上看到的一個學生的做法,給報社寫了一封信,希望報社來人調和她和老師的矛盾。</div><div><br></div><div><br></div><div> 沒想到,這封信迎合了當時需要在教育界樹立一個“橫掃資產階級復辟勢力”、“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的典型的需要,黃帥這封600字左右的信得到了這樣的批復——</div><div><br></div><div><br></div><div> “不是你和你老師之間的關系問題,這是兩個階級、兩條路線的大事。”按照“指示”,報社把日記作了摘編,并在1974年12月12日加了編者按語公開發表。12月28日,中央媒體又在頭版頭條位置全文轉載。</div><div><br></div><div><br></div><div> 幾天之內,黃帥就成了中國家喻戶曉的“敢于反潮流的革命小闖將”,全國各中小學迅速掀起了“破師道尊嚴”、“橫掃資產階級復辟勢力”、“批判修正主義教育路線回潮”的活動,有的地方還樹立了本地黃帥式反潮流人物。</div><div><br></div><div><br></div><div> “四人幫”被粉碎后,事件迅速發生變化,報紙上開始用粗黑大字批判“一個小學生”。黃帥說,整個青少年時期,對她來說,最大的感受就是痛,“自己痛,時代痛,別人也痛。”</div><h1><b><br></b><b>當事老師未受大沖擊</b></h1><h1><b><br></b></h1><div><br></div><div> 2006年,當年的當事人之一、黃帥的班主任齊鴻儒首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她后來給報社寫信,可能是覺得自己受了委屈,其實我并不是在 報復 她。”自己當時年輕氣盛,“批評方式簡單粗暴了一些”。</div><div><br></div><div><br></div><div> 黃帥的來信和日記登報后,他的精神壓力非常大,一開始怎么也想不通,但后來還是認錯了,因為如果再頂下去,可能就得離開教師隊伍了。當時他也想明白了,有意見也不能轉到孩子身上。就在來信在報紙上發表的那天,黃帥病了,齊鴻儒還到她家里去看了她。</div><div><br></div><div><br></div><div> 當時中關村一小的領導看得比較透,處于風暴眼的中關村小學反倒相對平靜,齊鴻儒沒有受到太多的沖擊。</div><div><br></div><div><br></div><div> 齊鴻儒說,在黃帥考上大學的那一年,她曾和同學們一起回學校看過他,師生們一起到頤和園劃船玩了一整天。兩人見面后,都沒有再提及往事。對于往事,他早就釋然了。</div><div><br></div><div><br></div><div>(原題為《曾被人民日報肯定的“革命小闖將”黃帥昨日在京去世》)<br></div><div><br></div><div><br></div><div>(原標題:“反潮流革命小闖將”黃帥逝世:小學時寫日記卷入政治漩渦)</div><div><br></div><div><br></div><div>(原標題:曾被人民日報肯定的“革命小闖將”黃帥昨日在京去世)</div><div><br></div><div><br></div><div>(責任編輯:張文澤_NN7378)</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静海县|
巴彦淖尔市|
河池市|
博兴县|
清原|
朝阳区|
太保市|
太原市|
岫岩|
宜州市|
永德县|
清新县|
新乡市|
文山县|
土默特右旗|
稷山县|
鹿泉市|
察隅县|
平和县|
林周县|
安徽省|
巴南区|
舟山市|
德钦县|
灵丘县|
理塘县|
方城县|
上饶市|
南郑县|
怀化市|
马关县|
济宁市|
神木县|
和田县|
大同县|
穆棱市|
乌兰浩特市|
西畴县|
西平县|
肇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