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7年12月9日,在 CityWalker(城市徒步者)雄隊的組織帶領下,一行29人拼團前往大足石刻……一日游。</h3><h3> 此次探訪大足石刻、慢步昌州古城行程主要路線:重慶兩路口大田灣體育館賀龍雕像處出發—成渝環線高速路—中國石刻之鄉—昌州古城—大足北山石刻——大足五金博物館—大足石刻藝術博物館—大足寶頂山石刻——重慶兩路口地鐵站結束。</h3><div><br></div> <h3> 大足區、大足石刻相關簡介</h3><div> 大足區始建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以“大豐大足”之意而得名,是馳名中外的“石刻之鄉”、“五金之 鄉”。境內山川毓秀,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眾多。</div><div> 大足石刻是長江三峽旅游熱線的起點、重慶市迄今唯一的世界遺產地。</div><div> 大足區是全國首批甲級旅游開放縣、中國優 秀旅游城市、重慶市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div><div> 大足的人文景觀主要有:</div><div> 大足石刻:以北山、寶頂、南山、石門山、石篆山等“五山”石刻為代表,“五山”石刻各具特色,北山石刻被譽為“中國觀音造像的陳列館”,寶頂山石刻是全國 絕無僅有的統一構思布局的大型石刻,南山石刻是全國道教造像的精品,石門山石刻為佛道并容的造像區,石篆山石刻則為全國罕見的“三教合一”造像區。</div><div> 北山石刻,位于城區以北1.5公里的北山上,由北山公路可達景區。</div><div> 寶頂山石刻,位于城區東北15公里的寶頂山,由大寶公路可達景區。</div><div> 南山石刻,位于城區南1.5公里的南山上,由南山公路可達景區。</div><div> 石門山石刻,位于城區東20公里的石馬鎮,由大銅公路可達景區。 </div><div> 石篆山石刻,位于區城東南30公里三驅鎮,由大榮公路可達景區。</div><div> </div><div> 本次一日游,重點是:北山石刻 和 寶頂山石刻。</div> <h3> 2017年3月29日,重慶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表決通過《重慶市大足石刻保護條例》,該《條例》已于<font color="#ed2308">2017</font>年6月1日起實施。<br></h3><div> 該《條例》的出臺,標志著大足石刻將得到更加嚴格規范、更加全面細致、更加科學合理的保護和管理,而破壞文物、擾亂景區正常秩序的行為,將受到法律的懲戒。</div> <h3> 一<font color="#ed2308">、北山石刻景區</font></h3><h3> 趁霞光萬縷,懷虔誠之心,伴佛光前行。</h3><h3> 沿臺階上去,就是大足北山石刻景區的入口驗票處。</h3> <h3> 大足北山石刻景區入口處……龍崗山。</h3> <h3> 從北山石刻景區入口后,到石刻區還有一小段寧靜美麗的臺階路。</h3> <h3> 北山石刻簡介:</h3><div> 北山石刻,位于大足區主城北1.5公里的北山山巔(俗稱佛灣),由唐末昌州刺史、昌普渝合四州都指揮韋君靖于唐景福元年(892年)首先開鑿,后經地方官紳、士庶、僧尼等相繼營建,至南宋紹興末年(1162年),方具現存規模。</div><div> 北山石刻造像依巖而建,造像崖面長約300米,高約7—10米,形若新月。龕窟密如蜂房,分為南、北兩段,通編為290號,其中造像264龕窟,近萬尊,陰刻圖1幅,經幢8座。</div><div> 北山石刻造像主要為世俗祈佛出資雕刻,題材豐富,以密宗造像為主,約占總數的二分之一以上。</div><div> …………</div><div> 北山石刻以其精美典雅,時代特征顯著,雕刻細膩,藝精技絕,保存完好而著稱于世,又集晚唐、五代、兩宋作品于一體,展示了晚唐以后各個時期石窟藝術的不同風貌和發展演變,被譽為“唐宋石刻藝術陳列館”。</div><div>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12月1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div><div><br></div> <h3> 下面這張圖片也是在北山石刻景區內拍的,已有些風化。</h3><h3> 在著名政論文《新民主主義論》中,毛澤東說:中國的長期封建社會中,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發展過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華,是發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條件;但是決不能無批判地兼收并蓄。必須將古代封建統治階級的一切腐朽的東西和古代優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帶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東西區別開來。……我們必須尊重自己的歷史,決不能割斷歷史。但是這種尊重,是給歷史以一定的科學的地位,是尊重歷史的辯證法的發展,而不是頌古非今,不是贊揚任何封建的毒素。……</h3> <h3> 同行的友友們在陸續前往大足北山石刻景區第二段的路上……</h3> <h3> 喜歡擁抱大自然,被陽光寵愛的友友……</h3> <h3> 大足北山石刻第二段的孝經亭。</h3> <h3> 古文孝經碑……</h3><h3> 《古文孝經碑》,被稱為“寰宇間僅此一刻”。</h3> <h3> 石刻北山數珠手觀音石像,被稱為“媚態觀音”。她身高不過三尺,頭戴寶冠,腳踏蓮花,體態輕盈仿佛隨風欲動,眼角嘴角含顰欲笑而又略略帶羞。給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h3> <h3> 北山石刻:孔雀明王窟……惟妙惟肖。</h3> <h3> 北山石刻:彌勒下生經變相……相當精致。</h3> <h3> 北山石刻最具代表性的是第136號轉輪經藏窟,被公認為是“中國石窟藝術皇冠上的一顆明珠”。</h3> <h3> 轉輪經藏窟局部。</h3> <h3>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如此精妙。</h3> <h3> 觀賞大足北山石刻后,需從入口處‘’龍崗山‘’原路返回。</h3> 二<font color="#ed2308">、大足寶頂山石刻景區……(午飯后步行前往)</font><div> 寶頂山摩崖造像簡介</div><div><div><div> 寶頂山摩崖造像由南宋名僧趙智鳳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間(公元1174——1252年)主持開鑿而成,前后歷時70余年。是一處以大佛灣、小佛灣為主體,包括轉法輪塔(倒塔)、珠始山、佛祖巖等外圍造像,以及圣壽寺、廣大寺等廟宇在內的大型石窟造像群。</div><div> 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其列入《世界遺產名錄》。</div><div> 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宏大,內容豐富。圖文并茂,構圖嚴謹,教義體系完備。文字通俗,言簡意賅。注重闡述哲理,涵蓋社會思想博大,把佛教的基本教義與中國儒家的倫理、理學的心性以及道教的學說融為一體,博采兼收,具有極大的社會鑒戒作用,顯示了中國宋代佛學思想的特征。生活氣息濃郁,地方特色鮮明,是石窟藝術民族化、生活化的典范,反映出源于印度的石窟藝術至此已完成了中國化進程。造像以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為創作原則,并能融科學原理于藝術造型之中,是石窟藝術的集大成之作。</div><div><br></div></div></div> <h3> 新建通往寶頂山石刻景區的瑞相橋……</h3> <h3> 瑞相橋的一側是新建的步行街……</h3> <h3> 瑞相橋上,在新建的如此高大上的石牌坊前來張大合影………。<br></h3> <h3><font color="#010101"> 走過大足寶頂山石刻景區的石牌坊后……是‘’天下大足’’的閣樓,也是個祈福的好地方……</font></h3> <h3> ‘’祈福樓‘’前貼滿了各類‘’金字‘’銘牌……</h3><h3> 原來,這里不僅是世界文化遺產,還因為大足寶頂石刻造像既追求形式美,又注重內容的準確表達。其所顯示的故事內容和宗教、生活哲理對世人能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誘之以福樂,威之以禍苦。涵蓋社會思想博大,令人省度人生……。</h3><h3> 所以,這里同時還是《大足區中小學生社會實踐教育基地》、《重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重慶市干部教育培訓現場教學基地》等等…………</h3> <h3> 聽,祈福的鐘聲已響起……</h3> <h3> 在大足寶頂山石刻景區入口處排隊等候……</h3> <h3> 行走在大足寶頂山石刻景區的‘’心愿橋‘’上…</h3> <h3> ‘’心愿橋‘’上掛上了不少同心鎖。</h3> <h3> 走過‘’心愿橋‘’,就這樣一起走過……</h3> <h3> ‘’心愿橋‘’ 橋頭一景……</h3> <h3> 走過‘’心愿橋‘’前行的右邊就是……大足石刻博物館。</h3> <h3> 大足石刻博物館一側……</h3> <h3><font color="#010101"> 大足石刻博物館……效果圖</font></h3> <h3> 從博物館一路向前,前往寶頂山石刻途中……在陽光燦爛的冬季……</h3> <h3> 前往寶頂山石刻途中……</h3> <h3> 立于大足寶頂石刻區的‘’名錄碑‘’之一……</h3> <h3> 遠觀寶頂石刻……</h3> <h3> 石刻菩提樹:</h3><h3>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h3><h3> 導游說,看菩提樹,只需看一眼……,因為,人不能太貪……</h3> <h3> 認真聽導游的講解……否則,如我等<font color="#ed2308">無任何</font>最起碼一丁點兒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如果僅憑自己看,那是真的很難很難看懂。</h3><h3><br></h3><h3> 如父母恩重經變相通過求子、懷胎、臨產,以及養育子女的過程,形象生動,感人肺腑。</h3> <h3> 必須認真聽……</h3><h3> 如地獄變相龕刻陰森恐怖的十八層地獄;牛頭馬面猙獰強悍,受罪人呼天號地;尖刀、鋸解、油鍋、寒冰、沸湯諸般酷刑慘不忍睹,令人觸目驚心。</h3><h3> 聽講解時,旁邊就有人在說:看懂了《地獄變相》龕刻的人,都不敢違法亂紀做壞事了……但愿如此!</h3> <h3> 繼續認真聽……否則看不懂。</h3><h3> 如:酒后昏亂的"父子不識"、"夫妻不識"、"兄弟不識"、"姐妹不識"的"醉酒圖"等等,無不活靈活現。雕刻大師們體驗生活之精微,再現生活之準確,令人嘆服。</h3><h3> </h3><h3> 以下幾張圖片,請自行觀賞……</h3> <h3> 寶頂石刻最大的一尊佛……</h3> <h3> 千手觀音</h3><div> 重慶大足寶頂千手觀音造像高7.7米、寬12.5米,開鑿于距現代800多年的南宋年間,是中國最大的集雕刻、彩繪、貼金于一體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世界文化遺產大足石刻的重要代表作品。<br></div><div> 2015年6月13日,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歷時近8年之久的重慶大足寶頂千手觀音造像搶救性保護工程正式竣工。</div><div> 經過最徹底一次修復后,大足石刻千手觀音造像披著100多萬張金箔“重現金身”面向公眾開放參觀。據說這100多萬張金箔,使用黃金重達2噸。<br></div> <h3> 據說,這是2015年6月,千手觀音修復后重新開放時眾人爭相拍照時的情境……</h3> <h3> 必須認真聽……</h3><h3> 在去大足的途中,導游美女就明確打了招呼,重點提醒:到時要認真聽講解,否則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人,僅憑自己看,是看不懂的……</h3> <h3> 六道輪回圖……</h3> <h3> 圓覺洞……大足石刻藝術精華之一……</h3><h3> 這樣由人工一錘一錘鑿出的精美洞窟(非天然石洞),對一個工匠師該具有怎樣高度的智慧、嚴謹的態度和嫻熟的技巧,需要付出怎樣艱巨的勞動才行。</h3><h3> 是一種怎樣信仰的力量讓工匠師們創造了奇跡。</h3><div> 圓覺洞是古代藝術家們超人的智慧和巧奪天工技藝的結晶,為“寶頂山石刻藝術之冠‘’。</div> <h3> 圓覺洞中的石刻局部……,透過設計巧妙的光影幻化出繪畫般的質感,如此細膩溫潤的面部表情,肌膚嫩滑如凝脂,花冠鮮活,衣飾似綢如絹,無比的華麗精美……<br></h3><h3> 每每面對如此精美的大足石刻,內心都會無比的震撼……</h3> <h3> 圓覺洞內的精美石刻局部……面對他們:惟有膜拜和震撼。</h3> <h3> 圓覺洞的洞口外側伏臥著的一尊雄獅。</h3> <h3> 牧牛圖……</h3><h3> 好一幅在懸崖上塵封了千年的山野鄉村生活畫卷。</h3><h3> 全長30米的《牧牛圖》,以山巖自然取式,洋溢濃厚的鄉土氣息。仿佛一本連環畫,從“未牧”到“雙忘”共12組。以牛喻心,以牧牛人比喻修行者,闡述了佛教調伏心意的修證過程。</h3> <h3>牧牛圖局部……</h3> <h3>牧牛圖局部……</h3> <h3> 同治年間,大足知縣王德嘉題寫的“寶頂”兩字。也僅憑此兩字,就使這位王知縣留芳百世。</h3> <h3><font color="#010101"> 原寶頂山石刻景區大門入口處(現為出口處?)。</font></h3> <h3> 位于‘’寶頂山‘’出(入)口處一側的 萬歲樓。</h3> <h3><font color="#ed2308">其他:</font></h3><h3><font color="#ed2308">一、昌州古城</font></h3> <h3>仿建的昌州古城……</h3> <h3>昌州古城一景………</h3> <h3> 二<font color="#ed2308">、 五金博物館:</font></h3><h3> 大足五金博物館 與 大足婚育文化雕塑園在同一個地方。</h3> <h3>五金博物館部分展示內容……</h3> <h3>五金博物館部分展示實物……</h3> <h3> 五金博物館外墻上的企業有型化建設部分內容……</h3><h3> 確實,沒有工匠精神,怎能有百煉成鋼后的輝煌!!!</h3> <h3> <font color="#ed2308">后記:</font></h3><h3> 此次前往大足,是我的第三次(前二次未到北山石刻景區)大足石刻之行,每一次的感受都有所不同,而本次,受到的震撼最大。</h3><h3> 本來,對于如大足石刻這類本身其傳統內容精深的地方,對我這個相關專業知識絕對為零基礎的人而言,要想弄個最簡單的‘’美篇‘’之類也是個很吃力費勁的苦差事,而且也極有可能會因此弄出些不自量力或張冠李戴(也確實存在有部分地方文字內容與圖片內容不相關的問題,只是想說說文字內容,未找到與之強相關的圖片)之類的笑話、糗事出來……………不過,后來想想還是以此種方式為本次所謂的‘’時間好,線路好,價格好,天氣好,活動好……‘’(當天參加活動的不少友友同感)的大足之行留下哪怕多一點點的記憶,僅此。</h3><h3> 本<font color="#010101">‘’美篇‘’部分圖片、資料來自一路同行的友友或網絡(有些甚至直接采取‘’拿來主義‘’),在此一并表示感謝!</font></h3><h3> 有句話叫什么來著 ?‘’且行且珍惜‘’!真的很感謝 CityWalker(城市徒步者)雄隊、秘書長@茍波(均為:重慶市文物保護志愿者服務隊成員)等,為每一次熱心組織帶隊活動的無私付出!謝謝一路同行相伴的各位友友!</h3><h3> 如此,再次看過了大足石刻的色彩,又聽過了大足石刻的傳說故事……之后,相信有機會時,依然還能找出任何一個理由再去重游大足石刻,去感受它身后那些神秘莫測的玄機,驚嘆人類智慧的鬼斧神工,去感同身受千年前人類想象力的智慧火花是如何點燃這一片石山,讓它們歷經千年而歷久彌新。</h3><h3> 時代在前進,文化在發展,愿我們的文化能永遠屹立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愿我們的民族復興之夢能早日實現!</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桂县|
松潘县|
邯郸市|
内乡县|
南宫市|
龙山县|
临清市|
海丰县|
上栗县|
广丰县|
桐乡市|
冀州市|
墨竹工卡县|
静宁县|
乐至县|
宝鸡市|
霍城县|
古蔺县|
长兴县|
班戈县|
扶沟县|
中阳县|
高雄市|
浏阳市|
陵川县|
镇原县|
垦利县|
邮箱|
靖西县|
扬州市|
延安市|
永春县|
杂多县|
闽清县|
米脂县|
泰兴市|
封开县|
新晃|
阳信县|
仪陇县|
芮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