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聽課、評課不是任務,不是形式;而是促進教師教學觀念更新、教學經驗交流、教學方法探討、教學藝術展示、教學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更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h3> <h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不臨深淵,不知地之厚。</h3> <h3>留心天下皆學問。教師要想通過聽課真正學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聽課的有心人。不理解教者的教學意圖,不熟悉教材,不知道重難點,不掌握教育新理念,懵里懵懂地聽,不思不想地聽,就不會有較大的收獲和提升。</h3> <h3>聽課要做到五關注:關注教學環節設計;關注重點突出難點突破;關注教學方法與學習方法,關注輔助手段的應用與板書設計;關注練習設計與知識拓展等。</h3> <h3>課堂教學評價新視野的六種狀態:注意狀態;參與狀態;交往狀態;思維狀態;情緒狀態;生成狀態。這些都是聽課老師在課堂中必須要觀察的內容。</h3> <h3>教態是教師的基本功之一,是老師的態度和體態的總稱。包括五項內容:表情、眼神、手勢、站立和走姿、服飾。教態在教學中會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也是為人師表,對學生進行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途徑。</h3> <h3>對教師語言的要求:語言流利,表達順暢,有感染力,自然,富有邏輯性,普通話標準并富有情感。語言也是老師傳遞情感、駕馭課堂的重要手段。</h3> <h3>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合理掌控語調、語速、節奏等,以生活化的語言讓學生輕松學習;以形象化的語言化解單純的說教;以幽默風趣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以無聲語言和抑揚語言集中學生注意力等。</h3> <h3>課堂的本質是教與學的作用,是人與教材、師與生、生與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話。在這個作用與反作用的交往情境中,如果能閃爍出讓人意外、讓人興奮,效果出奇的情景,便是課堂的一大亮點。</h3> <h3>教學思路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評教學思路,一是要看設計是否符合教學內容實際,二是要看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學情實際。當然,還要看設計是否有獨特性和創新性等。</h3> <h3>教學思路側重教材處理,反映教師課堂縱向的教學脈絡。評語一般用:清晰、條理、重點突出、難點突破、詳略得當等。課堂結構側重教法學法的設計,反映教學橫向的層次和環節。評語一般用:嚴謹、環環相扣、過渡自然、合理等。</h3> <h3>理想的教學流程應該是:循序漸進,合乎規律,主線清晰,內容豐滿,設計合理,科學有效,圍繞目標,絲絲入扣,知識落實,三維達成。</h3> <h3>教法是解決教師教的問題,學法是解決學生學的問題。學法是在教法指導下進行的,教法要通過學法來落實。說白點,就是學為主體,教為主導的關系。</h3> <h3>評教學方法:一看是否量體裁衣,優選活用。二看是否多樣化,動靜結合,收放恰當,活而不亂;三看是否有改革和創新。當然更要看是否有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等。</h3> <h3>以學評教。教師指導不再是學什么,而是指導學生如何去學。教的最高境界是為了不教,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鉆研和創新能力;既要學生全員全程參與,又要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發展。</h3> <h3>教學中我們要多創設情境,以實現問題激發情感,形成學生心理上的懸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融入一種與問題相關的情景中,誘發他們產生積極思考的欲望,主動思維,并積極投身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這就像將15克鹽放在你面前,你很難下咽吸收,但將這鹽放入美味可口的湯中,你一定會在享用這美味湯的同時全部吸收。這就說明:情境之于知識,就像湯之于鹽;鹽溶入湯中,才好被吸收,知識則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方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h3> <h3>課堂教學要呈現五動:一、主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要得到發揮;二、互動,好的課堂既要有師生互動,更要有生生互動。三、靈動,課堂教學要有改革和創新;四、觸動,師要啟發誘導,生要學思結合;五、序動,教學要符合教育規律,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等。</h3> <h3>高效課堂的前提是有效課堂。脫離了有效,脫離了知識達成,脫離了能力培養,高效就是形式,就是表演。</h3> <h3>新課程改革倡導主動學習、樂于探究、勤于動手的新理念,在課堂上積極推行小組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是對的。但是一定要避免只求形式、只求熱鬧的誤區,一定要減少人云亦云、搭乘便車、南郭學生的現象。沒有明確的內容,沒有清晰的目標,沒有具體的方法指導,哪來的主動?沒有明確的分工,沒有責任的細分,哪來的合作?沒有量化的目標檢測,沒有有效的激勵評價機制,學生就找不到成就感、自豪感,哪來的樂?小組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既是學習方法,更是學習習慣。而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過程,必須從細節開始,必須持之以恒,必須不斷地反饋、改進、創新。如果平常不用,只是在上公開課時用,那這種學習一定是形式,是表演,是盜版。</h3> <h3>聽課聽什么?要聽語言,看教學功底;聽內容,看教學關鍵;聽藝術,看教學策略;聽反饋,看教學效果。</h3> <h3>做為聽課者,一要認真聽:聽老師的講,聽老師的導;二要仔細看:看老師的表現,看學生的活動;三要深刻想:想教與學的效果,想自己的心得;四要及時記:記課堂實錄,記教學評析等。</h3> <h3>聽課時,一要觀察教師:工作態度,工作能力,教育機智;二要觀察學生:學習情緒,思維狀態,參與情況,交往過程;三要觀察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藝術;從中找出亮點和存在的主要問題。</h3> <h3>聽課與評課是密不可分的一個整體,評課是聽課的延伸、提高和升華。評課才能讓教研活動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重視集體評課: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后,就是兩個思想。</h3> <h3>評課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一評教師的基本功;二評教育的新理念;三評教材的理解和處理;四評教學過程與學生活動;五評教學效果與策略調整。</h3> <h3>聽評課的幾個原則:實事求是的原則,零距離的原則,針對性原則,激勵性原則,差異性原則,就課論課原則等。聽課、評課都是為了成長,為了一起成長。</h3> <h3>教學中要建立新型師生關系,民主平等和諧,想方設法拉近學生和老師的距離。要樹立學為主體的思想,重視學法研究,想方設法拉近學生和知識的距離。</h3> <h3>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教學中要遵循有所講,有所不講的原則。學生已經會的不講,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老師講了學生怎么也不會的不講。</h3> <h3>教師要學會讓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讓能力以活動的方式培養;以讀代講,以練代講,在讀中感悟知識,在練中理解知識,在活動中形成能力。</h3> <h3>教師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是要學生動起來。一方面,通過聽、說、讀、寫、練等,讓學生的感官動起來,端正態度,歷經過程,學習知識,這就是有效課堂。另一方面,要發展學生的主動思維、情感與意志品質等,掌握方法,形成能力,升華品質,這就是高效課堂!</h3> <h3>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觀察,察生色,聽生言,觀生行,充分了解學情,二次備課,及時調整課堂教學,以生為本,提高課堂效率。</h3> <h3>相信學生,充分相信學生,是教師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只有這樣,才會給學生活動和深度思維的的充足時間和空間。</h3> <h3>教師教學中要突出學科特點:如工具性、人文性、科學探究、口語化等,研究學科特點也是研究學法的基礎。</h3> <h3>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和充分發揮對學生評價的作用,對學生的評價也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老師在課堂上及時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是促進學生自我認識,改進學法,建立自信,激發潛能,提升動力的重要手段。評價學生要做到:及時性原則,發展性原則,全面性原則,導向性原則,差異性原則,科學性原則,反饋性原則,激勵性原則等。</h3> <h3>教學中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是教師得當的引導和衷心的贊美。而最具決定性的作用是學生的活動。只要學生動起來,就是一堂好課。</h3> <h3>聽課中,教師要重點觀察學生: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情緒飽滿,積極參與學習活動,注意力集中,思路靈活,知識達成度高,學生活動有效度高,各種學習習慣和能力得以養成。</h3> <h3>教師在聽課中的三種角色:教師的角色、學生的角色、學習的角色。教師在聽課中要學會反思,學會換位思考,學會角色轉換。如果我是教者,我該怎樣進行教,如果我是學生,我想怎樣學……。</h3> <h3>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不僅應該在知識層面上給學生引導和幫助,同時,還要能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給學生樹立一個模范,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因此,教師在課堂中要嚴于律已,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自己的細節和習慣,在潤物無聲,潛移默化中滲透對學生的行為習慣、品質品德教育等,讓學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轉變。</h3> <h3>教師在教學在一定要體現教育新理念:學為主體,教為主導,啟發誘導,學思結合。</h3> <h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多媒體的輔助教學作用。其優點有:一是解放教師,便于更多地走近學生,了解學情,駕馭課堂;二是創設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和動力;三是模擬動畫、實驗等,化抽象為直觀形象;四是增加課堂容量,提高課堂效率等。但多媒體的使用一定要符合服從自己的教學思路和需要,不能隨下載隨用,不能只求形式,不求實效。</h3> <h3>教師要重視板書。板書是濃縮的藝術,是學生學習的思維導圖,是學生認知的腳手架,是師生互動的卷軸等,好的板書,提綱挈領,呈現知識結構,彰現重難點。好的板書讓學生看的明白,記得扼要,學得精當。好的板書是藝術熏陶,起潛移默化的作用。切記,多媒體代替不了板書。</h3> <h3>復習課不是對舊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學生認識的繼續、深化和提高,要拓展學生思維的深度和廣度,要著力于培養學生的能力。當然前提是教師要充分理解把握課標、考綱、考點、重點、難點,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學情,有的放矢。學生不會的、易錯的才是重點。</h3> <h3>評價一節課沒有統一的標準,因為課堂是生命的、靈動的、富有個性的。課堂學習中如果能體現一些基本元素:主動、和諧、生成、發展、創新、全面、個性、反思等。便是一堂好課。</h3> <h3>教學有法,教無定法。但教師心中必須有學生,必須為了學生,必須以學生的主動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特長發展為目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h3> <h3>既然選擇了詩和遠方,不論風雨都要前行,只是希望前行的路上,有你相伴。不忘初心,方得始終。</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化县|
宜都市|
淳化县|
桓仁|
土默特左旗|
姚安县|
双柏县|
扶绥县|
临沭县|
都匀市|
惠安县|
成安县|
阳山县|
大埔区|
昌乐县|
长阳|
彭阳县|
高清|
长顺县|
民县|
汉源县|
尉犁县|
七台河市|
宝应县|
嘉鱼县|
六盘水市|
疏附县|
陇川县|
贡嘎县|
绥棱县|
衡水市|
神木县|
东海县|
金湖县|
志丹县|
龙游县|
冷水江市|
琼中|
营口市|
巫溪县|
汉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