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空軍航空兵偵察第一團簡史 (中)

春雨

<h1> 第三部分 偵察第一團大事記</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一 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的誕生</h1><p class="ql-block"> 1951年10月初,華東軍區第三野戰軍根據中央軍委命令,全權負責從山東軍區、膠東、魯中南、渤海軍區機關,陸軍101師、濱北獨立團共選調460名干部戰士組建“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1951年10月15日在山東軍區濟南"八一禮堂"正式成立。</p><p class="ql-block"> 經空軍報經中央軍委批準,1951年11月1日為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正式成立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二 奉命執行為毛澤東主席乘坐軍艦護航任務</h1><p class="ql-block"> 1953年2月21日奉命出動拉一11飛機安全護送毛澤東主席乘坐軍艦由安慶到南京,園滿完成光榮的護航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三 奉命執行對一江山島航空照相偵察</h1><p class="ql-block">1954年9月奉空五軍命令對蔣軍盤踞的一江山島進行四機編隊照相偵察。接到任務后,團首長研究決定由一大隊一中隊出動拉一11偵察機四架,帶隊長機錢煥章,二號機杜照喜,三號機劉木鎖,四號機鐘浩然。預備中隊由三大隊擔任,帶隊長機趙挺多,二號機曹乃武,三號機姜亦足,四號機崔田文。執行任務期間由海空二師出動米格一15飛機四架擔負掩護。偵察結果,攝取了一江山島完整目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四 對上、下大陳島照相偵察</h1><p class="ql-block"> 1954年9月26日奉空五軍命令對蔣軍盤踞的上、下大陳島進行四機編隊照相偵察。團首長決定由一大隊二中隊拉一11偵察機四架,帶隊長機唐振富,二號機朱華新,三號機孫希明,四號機李秀學執行照相偵察任務。預備中隊帶隊長機趙挺多,二號機曹乃武,三號機姜亦足,四號機崔田文。執行任務期間海空二師出動四架米格一15飛機擔負掩護。由于首次完成預定照相面積的93%,10月5日奉空五軍命令再次出動,偵察任務仍由唐振富中隊執行,預備中隊帶隊長機劉木鎖,二號機杜照喜,三號機鐘浩然,四號機趙思慎。偵察結果按預定計劃園滿完成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五 掩護兄弟部隊執行作戰任務</h1><p class="ql-block"> 1954年12月飛行一大隊奉命轉至杭州筧橋機場,執行對一江山島和大陳島進行轟炸的空十師伊爾一10強擊機、二十師杜一2轟炸機護航任務,我團飛機在執行護航任務的同時奉命對敵軍艦進行攻擊,致使一敵軍艦中彈起火,由于任務完成出色,受到中央軍委的通報表彰,1955年2月護航任務結束順利歸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六.首次奉命入滇輪戰</h1><p class="ql-block"> 1966年至1967年抗美援越期間,副團長曹乃武率飛行三大隊赴云南硯山機場(又名平遠街)參加輪戰。參加執行任務的飛行人員 崔樹杰 周正光 王世祿 王立亭 陳治安 曹永厚 李延松 李林士 張邦發 肖聯和</p><p class="ql-block"> 機務和機關參加人員不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七.赴冀參加軍事演習</h1><p class="ql-block"> 1970年5月至9月,團長曹乃武率隊參加北京軍區在唐山地區組織的軍事演習。參演的飛行人員趙憲亮 徐紹周 王維秀 劉國云 曹永厚 邵承德 蘇有聚 王立亭 唐榮進</p><p class="ql-block"> 機關人員 </p><p class="ql-block">作訓股長關緒明 參謀敬守仲 領航參謀張世英 偵察參謀劉宗雪 航醫曾章 判讀組部分人員 演習結束后,北空組織參演小分隊成員到北京參觀,并乘坐了剛剛建成的北京地鐵一號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八 .1974年5月13日重大飛行事故</h1><p class="ql-block"> 1974年5月13日我團組織晝復訓練,因天氣突變海霧低云快速增加,雨勢逐漸增大,本場和備降場萊山云底高度皆不足百米,超出了當時飛行員的著陸條件,致使四架殲偵六飛機無法正常著陸,繼而導致備降機場著陸失敗,最終造成兩個一等兩個二等重大飛行事故。吳啟先 戎炳年兩位同志不幸犧牲,曹永厚 劉國云兩位同志油料耗盡跳傘成功。</p><p class="ql-block"> 時任空軍副司令員曹里懷,副政委杜玉福,空軍軍訓部部長王海,濟南軍區劉副參謀長,濟空政委關盛志,黃副司令,劉英副司令趕赴大水泊機場,對嚴重飛行事故進行檢查。組織獨一團進行了為期13天的安全整頓,5月26日召開軍人大會進行了總結。6月1日空軍黨委下發了《認真接受獨一團事故教訓,切實抓好飛行安全工作》的電報。7月9日中央軍委下發(1974)3號文件,向全軍轉發空軍黨委《關于航空兵獨立第一團4次嚴重飛行事故的報告》。</p><p class="ql-block"> 事故調查結束后,趙憲亮同志代理團長。</p><p class="ql-block"> 年底,濟空黨委對團領導班子成員進行調整,徐紹周同志任團長。在團黨委領導下認真落實空軍和濟空指示,部隊很快振作精神,狠抓部隊全面建設,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訓練部隊,訓練水平穩步提高,戰斗力逐步上升,一大批優秀飛行人員具備了三種氣象能打能走和超低空作戰能力,為以后歷次園滿完成作戰、演習和航空照相偵察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九 偵察小分隊多次參加濟南軍區組織的聯合軍事演習</h1><p class="ql-block"> (1)1975年11月,團副政委劉國云帶隊 白祥 李濱佐 魏永玉參加徐州68集團軍組織的軍事演習,園滿完成演習任務。</p><p class="ql-block"> (2)1976年冬趙憲亮副團長帶隊,魏永玉 李濱佐 李洪奎 閆俊仁參加68集團軍在徐州 棗莊 郯城地區組織的軍事合練,園滿完成任務。</p><p class="ql-block"> (3)1976年11月劉國云副政委帶隊,溫柏林 李濱佐 魏永玉參加61集團軍在濟南組織的聯合軍事演習,順利完成演習任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十 多次組織跨區域復雜氣象訓練</h1><p class="ql-block"> 1970年初虹副團長 王秀文副政委帶隊組織二大隊赴湖南耒陽機場進行晝間復雜氣象訓練</p><p class="ql-block"> 1973年11月一1974年4月由初虹副團長和政治處潘明本主任率領飛行二、三大隊在江西樟樹機場進行晝復訓練</p><p class="ql-block"> 1976年由徐紹周團長 王秀文副政委率領飛行三大隊在江蘇白塔埠機場進行晝復訓練。</p><p class="ql-block"> 1982一1985年劉國云團長組織部隊在文登、嘉祥機場進行夜復訓練,培養數名全天候飛行員、教員、指揮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十一 1978年10月作業隊作為空軍航空照相洗印判讀的代表參加空軍部隊戰備演練匯報表演</h1><p class="ql-block"> 參加人員 領隊 副參謀長 孫希明 </p><p class="ql-block"> 作業隊隊長 郝寶寬</p><p class="ql-block"> 洗印中隊 張福山 張海朋 李亞東 張晉杰 張代儒 孫發京 趙學明 張海忠 王連吉 孫洪貴 趙志貴</p><p class="ql-block"> 判讀中隊 王道金 劉潤亮 林學軍 孫長忠 王成杰 趙春官 代文昌</p><p class="ql-block"> 郝寶寬 劉潤亮 張海朋受到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華國鋒 葉劍英 鄧小平的親切接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十二<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奉命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任務</span></h1><p class="ql-block"> 1979年元月,偵察一團偵察小分隊奉命赴廣西南寧吳圩機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任務。</p><p class="ql-block"> 先遣隊由空軍派出的三叉戟運送。此次任務由團長徐紹周、副政委郭明輝帶隊,參戰飛行人員 :趙憲亮 王世祿 陳治安 李延松 王俊文 白 祥 李洪奎 閆俊仁 孫平均 姚仲林 王金山 居 云 馮憲平 魏鳳春 牛永剛 張連玉共十七人。</p><p class="ql-block"> 機關人員 郭明輝 (團副政委)朱喜保(政治處副主任) 王富良 (三大隊政委),王惠儒(機務副團長),王道明(航醫主任) 敬守仲 (作訓股長)董尚文(偵察股長) 趙鳳陽(領航股長) 黃紹良(軍務股長)</p><p class="ql-block"> 機務大隊 閆有成(機 務大隊長)</p><p class="ql-block"> 一中隊中隊長 付建忠 </p><p class="ql-block"> 副中隊長 牛忠民 徐玉根</p><p class="ql-block"> 指導員 趙新生</p><p class="ql-block"> 副指導員 羅元鵬</p><p class="ql-block"> 一分隊分隊長 孫 昭洋</p><p class="ql-block"> 二分隊分隊長 馬吉光 </p><p class="ql-block"> 三分隊分隊長 盛業厚 </p><p class="ql-block">01號機組 張奎斌 徐春溪 </p><p class="ql-block">02號機組 王瑞風 趙福海</p><p class="ql-block">03號機組 任來法 李庭恩</p><p class="ql-block">04號機組 于友良 王紹志</p><p class="ql-block">05號機組 陳冠軍 劉千里</p><p class="ql-block">06號機組 曹培業 周金鈺 杜文仲</p><p class="ql-block">07號機組 孫良忠 段祥貴 </p><p class="ql-block">08號機組 李文玉 王振杰</p><p class="ql-block">09號機組 霍學毅 鐘愛華</p><p class="ql-block">10號機組 吳松岐 劉明州</p><p class="ql-block">11號機組 譚秀敬 趙新民</p><p class="ql-block">12號機組 袁輝東 張世坤 張秀民</p><p class="ql-block">教練機 胥傳斌 林廷河 陳磊</p><p class="ql-block">后勤組 劉玉奎</p><p class="ql-block">特設 張夕江 董振國 陳夕龍 張占強 沈洪林 劉富山 徐光順 李洪鐸 謝志剛 劉國棟 孫振亮(教練機) 佟勝軍(二中隊)</p><p class="ql-block">軍械 潘化吉 李根源 張兆利 周光玉 楊 華 吳仁章 李兆金</p><p class="ql-block">無線電 莫永化 張蘭發 臧紹忠 陳寶勤 趙興令 孫明海 王茹祥</p><p class="ql-block">照相 高紹貴 李春敏 王仁禮 崔寶章 郝雙華 曹向全</p><p class="ql-block">炊事班 楊萬順 閔全發 趙傳喜 李廣軍</p><p class="ql-block"> 修理廠 范永亮 徐金山 李兆卿 張林成 宋洪明 黃喜峰 劉兆貴 李振孟 吳佩高 王瑞山 呂和才 孫興明 湯建國 鄧宜國 劉居春 梅國忠 王殿躍 施永明 孟慶豐 高文波 任躍國</p><p class="ql-block">04號06號機組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牛忠民 曹培業 劉玉奎 趙傳喜榮立個人三等功</p><p class="ql-block">火線提干 潘化吉 王仁禮 周金鈺 劉玉奎</p><p class="ql-block">火線入黨 李庭恩</p><p class="ql-block"> 教練機 胥傳斌 姬洪利 陳磊(機組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作偵股 張國忠</p><p class="ql-block"> 判讀作業隊 (立功授獎情況在作業隊專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79年元月9日,大水泊機場飛雪陣陣,東北風7一8米/秒,云量7一9個,云底高不足200米。預定轉場起飛時間已過,風雪依然不停,空軍情報部王奎芳部長在指揮塔臺坐立不安,氣象值班員不時報告天氣實況。9時后,低云漸稀風速減小,抓住時機王部長催促指揮員抓緊放飛,飛行員迅速登機,趙憲亮 王俊文 王世祿 閆俊仁第一個梯隊同時開車滑出起飛,陳治安 張連玉 居云 魏鳳春第二梯隊間隔五分鐘起飛,剛離陸迎來陣雪,未收起落架即入云中,一千多米出云后迅速調整隊形,長機嚴格按數據帶領編隊通過機場上空出航,白祥 孫平均 馮憲平第三梯隊相繼起飛。</p><p class="ql-block"> 徐州著陸場雖然無云,但能見度很差,通場解散后,三轉彎看不到跑道,參照全羅盤遠距上空看到灰蒙蒙的跑道修正偏差安全著陸。飛機檢查準備后,立即趕往長沙大托鋪機場,午飯后稍作休息,15時許起飛直達吳圩機場,順利完成空轉任務。</p><p class="ql-block"> 參戰期間,16名飛行員分為雙機輪流在機場戰斗值班,徐紹周團長每日在廣空前線指揮所值班。</p><p class="ql-block"> 吳圩機場兩端均設指揮塔臺。偵察小分隊同42師位于跑道東端,空三師五師位于跑道西端。</p><p class="ql-block"> 戰斗巡邏高度 :殲7在10000米以上,殲6為7000一9000米,強5在5000米以下。為了區分進入一等信號,42師一等為電鈴,偵察小分隊是敲擊懸掛著的半截廢鐵軌。</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17日趙憲亮 張連玉雙機在場擔負戰斗值班,全副武裝,只有飛行頭盔可置于桌子上。早上7點半傳來前方戰報:凌晨6時25分陸軍部隊對越自衛還擊戰打響,向越方陣地炮擊,6時40分全線出擊,部隊正順利向前推進。所有在場值班人員無不歡欣鼓舞!爾后每隔一個小時左右傳來戰報,兄弟部隊飛機不定時起飛到戰區巡邏,控制制空權,對陸軍部隊進行有力空中掩護。</p><p class="ql-block"> 上午9時許,外面響起急促敲擊鐵軌的聲音,進入一等,趙憲亮 張連玉迅速跨入座艙,視旗語看手勢開車滑出起飛,(戰時保持無線電靜默)上升至8000米改平,到達指定空域執行戰斗巡邏,云量5一6個,未遇敵情,50分鐘后順利返航著陸。在一個多月的戰斗值班中,戰斗值班人員多次執行并圓滿完成戰斗巡邏任務,確保飛行安全,受到廣空前指的表揚。</p><p class="ql-block"> 1979年2月,參戰小分隊急需大容量副油箱,魏永玉 鄧碧祿赴沈陽接送大容量副油箱,氣象條件雖差,卻抓緊試飛并及時送往前線,保證了作戰之需。</p><p class="ql-block"> 參戰期間,機械分隊長董水淼率有關專業人員張鳳強 朱運才 趙洪祥等赴沈陽112廠,精心接收新式照相設備的偵察機,為航空照相偵察任務的順利完成提供有力保障。</p><p class="ql-block"> 戰時為配合我地面部隊的作戰行動,2月23日奉命對中越邊境越方一側實施傾斜照相偵察。授領任務后,團首長決定對兩段偵察目標采取“兩批雙機跟進、長機照相僚機掩護"的方法實施。 </p><p class="ql-block"> 對碩龍至科甲一段的偵察,第一批雙機陳治安 閆俊仁,第二批雙機居 云 孫平均。對碩龍至岳圩一段的偵察,第一批雙機李延松 魏鳳春,第二批雙機李洪奎 王金山。使用航甲13一40型航空照相機傾斜照相。</p><p class="ql-block"> 偵察結果 除碩龍至岳圩第一批雙機未按預定照相高度通過外,其余三批均按規定完成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3月5日對越自衛還擊作戰結束,參戰小分隊充分利用吳圩機場低氣象有利條件抓緊進行低氣象訓練,完成所有低氣象訓練科目,作戰機動能力大幅度提升,同年6月11日順利空轉返回大水泊機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h1> </h1><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h1>  十 三.偵察一團偵察小分隊奉命對中越邊界越方軍事目標航空照相偵察</h1><p class="ql-block"> 1981年3月17日一5月28日偵察小分隊奉命赴廣西吳圩機場,執行對中越邊界越方一側航空照相偵察任務,由團長徐紹周帶隊,參加飛行人員陳治安 居 云 許爾功 閆俊仁 張連玉 溫柏林 牛永剛 魏鳳春 穆乃貴</p><p class="ql-block"> 偵察任務 交蓋至班擔(西段)目標長38公里,寬4公里,深入越境最遠點9公里;那然至峙馬(中段)目標長30公里,寬4公里,深入越境最遠點5公里;大坡至開奧蘭(東段)目標長25公里,寬4.5公里,深入越境最遠點9.5公里。照片比例尺1:7500</p><p class="ql-block"> 團首長決心: 西段任務由閆俊仁 張連玉擔負,中段由居 云 許爾功擔負,東段由溫柏林 牛永剛擔負,陳治安 魏鳳春 穆乃貴為備份飛行員。</p><p class="ql-block"> 此次照相偵察均采取“殲偵六雙機低空(100一200米)出航,加力躍升轉彎進入照相航路,大間隔大速度(900公里/小時)一次通過照相目標"的方法,航空照相偵察過程保持無線電靜默開關照相機使用暗語。</p><p class="ql-block"> 偵察結果 1981年5月5日 一5月6日對上述目標進行5批10架次雙機航空照相偵察,園滿完成航空偵察照相任務。判讀小分隊共沖洗膠卷900米,洗印航空照片15500張,鑲嵌照片10份,經判讀發現軍事目標650個。空七軍授予偵察小分隊“機智果敢 完成任務"錦旗一面,給予偵察小分隊記集體三等功,給參加執行任務的六名飛行員分別榮記三等戰功。1982年元月山東省春節慰問團贈送飛行三大隊“發場革命傳統 爭取更大光榮”錦旗以作激勵。</p><p class="ql-block"> 政工參加人員 朱喜保 陳捷 孫全友</p><p class="ql-block"> 機關參加人員 敬守仲 王悅亭 王聚忠 李建國</p><p class="ql-block"> 作偵股 崔榮根 王成杰</p><p class="ql-block"> 機務大隊 屠根葉(政委)(付建中(副大隊長)帶隊</p><p class="ql-block"> 三中隊中隊長 魯洪根</p><p class="ql-block"> 副 指導員 徐 軍</p><p class="ql-block"> 機械 分隊長 苗化德、王西京</p><p class="ql-block"> 19號機組 張升明 高海飈 許國新</p><p class="ql-block"> 22號機組 張興發 燕俊敏 易昌藝 </p><p class="ql-block"> 23號機組 郭振祥 陳金明 賈玉祥 </p><p class="ql-block"> 24號機組 張志祥 袁世明 </p><p class="ql-block"> 26號機組周金鈺 武剛 </p><p class="ql-block">一中隊兩架 25號機組 吳松岐 徐春溪 胡學武</p><p class="ql-block"> 27號 李文玉 </p><p class="ql-block">軍械 楊忠福 陳佳孔 李德高</p><p class="ql-block">照相 張天珍 周禮文 朱國興 龍偉良 王仁禮 鄒穗湘</p><p class="ql-block">(一中隊)</p><p class="ql-block">無線電 趙洪祥 謝慧文 黃南友 劉士坤</p><p class="ql-block">特設 王鵬生 劉樹海 呂曉冬 唐明州</p><p class="ql-block">以上人員及設備乘運輸機于1981.3.17日赴廣西吳圩機場,5.28日歸建。</p><p class="ql-block">機務執行任務飛機三中隊19、22、23、24、26號五架,一中隊25、27號兩架。19、22、23三架為三搖擺照相中低空偵察機,24、25號為中低空高速五搖擺偵察機,26、27號是仿美U2高空偵察機。24、25、26、27四架飛機是我團新接的新型偵察機,執行任務首次使用。為確保設備正常運轉,照相分隊長劉朝暉親自到飛機前操作指導,裝卸相機拆裝膠卷無一差錯,受到空七軍的嘉獎。</p><p class="ql-block"> 執行作戰偵察任務中機務人員在40多度的高溫條件下,為確保飛機安全無故障,群策群力,嚴格按條令和操作規程做到一絲不茍,全體人員齊心協力園滿完成各項保障工作,飛機出勤率100%,飛機千次率為零,飛機萬時率為零。</p><p class="ql-block"> 參加執行任務的六個機組分別榮獲集體三等功,照相、特設榮立集體三等功,唐明州 易昌藝個人榮立三等功,苗化德 朱國興 李德高獲得嘉獎獎勵。</p><p class="ql-block"> 作偵股 崔榮根 張國忠 王成杰(個人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軍訓股 石劍波(參謀)</p><p class="ql-block"> 軍務股 李申振(參謀)</p><p class="ql-block"><br></p><h1> 十四 1981年7月一10月參加張北地區軍事演習(802演習)</h1><p class="ql-block"> 徐紹周團長帶隊 參加演習的飛行人員 劉國云 陳治安 居 云 溫柏林 鄧碧祿 魏鳳春 穆乃貴 牛永剛 孫秀文 許爾功 閆俊仁 張連玉</p><p class="ql-block"> 政工人員 朱喜保 孫全友 陳 捷 王進然</p><p class="ql-block"> 機關人員 敬守仲 趙鳳陽 曹恒然 徐文華 郭寅廣 張全倉 王道明 </p><p class="ql-block"> 濟空機關 李德福 指揮所所長助理 xxx</p><p class="ql-block"> 判讀小分隊 (參加人員見第三部分)</p><p class="ql-block"> 機務人員 馬吉光 牛忠民 曹培業 孫明海 劉千里 霍學毅 張奎斌 趙福海 鐘愛華 鄭械忠 黃偉全 徐石新 陳寶勤 曹相泉 崔寶章 朱洪彥 袁明星 杜文仲 許國平 趙新民 黃如固劉鏡平 李肇堂 胡學武 楊 威 張夕江 徐延根 黃伯和 溫錦坤 熊銀茍 盛業厚 杜蔚山 董振國 莫永化 董紹才 劉學東 趙興嶺 李洪鐸 曾文榕 馬吉祥 臧紹忠 劉超群 劉玉奎 李廣軍 徐光順 陳夕龍 陳冠軍 張占強 崔寶強 朱洪彥 李衛星 杜文仲 許國平 黃如固 劉鏡平 吳松岐 孫良忠 黃新富 王仁禮 陳進良 馬小新 </p><p class="ql-block"> 修理廠 范永亮 孔祥友 (照相師)李振孟 劉居春 劉湘文 肖培華</p><p class="ql-block"> 1981年9月14日一19日在張北地區舉行綜合軍事演習,軍演期間,我偵察機奉命對演習區域進行雙機編隊大間隔復式航空照相偵察,園滿完成照相任務。</p><p class="ql-block"><br></p><h1> 十五. 吳榮根駕機叛逃事件</h1><p class="ql-block"> 1982年10月16日飛行員吳榮根利用飛行訓練之機駕機叛逃。吳榮根的叛逃,是其利欲熏心,在臺灣當局心戰和金錢美女誘惑下,對黨和人民的背叛,必將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全團指戰員經過揭批吳榮根的叛逃罪行,更加堅定了永遠跟黨走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堅強信念,部隊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迅速恢復正常,保持團結和穩定。</p><p class="ql-block"><br></p><h1> 十六. 對中越邊境越方一側航空照相偵察</h1><p class="ql-block"> 1984年11月7日一1985年3月19日偵察小分隊奉命赴廣西吳圩機場執行對中境越方一側軍事目標的航空照相偵察任務。團長居云帶隊,參加飛行員 牛永剛 胡曉冬 高尚友 鄭柏 陳寶忠 游具欣</p><p class="ql-block"> 機關 林學軍 </p><p class="ql-block"> 機務 大隊長馬吉光帶隊,王瑞豐 劉朝暉 </p><p class="ql-block"> 指導員李申振 付中隊長徐太文 分隊長 王西京</p><p class="ql-block">三中隊飛機五架 </p><p class="ql-block"> 16號機組 杜以成 陳鵬 </p><p class="ql-block"> 17號機組李建國 彭建磊 </p><p class="ql-block"> 25號機組 張興發 李寶業 </p><p class="ql-block"> 27號機組 董林業 梁欽增 </p><p class="ql-block"> 28號機組 葛書儉 吳明彪</p><p class="ql-block"> 軍械 隋玉成 陳家孔 徐榕南 王成祥</p><p class="ql-block"> 特設 唐明州 趙慎國 王六華 </p><p class="ql-block"> 無線電劉士坤 徐江波</p><p class="ql-block"> 照相 張天珍 侯文泉 秦學禮 孫憲廣 李繼黨 修理廠照相師 孔祥友</p><p class="ql-block"> 炊事班 馬子福 谷勝河</p><p class="ql-block"> 王西京 侯文泉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 作偵股 馬心勇 (榮立三等功)孟祥進(嘉獎)</p><p class="ql-block"> 領航股 李建國 凌玉山 陶汝剛(標圖員)</p><p class="ql-block"> 偵察小分隊于1985年1月18日出動殲偵六飛機2批4架次,分別對廣西中越邊境靠矛山地區(一號目標),里火至巴那地區(二號目標)實施了航空照相偵察。</p><p class="ql-block"> 團首長決定一號目標由胡曉冬 高尚友執行;二號目標由鄭柏 陳寶忠執行,備份飛行員游具欣。均采用雙機低空出航加力躍升轉彎進入照相航路,大間隔大速度一次通過目標的照相方法,執行任務過程中保持無線電靜默并使用暗語開關相機。</p><p class="ql-block"> 偵察結果 二號目標按要求完成照相偵察任務,一號目標因照相航跡偏離未能完成照相偵察任務。</p><p class="ql-block"> 十七 認真執行軍委、空軍命令,加強組織紀律性,保證了在1985年百萬大裁軍中順利撒編。</p><p class="ql-block"> 1985年10月初濟空情報處處長徐紹周率工作組進駐嘉祥機場</p><p class="ql-block"> 1985年10月6日,在偵察第一團駐地五區軍人禮堂,徐紹周處長宣布中央軍委、空軍黨委關于偵察第一團撤編的命令。根據上級要求組織部隊人員有序按時歸建新單位,經受住了大裁軍的考驗,為偵察第一團的歷史畫上了一個園滿的句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h3>1961年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成立十周年慶祝大會合影留念</h3> <p class="ql-block">  王崇豪(1941.9一)漢族,河南省清豐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6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1年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十二期,1964年4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7.3.21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77年停飛調入政治處任宣傳干事,1981年12月轉業天津市。</p><p class="ql-block">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p> <p class="ql-block">  翟敬新 (1941.2月一)河南省洛陽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0年6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0年9月赴陸軍588團下放鍛練,1964年4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7年3月21日畢業于該校11期丙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引導站教導員。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0年停飛任引導站教導員,1984年轉業河南省洛陽市。</p><p class="ql-block"> 在作戰訓練中因完成任務成績突出,于1982年元月榮立三等功一次</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黃遠理 (1941.7月一)漢族,四川省簡陽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61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十二期,1964年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7年3月21日畢業于該校11期丙班分配到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本科。1962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0年停飛調入判讀作業隊任副隊長,1981年轉業河南省洛陽市。</p><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四年元月因完成作訓任務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p><p class="ql-block"><br></p> <h3>  溫柏林 (1942.12一)漢族,廣東省紫金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0年6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十一期,1964年4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7年3月21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61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副參謀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85年1月年調入35師105團任副參謀長,1985年12月停飛任汕頭澄海場站副站長,1986年12月轉業廣東省深圳市。</h3><h3> 參加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 </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三次(戰功一次)</h3><h3>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 <h3>  鄧碧祿(1942.5一2011.2)漢族,四川省重慶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9年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十期,1964.4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7.3月21日畢業于該校17期丁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付大隊長、射擊主任、付參謀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I5、比斯、烏米格、殲5、殲教6、殲偵6。 1985年停飛,1 985.10.15日轉業重慶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獲三等功兩次 </h3><h3> 1985年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h3> 1986.6.30日獲得空軍司令員、政委簽發的飛行榮譽證書。</h3><h3><br></h3> <h3>  魏永玉(1946一)漢族,北京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65年入伍,1969年2月由十二航空學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本科。1969年7月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付參謀長,1983年5月調入空12師35團任付參謀長。1984年底停飛。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5年3月轉業煤炭工業部濟南設計研究院。</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獲三等功一次</h3><h3>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一次。</h3><h3> </h3> <p class="ql-block">  閆俊仁(1947.6一2021.10)山西省忻州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5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十四期,期間在陸軍21軍61師184團下放鍛練一年。1966年12月入空軍第十二航空學校,196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2月畢業于該校24期乙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歷任飛行員、副大隊長、大隊長、副參謀長,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年10月調入空31師91團任副參謀長,1987年任31師副參謀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88年停飛轉業山西省忻州市。</p><p class="ql-block">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p><p class="ql-block"> 1977、1978年度被團評為學雷鋒標兵</p><p class="ql-block"> 1978年榮獲濟空"三學先進個人"稱號</p><p class="ql-block"> 在作戰訓練中五次榮立三等功(其中戰功兩次)</p><p class="ql-block">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p><p class="ql-block">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p> <h3>李洪奎(1949一)漢族,山西省襄汾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5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2月入空軍第十二航空學校,1969年2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x年x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5年10月調入空十二師34團任大隊長,1986年調入偵察第四團……</h3><h3>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h3><h3> 在飛行訓練作戰中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三等戰功一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 <p class="ql-block">劉進軍 (1949一2021.3.19)漢族,北京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5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2月入空軍第十二航空學校,1969年2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1978年調入空軍戰術研究室,1988年8月授予上校軍銜,后授予大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烏米格、殲教5……</p><p class="ql-block">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p><p class="ql-block"> </p> <h3>魏 敏 (1949.7一)山東省淄博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8月選飛入空軍長春第一預備學校,1970年1月畢業于第十三航空學校,分配到濟空運輸團任飛行員,197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5年10月調入空軍偵察第一團運五中隊任飛行員,1982年1月調入濟空運輸團任飛行員。1988年8月授予上校軍銜,1991年停飛轉業濟南市。</h3><h3> 在執行作戰訓練任務中飛行1500小時榮立三等功</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 <h3>  崔玉石(1948.8月一)漢族,湖北省襄陽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入伍,1968年10月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10月初教畢業,1969年10月轉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23期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6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作偵股參謀(付營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2年5月停飛,1983年1月轉業湖北省襄陽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獲嘉獎兩次</h3><h3> </h3> <h3>劉昌孟 (1947.12一)山東省威海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5年7月入空軍長春第一預備學校,1966年12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68年5月畢業于該校19期,分配到濟空運輸團,1975年10月調入獨立第一團運五中隊,1985年10月調入空十二師運五中隊。1988年8月授予上校軍銜,1993年轉業到山東民航管理局。</h3><h3> 運輸團上校飛行員</h3><h3> 在執行作戰訓練任務中榮立三等功 ?次</h3><h3> 飛行3000小時榮立二等功</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 <h3>  孫秀文 (1949一)漢族,天津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9年9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X年x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飛行中隊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參加1981年802軍事演習。x年停飛,x年轉業天津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h3> <h3>  王進然 (1948.一)漢族,河南省長垣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1月入伍,任陸軍獨一師警衛員、警衛排排長。196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9月初教機畢業,1969年10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1980年停飛調入保衛股任股長,1982.2月調入飛行一大隊任政委,1984年轉業河南省長垣縣。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一次</h3><h3> 榮獲團嘉獎五次</h3><h3><br></h3> <h3>  孫平均(1948.12.20一)河北省定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70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8月選飛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7年8月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8年12月初教畢業,1969年12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高教四團,1970年9月畢業于該校23期甲班,1970年11月5日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引導站站長、團副參謀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15、殲教5、殲教6、殲偵6。1983年停飛,1986年轉業到河北省保定市鈔票紙廠供銷處。</h3><h3> 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作戰期間執行對越邊境航空照相偵察任務榮立集體三等功。</h3><h3> 1982年完成任務突出榮立三等功一次</h3><h3> </h3> <h3>  路西華 (1949一)漢族,河北省衡水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7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9年9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6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6年停飛,1978年轉業河北省衡水市。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次</h3><h3><br></h3> <h3>  王金山 (1949.10一)河南省許昌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70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8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1一1967年11月下放到廣州陸軍部隊鍛練,1967年11月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10月初教機畢業,1969年10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9年參加對越自衛還擊作戰,1981年停飛任司令部作戰參謀。所飛機型 初教6 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飛行總時間700多小時。1982年轉業許昌市。</h3><h3>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h3><h3> 1979年2月在執行對越邊境航空照相偵察作戰任務中榮立三等戰功一次。</h3> <h3>  張克恭 (1949一)漢族,山西省汾陽市人, 1966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1月至1967年11月下放陸軍47軍127師下放鍛練,1967年11月一1968年4月第九航空學校學員隊,1968年5月入九校二團,1969年11月初教畢業,1969年11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飛行付大隊長,196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年停飛,調入雷達七團任職。1983年轉業山西省汾陽市郵電局。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偵6。</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等功 ×次</h3> <h3>  侯文定(1949.3一)漢族,河南省許昌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 1966年6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0月進入陸軍63軍187師560團下放鍛練。1967年12月入空軍第十航空學校,1970年3月初教畢業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4年8月停飛調入判讀作業隊任判讀員,1986年1月轉業河南省許昌市。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等功x次</h3> <h3>  楊建民(1949.一)河北省衡水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71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8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1下放陸軍47軍127師緞練,1967年11月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11月初教畢業,1969年11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23期,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9年9月停飛,1983年1月轉業河北省衡水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h3> ……</h3> <h3>  姚仲林(1950.1.1日一)北京市平谷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71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6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66年11月下放到陸軍部隊127師鍛練,1967年10月入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9月初教畢業,1969年10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月畢業于該校23期丁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政治處組織干事。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0年4月停飛,1983年1月轉業北京市平谷縣。</h3><h3>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h3><h3> 在作戰訓練中受到團嘉獎多次</h3> <h3>  馮建民 (1950.2一)漢族,山西省榆次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6年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5期,1966.11月到陸軍127師379團4連(劉老莊英雄連)下放鍛練。1967年11月入空軍第九航空學校,1969年9月畢業于該校23期初教機,1969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0月入空軍第五航空學校,1970年11月5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77年11月停飛,調入引導站任作戰參謀,1982年11月調任作偵股通信參謀,1984年3月轉業山西榆次縣。</h3><h3> 1975年1月25日在作戰訓練中成績突出榮立三等功一次</h3><h3> </h3> <h3>  昌忠獻 (1950.7一1984)漢族,山東省平度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入伍,1971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70年7月初教畢業并入四航校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5年停飛調入判讀作業隊任判讀員,1980年轉業山東省平度縣,1984年因交通事故不幸逝世。</h3> <h3>  袁秋生(1949.9一1993)漢族,山東省東阿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197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69年10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機畢業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高教畢業分配到空軍航空兵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7年調入運五中隊改飛運五運輸機,1983年12月停飛,1984年轉業濟南市,1993年病故。</h3><h3> </h3><h3><br></h3> <h3>  穆乃貴(1949.1一2017.10)山東省淄博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任濟南軍區后勤部401倉庫戰士。197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機務二中隊鍛練學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歷任飛行員、中隊長 、引導站站長。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83年停飛,1984年轉業淄博市。2017年10月病故。</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三次。</h3> <h3>  周明華(1950.7一)山東省榮城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196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煙臺軍分區獨立營戰士,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0年5月停飛,x年轉業湖南省湘潭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次</h3> <h3>  許爾功 (1948.7一)江蘇省泗洪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5年6月16日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3月1日入伍,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機務三中隊鍛練學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歷任 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1985年10月調入空31師91團任副大隊長、副參謀長、31師領航主任、師副參謀長,1988年授予中校軍銜,1990年授予上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 、米格15、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95年停飛,1996年轉業威海市。</h3><h3> 參加1979年對越個自衛還擊作戰</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四次(其中戰功兩次)</h3><h3>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一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h3><br></h3> <p>  </p><p> 張連玉 (1948.3.13一)山東省蒼山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任濟南軍區后勤部煙臺轉運站軍需保管員。1970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10月8日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機務二中隊鍛練學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偵察、射擊主任。1985年10月調入空十二師34團,1988年授予中校軍銜,1990年授予上校軍銜,1990年6月停飛任空十二師政治部副主任。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92年9月轉業中國石化齊魯石化公司物資供應公司</p><p>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p><p>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三次(其中戰功一次)</p><p> 1985年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p><p>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特級飛行員</p> <h3>  牛永剛 (1950.8一)漢族,山東省濟陽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機務二中隊鍛練學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該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付政委、付大隊長。1985年10調入空十二師34團,1988年授予中校軍銜,1990年授予上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90年停飛任空軍十二師政治部副主任,1991年轉業濟南市。</h3><h3>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h3><h3> 1984年被濟空授予"朱伯儒式干部"光榮稱號</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個人三等功五次(其中戰功一次)</h3><h3> 1985年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特級飛行員</h3> <h3>  馮憲平 (1950.11一)漢族,山東省日照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初中。1968年3月1日入伍,曾任67軍守備200師戰士,1968年9月選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機務二中隊鍛練學員,1970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第四航空學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副參謀長,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米格15比斯、殲教五、殲教六、殲偵六,1983年7月停飛,1985年轉業青島民航局。</h3><h3> 參加1979年自衛還擊作戰</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功兩次</h3> <h3>  張全倉(1950.10一)山東省平陰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農中。1970年9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8年3月入伍,曾任山東省軍區獨立大隊戰士。1968年9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1976年8月停飛任軍訓股副股長,1982年轉業濟南市天橋區民政局。</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集體二等功一次</h3> <h3>  魏鳳春 (1948.11一)河北省豐潤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68年3月1日入伍,任河北省軍區獨立一師五團警通連戰士。1968年9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9月選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該校26期甲班,文化程度大學專科,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副參謀長。1985年10月調入空十二師34團任副參謀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五、殲教六、殲偵六,1988年任34團副團長,1988年9月停飛轉業煙臺市。</h3><h3> 參加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個人三等功三次(其中戰功一次)</h3><h3>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一次</h3><h3> 1985年被空軍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 <h3>  王尚忱(1948.12一)河北省玉田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 1968年9月入伍,任河北軍區警備營戰士。1969年9月選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70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69年10月入初教一團,1970年7月初教畢業,1970年7月入高教三團,1971年2月17日畢業于第四航空學校2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司令部傘勤參謀,所飛機型 初教六 、米格15、米格15比斯、殲教五、殲教六、殲偵6,1980年停飛,1985年轉業文登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獲嘉獎多次</h3> <h3>  恩文忠 (1957.3一)滿族,北京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4年3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5年4月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1977年7月畢業于該校30期甲班,分配到空軍獨立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6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烏米格、殲教5、殲教6、殲偵6。1983年7月停飛調入空軍高炮七師20團任軍務參謀,1986年12月轉業北京市海淀區甘家口街道辦事處。</h3><h3> 1979年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一次</h3><h3><br></h3> <h3>  石瑋 (1957一)漢族,北京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3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5年5月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1977年7月畢業于該校三團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6、殲偵6。1984年5月停飛,1984年12月轉業北京市二七機車廠。</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兩次</h3><h3> </h3> <h3>  徐慶 (1957.3.15一)漢族,黑龍江省明水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4年3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5年5月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1977年7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10月調入空軍第31師92團任付大隊長。歷任飛行員、付大隊長、政治部付主任。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6、殲偵6。1987年停飛,Ⅹ年轉業煙臺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一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 <h3>  付獻忠(1958.5一)漢族,山東省蒼山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4年3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5年5月入空軍第六飛行學院,1977年7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6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付大隊長、大隊長。1985.10月調入空31師91團任飛行大隊長、師技朮檢查主任、師司令部付參謀長,1996年8月授予大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2003年7月停飛,2005年5月轉業威海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任付局長,2017年5月退休。</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三次</h3><h3> 榮立二等功兩次</h3><h3> 1989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持級飛行員</h3><h3> </h3> <h3>胡曉冬 (1957.1一)北京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4年3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為16期學員。1975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5年5月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1977年7月畢業于該校30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付大隊長、大隊長,1985年入桂執行對越邊境航空照相偵察任務。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6、殲偵6。1985年10調入南空第三偵察團任飛行大隊長。1987年停飛轉業北京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兩次</h3><h3> 榮獲空軍和濟空政治部通報表彰各一次</h3><h3> 受到團嘉獎和在軍旗前照相各一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 <h3>  肖敏(1957.10一)漢族 ,山東省樂陵市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6年12月加中國共產黨。1974年3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5年5月入空軍第六航空學校,1977年7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6、殲偵6。1983年停飛調入空軍第五師濰坊場站,1984年4月轉業山東省德州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h3> </h3> <h3>  楊富春 (1960.3.26一)漢族,山東省寧陽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6年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7年3月入第三航空學校,1979年5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7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飛行員、中隊長。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6、殲偵6。1985年10月調入31師91團,1988年5月停飛,1988年10月轉業山東省文登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X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 <h3>  高尚友 (1956.11月一)漢族,河北省肥鄉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6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4年12月入伍,曾任陸軍第二十四集團軍軍直高炮團高炮營營部通信員。1977年3入空軍第三航空學校,1979年4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付政委。1985年10月調入空軍偵察第四團。1986年6月停飛,1988年轉業山西省太原市人民檢察院。</h3><h3> 被授予精神文明先進個人</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兩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h3><br></h3> <h3>  游具欣 (1958.8.20一)漢族,山東省菏澤市定陶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6年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7年入第三航空學校,1979年5月畢業于該校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0年入黨。所飛機型初教6、米格15、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85年10月調入偵察第四團,1986年停飛,1987年轉業山東省濰坊市。參加了1985入桂對越邊境航空照相偵察任務。</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兩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 <h3>  岑德興 (1961.9一)上海市虹口區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9年7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年8月入第四航空學校1982年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 、米格15比斯、殲教六、殲偵六,1985年10月調入空軍偵察第三團……。x年停飛,x年轉業上海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 <h3>  鄭柏(1959.9一)吉林省公主嶺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7年8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78年3月入空軍第七航空學校,1980年5月畢業于該校29期乙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飛行員、中隊長、付大隊長。1985年10月調入空軍第四偵察團,歷任付大隊長、大隊長、付團長。2007年10月停飛,2011年1月在部隊退休,2011年1月進入中國飛龍通用航空有限公司飛行。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偵6、EC一172、DA一40、丫一5、Y一12。</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五次</h3><h3> 榮立二等功兩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二級飛行員</h3><h3> 1992年10月被空軍批準評定為持級飛行員</h3><h3> </h3><h3><br></h3> <h3>  張志順 (1962.5一)山東省泰安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9.7月入伍于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 .11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偵察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6。1983.11月停飛。</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h3><h3> </h3> <h3>張洪憲(1962.1一)山東省嘉祥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 1979.7月入伍于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1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任空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6。1985.10月調入空?師</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 ?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三級飛行員</h3> <h3>賈玉田(1963.8一)山東省聊城市人,漢族,</h3><h3>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0.6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2.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3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10月調入空軍偵察第四團,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1995年被授予中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5、殲教6、殲偵6。1998年飛行1411小時,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 <h3>茍國勝(1963.1一)河南省沁陽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9.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10月調入×,歷任飛行員、……。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偵6。x年停飛,x年轉業x。</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三級飛行員。</h3><h3> </h3> <h3>  蔡自華(1963.4一)四川省墊江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12.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79.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歷任偵察一團飛行員、空19師飛行員、空33師飛行員、中隊長、大隊長,1991年授予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后任成都軍區空軍訓練基地司令,少將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偵6……。</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 <h3>蘭濱海(1962.4一)山東省平度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9.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10調入x,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偵6。x年停飛,x年轉業青島市。</h3> <h3>  肖 林(1962.6一)河南省沈丘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79.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0.8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36期甲班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偵6。1985.10月調入×師團,×年停飛,x年轉業x省市。</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x功x次</h3> <h3>1979年入伍,1982年11月畢業于第四飛行學院。</h3><h3>后排:蔡自華 蘭濱海 馬振民</h3><h3>前排:茍國勝 張洪憲 芩德興</h3> <h3>  張長沖 (1963.10.5一)江蘇省南京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0.6.6日選飛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5月入空軍第16航空學校,1982.12月畢業于該校首批運輸駕駛專業,分配到濟南軍區空軍運輸獨立大隊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3.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3.5月調入空軍偵察第一團運五中隊任飛行員,1986年調入濟空運輸團任飛行員,1993年轉業地方。1997年進入山東航空公司,2003年調入上海航空公司,2009年調入中國聯合航空公司。歷任飛行員、付駕駛、機長、飛行教員、東方航空首批五星機長。</h3><h3> 榮獲中國民用航空總司金質獎章 </h3> <h3>后排:徐慶 劉新明 葛富生 溫青春 陳捷(大隊政委)黃自力 閔建華 朱德勇</h3><h3>前排:楊富春 肖林 蔡自華 皮旭明 岑德興 李明毓 牛永剛</h3><h3> 皮旭明 (1964.4一)江西省清江縣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伍于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空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h3> 文清聰(1963.1一)四川省自貢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伍于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h3> 朱德勇(1963.10一)四川省自貢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伍于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3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h3> 李明毓(1963.10一)安徽省肥東縣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伍于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19師任飛行員,X年調入濟空訓練基地任中隊長、副大隊長,1992年被授予少校軍銜,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教6、殲6,1999年飛行1291小時,一級飛行員。……</h3><h3> 閔建華(1962.9一)江西省進賢縣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伍于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3.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h3><h3>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五師任飛行員、中隊長,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強五,1997年12月停飛,飛行時間1490小時。</h3><h3> 黃自力(1963.10一)重慶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h3> 葛富生(1963.1一)河南省內黃縣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0.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h3> 劉欣明(1963.5一)湖南省株州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0.6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1.10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11月畢業于該校81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h3> <h3>郝明安 (1963.8一),江蘇省常州市人,漢族,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1年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3.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乙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10月調入空31師,歷任飛行員……。1988年授予中尉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5、強5。1998年停飛轉業至江蘇省常州市高新區檢察院,現任高新區環保局副局長。</h3><h3> 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三級飛行員。</h3><h3> </h3> <h3>羅佃梓(1965.1一)漢族,山東省濟陽縣人,入伍前文化程度高中。1981.2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2.3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6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丙丁班,1984.11月分配到空軍偵察第一團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85.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三級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軍五師,歷任飛行員、中隊長、副大隊長、大隊長,1997年被授予中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米格15比斯、殲5、強5。1999年停飛,2000.9月轉業濰坊市公安局。</h3><h3> 1997年被空軍批準評定為一級飛行員</h3><h3> 在作戰訓練中榮立三等功兩次</h3><h3> 安全飛行1500小時以上榮立二等功一次</h3><h3><br></h3><h3><br></h3>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排:羅殿梓 姜英民 徐洪昌(大隊政委)郭旭升</p><p class="ql-block">前排 : 李茂林 郝明安 呂 英</p><p class="ql-block"> 呂 英(1963.5一)河北省深州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1.7月入空軍第二航空預備學校,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丙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調入空31師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6……</p><p class="ql-block"> 湯永進(1963.12一)遼寧省大連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1.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31師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6……</p><p class="ql-block"> 李茂林(1963.3一)河北省承德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1.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五師,任飛行員、中隊長。文化程度大學專科,1993.12月授予少校軍銜,所飛機型 初教6、比斯、殲5、強5。1997.11月停飛,飛行時間1303小時。</p><p class="ql-block"> 姜英民(1963.4一)遼寧省昌圖縣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1.7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3.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丙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31師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p><p class="ql-block"> 郭旭升(1964.2一)山西省臨汾市人,漢族,文化程度高中。1981.8月入空軍第一航空預備學校,1982.5月入空軍第四航空學校,1984.11月畢業于該校82期丁班,任偵察一團飛行員。1985.10月調入空31師任飛行員,文化程度大學專科。……</p><p class="ql-block"><br></p> <h3>后排:呂 英 郭旭升 郝明安 李茂林 羅殿梓(1981年入伍,1984.11月畢業于第四飛行學院)</h3><h3>前排:許爾功 付獻忠 王本選(大隊政委)</h3><h3> 徐洪昌(大隊副政委) 姜英民</h3> <h3>1971年冬季 呂河團長帶領部隊野營拉練</h3><h3>遵照偉大領袖毛主席“這樣訓練好”的指示,獨立第一團組織全員于1971.12.19一1972.1.13日在膠東半島歷時26天,行程一千多華里。途經文登、牟平、福山、棲霞、招遠、萊陽、海陽、乳山八縣。途中,在棲霞參觀了牟氏莊園,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在海陽趙疃聽取了地雷戰原型人物大隊書記趙守福、于化虎的報告,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在乳山騰家莊進行了訓練總結,經過野營拉練,使部隊受到了很好鍛練,密切了軍民關系,部隊軍政素質得到很大提高,為較好完成戰備訓練任務打下良好基礎。</h3> <h3>1971年冬季野營拉練</h3><h3>王秀文付政委 潘明本主任 蔡炎官付團長 初虹付團長走在隊伍前面</h3> <h3>機務大隊人員1971年冬季野營拉練</h3> <h3>1971年野營拉練訓練中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h3><h3>前排左起 翟敬新 趙思慎 貧協主席 王立亭 唐榮晉</h3><h3>后排左起 馮建民 路西華 魏鳳春 姚仲林</h3><h3> 朱元賀 侯文定 張連玉</h3> <h3>1971年飛行二大隊組織政治學習(部分人員),副大隊長李循發言。</h3><h3>后排 周明華 姚仲林 吳學普 袁秋生 王金山</h3><h3>前排 翟敬新 肖聯和 穆乃貴 張連玉</h3><h3>背影為唐榮興 王進然</h3> <h3>1972年7月濟空殲五、比斯航空理論補習班全體人員合影</h3> <h3>1973年 翟敬新 居 云 曹榮厚 陸傳孝(政委) 路西華</h3> <h3>飛行后觀看射擊膠卷 ,研究空中射擊情況(1973年)。</h3><h3>張連玉 翟敬新 姚仲林</h3> <h3>1976.9.2日濟空第二期螺旋飛行訓練班</h3> <h1>鄧碧祿 穆乃貴同值班人員合影</h1><h3>1976.9.9毛主席逝世時在機場戰斗值班人員</h3> <h3><font color="#010101">1979年6月參戰飛行人員與參戰團首長政工領導于南寧吳圩機場合影(白 祥 閆俊仁 孫平均三位同志因有事未能參加)</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后排:李延松 王俊文 王金山 馮憲平 張連玉 李洪奎 牛永剛 魏鳳春 姚仲林 居 云</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前排:陳治安 王世祿 徐紹周 李德福(濟空指揮所所長助理)趙憲亮 王惠儒 (機務副團長)郭明輝(團副政委)朱喜保(團政治處付主任)王福良(三大隊政委)</font></h3> <h3>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期間姬鵬飛外長在廣空司令王海的陪同下于吳圩機場看望參戰部隊,這是看望偵察一團參戰人員。</h3> <h3>1981年9月參加張北地區802演習飛行員同有關機關人員于張家口機場合影</h3><h3> 后排:溫柏林 魏鳳春 穆乃貴 牛永剛 孫秀文 鄧碧祿 許爾功 張連玉</h3><h3> 前排:敬守忠 孫全友 陳治安 李德福(濟空指揮所所長助理 ? 朱喜保 劉國云 居 云 (閆俊仁同志因事未能參加合影)</h3><h3> </h3><h3> </h3> <h3>1981年9月參加張北地區802演習后團直機關人員合影</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杂多县| 怀化市| 米脂县| 错那县| 茶陵县| 体育| 临澧县| 铜鼓县| 西吉县| 衡水市| 河津市| 阜平县| 娱乐| 竹北市| 银川市| 布拖县| 贵州省| 兴宁市| 灵宝市| 金门县| 娄烦县| 忻州市| 大足县| 瑞金市| 阿荣旗| 兴义市| 双牌县| 闻喜县| 湘潭市| 遂宁市| 林西县| 睢宁县| 游戏| 鄢陵县| 吐鲁番市| 永州市| 昆山市| 米易县| 襄汾县| 饶平县| 永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