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幸福是人類追求的永恒主題。據稱尼泊爾是世界上幸福指數最高的國家之一,與富裕美麗幸福指數爆表的北歐小國相比,貧窮的小小尼泊爾憑什么?帶著滿腹狐疑我們走進了享有"幸福天堂"之稱的尼泊爾。</h1> <h1><font color="#333333">這是旅行社發布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幸福天堂》</span>宣傳海報,很是誘人。</font></h1> <h1>2017年11月初,朦朧細雨中,我們乘坐的飛機降落在了尼泊爾加德滿都國際機場。</h1> <h1><span style="caret-color: rgb(57, 181, 74);"><font color="#333333">機場空曠的通關“大廳”</font></span></h1> <h1>在國際機場等候通關時,人員稀稀拉拉,使得<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原本就不大的通關大廳還顯得過于</span>空曠,完全沒有一般國際機場人頭攢動的繁忙景象。機場海關人員也是一臉淡定,不緊不慢,搞得我們有些木呆,這是一個國家的首都機場嗎?</h1> <h1>更讓我們始料不及的是,返航時,在國際機場上居然還能看見有拖拉機在"馳騁",真是開眼了。</h1> <h1>與同樣比較落后的越南、柬埔寨小國相比,尼泊爾機場的海關人員平和值守,不需要我們在護照中夾放額外的通關小費,更沒有在越南通關時故意找茬有意刁難。一切似乎與貧富無關,與意識形態無關,唯一能解釋的理由好像就在于無處不在的印度教主神和釋迦摩尼佛祖。人在做,天在看,離地三尺有神明。</h1> <h1>國際機場入口處分別有印度主神和佛祖"Welcome to Nepal"。</h1> <h1>的確,尼泊爾是一個"神比人多,廟比屋多"的國度。尼泊爾全民信教,其中約85%以上的人口信奉印度教,余者信奉伊斯蘭教和佛教。全國人口最多的廓爾喀人是12世紀從印度遷入的雅利安人與當地卡人的混血后裔,18世紀中葉聚集于加德滿都谷地的廓爾喀國戰勝馬拉王朝,統一了尼泊爾。而信奉佛教的藏族人口僅僅只有區區幾萬,相對于全國二千六百多萬的人口而言,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這徹底顛覆了我原以為尼泊爾是喜瑪拉雅南麓小西藏的認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世界屋脊喜瑪拉雅山脈的阻隔,反之,由于地理環境的便利,尼泊爾受印度的影響遠遠超過中國</span>。其實,除了佛祖和喜瑪拉雅雪山,尼泊爾與西藏基本沒有神馬關系。</h1> <h1>位于加德滿都市區享有世界文化遺產美譽的杜巴廣場, 這里有許多17世紀前后建造的王宮、神廟等古建筑群,其建筑風格與中國漢地有很多相似之處,但飛檐斗拱卻更加夸張,從底下仰望讓人平添了幾分宏大威嚴的氣勢。</h1> <h1>壯觀的大王宮,雖然并沒有顯現金碧輝煌,但雕梁畫棟卻隨處可見,而且木雕精美,別具特色,是尼泊爾民族手工藝的典型代表。住在這里肯定會感覺威武霸氣,但那個年代沒有電梯,很為大王上下出行擔心。</h1> <h1>站在大王宮的臺階頂部,高瞻遠矚,環顧四周,很有點君臨天下的感覺。</h1> <h1>小王宮比較接地氣,沒有高大的臺階,住在這的王應該很愜意,方便四處溜達,體恤民情。</h1> <h1><font color="#333333">印度教風格的杜巴廣場大門。</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信奉印度教的王室花園入口。</font></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花園中的"貴妃池"是王室成員沐浴洗澡的地方,以現在的眼光看實在過于簡陋。不難想象,古代尼泊爾王室的生活也不過如此,對比之下,生活在現代的我們應該感到幸運和幸福。</h1> <h1><font color="#333333">尼泊爾人崇拜蛇,有水的地方一定有蛇神護佑。</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廣場全部由紅磚鋪地,建筑主體也大都是紅磚修砌,磚木結構。</font></h1> <h1>2015年尼泊爾大地震導致許多古老建筑損毀,如今隨處都能看到用簡易木棍支撐的建筑,一些毀壞的建筑至今沒有修復。</h1> <h1><font color="#333333">不少地震損毀的古跡旁還散落著瓦礫,遭受影響的博物館墻體也用木棍支撐著,因為是危房至今無法對外開放,我們只能走馬觀花。</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這是首都加德滿都繁華的商業街道。</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尼泊爾是我親自看見過的最貧窮的國家,沒有之一,比多年戰亂后的柬埔寨還要貧窮。這些街景算是首都比較繁華的街道了,不少都是沒有鋪裝的土路,人多車多,天晴塵土飛楊,雨天道路泥濘。</font></h1> <h1>街頭隨處可見私拉亂接,密如蛛絲纏繞的電線,街道雜亂無章,唯有店面招牌廣告炫目,店鋪大都出售尼泊爾土特產和手工藝品。一塊高懸的“拉面”招牌讓人感覺似有蘭州牛肉面的韻味,只是感覺缺少了點什么?其實是少了“牛肉”二字,因為尼泊爾信奉印度教,牛是印度教的神物,入鄉隨俗,不敢對牛有非分之想。</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1>牛可以悠然自得地在大街上閑逛,這是在尼泊爾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街頭拍下的街景,一頭牛正在樹蔭下的街上散步。</h1> <h1>說到貧窮,感受最深的莫過于尼泊爾的交通。尼泊爾全境沒有鐵路,也沒有真正意義上的航運,航空大都用于旅游,而兩千六百多萬尼泊爾人的生計運轉基本依賴公路交通,然而,尼泊爾公路之爛讓剛進入小康時代的我們,在短短幾天的行程中已經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h1> <h1>這是加德滿都通往印度的唯一一條主要干線,大多是兩車道,不少路段還沒有瀝青鋪裝,由于道路狹窄破爛不堪,加之山路崎嶇車輛較多,所以車速很慢,從首都到尼泊爾西南部邊境重鎮齊德旺180多公里的路程需要顛簸八、九個小時。更有甚者,我們在首都市郊下榻的酒店離景區僅僅十幾公里,竟然也要耗時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達,真的難以理喻。</h1> <h1>尼泊爾使用的汽車大部分由印度卡卡汽車廠生產,汽車車頭各個被打扮得花里胡哨,就連緊急停車常用的汽車安全三角警示標志,也被用來拼成圖案貼掛在車頭上,好像吉普賽人的大篷車,尤其是大貨車更加夸張,據說可以辟邪。</h1> <h1>面對貧困和災難,尼泊爾人很淡定,該來的躲不掉,沒有的不奢望。日落而息,日出而做,洗衣晾曬,賣菜打谷,路邊下棋,街頭畫畫,該干嘛干嘛,能否大富大貴似乎那是神的安排,只要篤信主神,虔誠執念,便愿景美好,世界美好。</h1><h1><br></h1> <h1>在加德滿都一幢一磚到頂的小樓上,一位婦女正在洗衣晾曬,這里大多是這樣低矮的紅磚小樓,可能水泥金貴,基本都沒有外墻裝飾,更不舍得使用鋼筋混泥土框架,能夠大震不倒,可見修建時沒有偷工減料。不過窗戶好像使用了鋁合金門窗,建筑風格與藏地完全不同。</h1> <h1><font color="#333333">街頭小販。</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在國內已經很難見到的街頭曬谷揚場。</font></h1> <h1><font color="#333333">街頭畫畫、下棋很是專注,雖然一切都很簡陋,甚至臟亂,但他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在平淡與泰然中延續,安逸和</font><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恬靜在心中與時光一同流淌,</span><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也許這就是尼泊爾人的幸福之所在。</span></h1> <h1>哪怕是發呆的老嫗,或孤獨地曬曬太陽也可能是沉浸在幸福之中。</h1>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br></h3> <h1>院中取水,河邊洗衣,生活平淡安逸。</h1> <h1>感觀了尼泊爾的貧窮和臟亂,唯有一個亮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政府對教育應該是比較重視的,體現在學生的穿著和面貌上,無論在加德滿都還是在博卡拉,或者是邊境城鎮奇德旺,但凡看見學生,他們都穿著整潔鮮艷的校服,各個陽光朝氣,完全沒影視新聞中常見的非洲難民小孩骨瘦嶙峋,目光呆滯的貧困景象。也許這正是尼泊爾人幸福的未來。</h1> <h1>加德滿都街頭結伴而行的學生和微笑的小男孩。</h1> <h1>博卡拉放學途中的小學生。</h1> <h1>值得提示的是,尼泊爾雖然貧窮,但旅游業發達,所以酒店業完善,標準不低。不過,最令我們開心的是,很多情況下,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幣消費,甚至很多商鋪可以直接使用微信和支付寶結算,可見中國對尼泊爾的影響與日俱增。這是尼泊爾西南邊境旅游重鎮奇德旺街頭的外國游客,好像不是什么善茬。</h1> <h1><br></h1> <h1>尼泊爾外事旅游酒店園區生態大都比較好,猴子頻現,稍不留意還會闖入酒店房間偷食,我們在加德滿都第二次下榻的酒店房間就曾被猴子襲擾,也算是收獲了一份意外中的驚喜。</h1> <h1>奇德旺街頭隨處可見兜售拉載游客的大象。</h1> <h3>猴山上的靈塔。</h3> <h1>探究尼泊爾人的幸福之源,用現代物質財富的標準完全無法理解,也只能從他們的信仰與宗教中找答案了。而大多數尼泊爾人信奉的印度教場所太多,對于印度教又全然陌生的我們很難深入領會,還好,旅行社為我們選擇了兩處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佛教場所,猴山和白塔寺讓我們參觀游覽,一路走來多少能有所感觸。</h1> <h1>位于首都加德滿都郊外斯瓦揚布山頂上的<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斯瓦揚布納特寺,俗稱猴廟,</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建于公元前三世紀,是亞洲最古老的佛教圣跡之一,也是尼泊爾現存最重要的佛教場所之一,從山頂可以俯瞰加德滿都市區。</span></h1> <h1>這是猴廟景區的白塔,經幡招展與西藏的佛寺沒有什么區別。</h1> <h1>唯一比較特殊的是這里猴子成群,滿山遍寺,完全不懼游人,甚至與信徒一樣轉塔轉經,登高爬下,與佛祖一起分享信徒的貢品,儼然成了寺廟的主人。</h1> <h1>轉塔中的猴群,與游人摩肩接踵。</h1> <h1>猴子成群結隊,拖兒背仔,或登高冥想,接受膜拜,怡然自得,似乎已然超脫,幸福快樂可能不亞于西游記中花果山的悟空。</h1> <h1>位于加德滿都市區的大白塔寺也有類似于猴廟的景象,只是猴子變成了快樂的鴿群和慵懶的狗狗。</h1> <h1>總有心懷善念的信徒布施喂養,鴿群無憂覓食和人類的傷害,可盡情享受藍天白云,佛光普照,一派祥和。</h1> <h1>在白塔寺沿下的陰涼處,狗狗們舒展安逸地酣睡,完全不怕轉經的信徒打攪。食欲無憂則安之。</h1> <h1>信徒們打坐念經,或頂禮膜拜,心無旁騖,已然進入到佛的境界。</h1> <h1>就連大白塔寺執勤的保安和小憩的路人也在和煦的陽光下也顯得愜意和慵懶。</h1> <h1>他們也許還身處貧困,但篤定信念,雙手合十虔誠祈禱,則內心平靜;哪怕衣衫襤褸,風餐露宿,只要為信仰跋涉修行,內心可能已裝滿幸福。</h1> <h1>因為"神比人多",所以不可以"窮兇極惡";因為"廟比屋多",所以可以"隨遇而安",也許這就是尼泊爾人能夠"淡定"的原因吧。</h1> <h1>其實,幸福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只是我們往往被外部的物欲世界所誘惑而迷障了心靈中原來就存在的幸福。</h1> <h1>此次尼泊爾之行,是我第一次與大學同宿舍的同學相約一起出國旅游,相識近四十年,畢業后我們聚少離多天各一方,如今已近耳順之年,久別重聚,一起遠游,僅憑這些理由就足以讓我們心中充滿喜悅和幸福。</h1> <h1>何況一路上還能欣賞喜馬拉雅壯美的自然風光,又可體驗享有幸福天堂美譽的異國風土人情,我們何嘗不幸福?</h1> <h1>畢業分別幾十年后,喜馬拉雅見證我們再度握手,雪山映照我們依舊可以背靠背,頭碰頭。</h1> <h1>我們一起仿古攬勝,解讀好奇。</h1> <h1>我們一起登高,一同守望。</h1> <h1>為友情,我們再續山盟。</h1> <h1>我們雖不再年輕,但依然可以縱情放肆。</h1> <h1>雪山腳下,陽光明媚,風輕云淡,我們放下羈絆,談笑風生,這是享受生活,也是幸福生活。</h1> <h1>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生活需要努力,也需要灑脫,更需要放下。</h1> <h1>讓我們用感恩之心迎接日出,用平安知足之情目送夕陽,幸福會油然而生。祝福大家平安幸福!謝謝觀賞!</h1> <h3><font color="#ff8a00">點擊標題下方的“</font><b><font color="#1564fa">多維潤滑</font></b><font color="#ff8a00">”可以查看“尼泊爾游記(自然篇)</font></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木林县|
宁南县|
布拖县|
永德县|
淮安市|
南丹县|
边坝县|
乌兰县|
丰原市|
衡水市|
和龙市|
秭归县|
沛县|
丽水市|
遂川县|
苍山县|
桑植县|
台山市|
怀化市|
阿拉善右旗|
清水县|
措勤县|
雷波县|
宁安市|
乌拉特前旗|
扶沟县|
会昌县|
东山县|
河津市|
黄大仙区|
旬邑县|
开江县|
上饶县|
乐清市|
灵石县|
苗栗市|
龙游县|
越西县|
东光县|
同德县|
津市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