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到舍夫沙萬已經是傍晚了,我們入住在市外的酒店,酒店建在山頂上,夜晚可以俯瞰舍夫沙萬全景。</b></h1> <h1><b>舍夫沙萬是位于摩洛哥西北部的一座城市。建城于1471年,在16世紀時有過一段短暫的輝煌,舍夫沙萬曾經作為一個獨立的王國存在過,但不到100年就被摩洛哥擊潰,至今仍是摩洛哥北部版圖的一部分。</b></h1><h1><br /></h1><h3><br /></h3> <h1><b>中國與摩洛哥1958年11月1日建交以來,兩國關系持續、穩定發展。雙邊各層次往來較密切,在國際事務中有廣泛共識,保持良好合作。2005年,中國與摩洛哥的友好合作關系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各領域合作不斷擴大和深化。</b></h1> <h1><b>天剛剛亮,小鎮里的人們還在沉睡,街上空蕩蕩,我背著相機不時拍著藍色的建筑,很期待拍到蒙著面紗的女人。</b></h1> <h1><b>舍夫沙萬是藍色的。關于小鎮的色調從何而來有兩種說法,其一:據說1930年大量猶太難民移居到此,而猶太人把藍色視為天空和天堂的顏色,是和平的象征,希望以此接受上帝的庇佑,周圍的鄉民競相效仿,久而久之,山城就變成了藍城。其二:因為蚊蠅喜歡在臟水中產卵,不喜歡清澈流動的水源,所以藍色也有防蚊蠅的功效。</b></h1> <h1><b>19世紀舍夫沙萬成為穆斯林宗教極端主義的中心,在1920年被西班牙占領以前,這里不對任何外國人開放</b></h1> <h1><b>我在藍色之間行走,心里縈繞無盡的神秘感,用鏡頭捕捉著變化街景,四周靜謐,讓人盡情的享受阿拉伯風情,藍色的一切令人目不暇接,人生不可多得的機遇啊。<br /></b><br /></h1> <h1><b> 阿拉伯人最有名的文學著作有短篇小說集《一千零一夜》,書中敘述了古代阿拉伯國王山魯亞爾生性殘暴,每夜娶一王后,第二天早晨即行殺害。宰相女兒山魯佐德,為了拯救其他姐妹們,自愿嫁給國王。她用講故事的方法,引起國王興趣,因此未被處死。此后,她每夜講述一個故事,一個接一個,一個套一個,一直講了一千零一夜,終于使國王悔悟,并和山魯佐德白首偕老。</b></h1> <h1><b>每路過一個房子,我都留戀的看很久</b></h1> <h1><b>阿拉伯文化與伊斯蘭思想和伊斯蘭教體系是緊密相連的。阿拉伯伊斯蘭文化不僅限于阿拉伯民族而且是信仰伊斯蘭教的全世界穆斯林的文化成就。其實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是水乳交融的一體。阿拉伯伊斯蘭文化歷史悠久,內容博大精深,既堅守純潔的理念,追求崇高的理想,同時又充滿包容,體現出開放的胸懷。當代的極端伊斯蘭教派絕不代表阿拉伯伊斯蘭文明。</b></h1> <h1><b><br /></b><b>舍夫沙萬市內有多間酒店和清真寺。這里遠離大都市的繁華,大多數民宅門口、階梯和墻壁都被涂繪成最燦爛的天空藍。作為回教國家的小城,處處洋溢著濃郁的阿拉伯風情。</b></h1> <h1><b>Plaza uta el Hammam 是小城最著名的廣場,傍晚時最熱鬧,當地男人及游客大都會聚集在這里喝咖啡、抽煙、交流信息,仿佛聊天抽煙就是他們的工作。</b></h1> <h1><b>導游介紹說,阿拉伯人的文化具有多民族性的特點。除阿拉伯人外,還有埃及人、印度人、波斯人、西班牙人、敘利亞人等。各族通過互相接觸、相互影響,逐漸融合滲透,在長期的生產斗爭中共同創造了阿拉伯文化。可以說,阿拉伯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勞動和集體智慧的結晶。</b></h1> <h1><b>在廣場上遇到一個中國人,我提出給我在廣場留影</b></h1> <h1><b>舍夫沙萬有很多貓,經常與人擦身而過。這些小精靈神色淡定,似乎這里就是它們的王國,它們才是這座城真正的主人。</b></h1> <h1><b>再見了,舍夫沙萬!</b></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南乐县|
松溪县|
滦平县|
建始县|
城市|
靖西县|
酉阳|
延安市|
横峰县|
平昌县|
玛多县|
松原市|
鹰潭市|
泾阳县|
定兴县|
武邑县|
瓦房店市|
永安市|
偃师市|
电白县|
巴马|
呼伦贝尔市|
凤翔县|
江川县|
富源县|
湄潭县|
铜梁县|
随州市|
蓬莱市|
广德县|
丹东市|
保定市|
台东县|
措勤县|
镇康县|
阳江市|
尤溪县|
镇坪县|
凤凰县|
南木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