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虐·美之旅 不美不虐不新藏,虐是艱險越向前 ——題記 作者 然野一之三

然野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新藏線</b></p><p class="ql-block"> 日喀則作為后藏的首府,人文景觀很多,扎什倫布寺那兒門庭若市,十分熱鬧。在那兒我們把酥油誤認為奶酪,出了一個不小的洋相,好在藏民都是那么的友善,對我們的無知和不敬并不計較。</p><p class="ql-block"> 在日喀則拉孜縣查務鄉查務村處,去新疆葉城西北向的219國道與西南向到珠峰的318國道相銜接,219國道的終點里程碑K2140是反穿新藏線的起點,我們鬼使神差的錯過了,只好在K2138處與之合影留戀,當時的心緒也很復雜,終于要踏上艱險之旅了,在這寂靜的高原上有些興奮和期待,也有些焦慮和忐忑不安,誰知道這一去會有什么樣的變故呢?真有什么意外我們又能求助于誰呢?上天保佑,但愿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新藏線的平均海拔在進藏線路中堪稱各線之冠,在這一線全線海拔4500米以上的路段有915公里,海拔5000米以上的路段有130公里,有資料顯示平均海拔4663米。要先后翻越喜馬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昆侖山脈和喀喇昆侖山脈,有十幾個雪山達坂,幾十條冰川、河流在等著你去縱橫征服。世界上等級公路有建制的最高山口海撥5378米的紅土達坂屹立在這里,世界上海撥最高的村莊5218米的西藏第一村松西村在這里,西藏與新疆的天然界山的山口海撥5347米的界山達坂也在這里;從此我們從佛的王國跨進了真主安拉的圣地,在此我們懷著一顆虔誠感恩的心叩別佛祖釋迦牟尼,轉身向真主安拉請安,請求他能像佛祖一樣保佑我們一路平安。</p><p class="ql-block"> 新藏線的確是一條實實在在的死亡天路,荒蕪寂寥,寸草不生,神秘莫測,驚險刺激,艱難困苦,風雨雪雹,四季相隨,死亡的幽靈如影隨形。是地獄,也更是人間天堂,雄偉多彩的高山,延綿不斷的雪山,洶涌澎湃的江河,一望無垠的大地,瓦藍瓦藍的天空,一個又一個驚艷的大湖措,還有那一座座令人向往的神山圣湖,無盡的天路和令人窒息的寂靜與孤獨之美,讓你產生一種莫名的幻覺,這是地獄里的天堂、還是天堂中的地獄?</p><p class="ql-block"> 在這兒虐與美、天使與魔鬼、生存與死亡、恐懼與愉悅、無助與期待、荒蕪與多彩并生共存,喔,我的上帝呀!這無以復加的絕世大美怎么可能在這地獄般的不毛之地得到如此淋漓盡致的詮釋呢?真是太神奇了。</p><p class="ql-block"> 在這兒你的心靈一定會被震撼、被感動,身心會受到一次徹底的洗禮。你會重新審視自己,你會發現人這一生有時太狹隘、太渺小,為了那點所謂的名利勾心斗角的爭搶實在是荒唐可笑,不值得。其實人這一生盡可能簡單純粹的生活會更安逸。你看那些荒野大地上輕盈優雅的藏羚羊,孤獨高傲的野牦牛,呆萌倔強的藏野驢,還有那調皮可愛的藏原羚,似乎它們比我們人類更加明白自然法則,活得更加瀟灑自在。</p><p class="ql-block"> 當我站在云霧遮擋的世界中心岡仁波齊神山腳下時,我靜靜的等待了兩個多小時,是多么的期待能與它有一面之緣,最后還是未見其真容,以失望告終。我們過去常說人定勝天,似乎我們可以主宰這個萬千世界。但此時此刻神山似乎在告誡我們,自然從來就不會以你人類的意志為轉移,人類只是自然界創造的較為杰出的一份子而已,時間最終還會將我們變成一杯黃土,回歸自然。</p><p class="ql-block"> 或許你會說,人類上下五千年創造了那么多偉大的文明,社會也在不斷進步,生活是一天比一天好,這還不足以說明我們人類可以改變世界嗎?其實這只是說明我們人類能做的只是在不停的挖掘、發現、認識這個自然界并從中得到益處,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和空間,這并不等同改變世界。如果非要說改變了世界,那也只是改變了我們人類的認知世界和生存的空間世界而已。</p><p class="ql-block"> 我們所謂的發明創造之原理,原本就在自然界之中,只是我們之前不認識而已。正如愛因斯坦所言,金子本來就在泥土中,你只不過是幸運的一腳將它踢出來了,發現認識了它而已。我們人類的聰明就在于不僅能夠不斷的認識世界,還能夠將"金子"應用到極致。你非要說這就是在改天換地,我也無法說服你,各存己見吧,世界本來就是多樣化的,何必較真呢。</p><p class="ql-block"> 新藏線的險不僅僅是海拔高、荒無人煙、一天有四季,更可怕的是沒有網絡信號,人車真出了事,很難獲得及時的救助,只能寄希望于少的可憐的過往車輛。尤其是在地廣人稀的新疆段,救助點少而且條件十分有限,即便將你送到了也未必有能力救助你。從松西村到大紅柳灘246公里的路段是徹底的無人區,幾乎見不到人煙,氧氣含量只有內陸地區的44%。途經令人毛骨悚然、臭名昭著的死人溝時,看見邊檢站工作人員頓時有一種久違的安全感和親切感,我倆好像游離于人類社會之外已經很久遠了,其實還不到一天。在這火星般荒涼的絕對無人區,有時人的想法和感覺會很離奇。單車兩人行走在這條線上真的是需要膽量、勇氣和毅力;當然人品、運氣、良好的車況和思維明晰仍然是你的護身符。</p><p class="ql-block"> 就地質狀況而言,西藏阿里段較新疆段要好許多,新疆段基本上在高山與峽谷中穿行,山體風化、松垮,巖壁上大小不一的石塊懸掛在泥沙之中,搖搖欲墜。許多山體嚴重風化形成巨大的流沙狀山體陡坡,緊鄰公路,比比皆是。泥石流、塌方、滑坡、滑沙、路面冰融翻漿、凍脹沉陷等公路災、病害頻發,而且程度重、范圍廣,故有"公路災、病害百科全書"的惡名。這一段的海拔也是最高的,是新藏線上最危險的一段真正的死亡天路,所以許多游客走到班公措就折返了,這是比較明智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喀喇昆侖的風更是了得,尤其是康西瓦烈士陵園的風,更是令人費解。大凡路過此處的車輛、游客都會去祭拜這些在中印反擊戰中犧牲的英靈;作為一名老兵我們就更不會例外。驅車到陵園,在陵園紀念碑墻前敬酒、敬禮,也未感到風有多大;當我倆繞過碑墻去看望英靈時,那呼嘯犀利的風讓我倆攙扶著也無力前行半步;那風聲如泣如訴,更似槍林彈雨之聲,著實令人費解。想當年這些風華正茂的軍人,活著為了祖國而戰,勇往直前,陣亡后仍然鐵骨錚錚的堅守在這片荒寥孤寂的大地上,實在是令人感動,再一次致以軍禮。祖國不會忘記你們,人民不會忘記你們,我們更不會忘記你們。安息吧,尚未收復的國土終究會回歸,到了那一天,或許你們才能真正的放心安息。</p><p class="ql-block"> 軍人這個職業在某種意義上講其實就是奉獻和犧牲的代名詞,在青藏高原就更是如此了。在這里一些極端艱苦的地方你只能看到兵站和軍人,因為祖國需要他們堅守在這里,是職責所在。在阿克賽欽盆地里的甜水海兵站、紅山河機務站、神仙灣哨所的海拔分別是4890多、5120米、5380米。"神仙灣怕站哨,紅山河怕睡覺。"新兵初來乍到為了過"吃"、"睡"關,經常開展競賽,一餐吃一碗、一夜睡一小時及格,良好是兩碗、兩小時,吃三碗、睡三小時優秀。"六月雪花飛,風吹沙石追。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祆。白天兵看兵,晚上數星星。"車禍、酷寒、洪水、雪崩、泥石流、缺氧、猝死乃至孤獨都無時無刻不在威肋著他們年輕的生命和健康。戰士們說得多好:"有人在出國,我們在高原。有人在下海,我們在上山。有人在進補,我們在吃苦。"這里有一份網上來自阿里軍分區一位藏族中尉女軍醫官兵常見病的一線資料:高原脫發95%,神經衰弱43%,高原紅細胞增多癥21%,高原心臟病25%,消化疾病35%,高原血壓異常癥16%,性功能障礙10%,高原肺水腫0.8%……莫說爬雪山、巡邊防,查線路、保通信,遇災險、救危難,就是在這里躺著也是一種默默的奉獻和犧牲。在這片神圣的精神高地上,戍守在喀喇昆侖的軍人是真正雪域高原上的無名英雄,名符其實的中華好兒女。</p><p class="ql-block"> 新藏線的路況總體不錯,阿里段較難走的是從日喀則到薩嘎,主要是道窄彎多,穿行在山谷間,在距薩嘎縣城141公里處,國道被多雄藏布沖毀,堵了兩個多小時后緩慢通過。這一路的浪措非常美。新疆段黑卡達坂有近十公里的便道,行駛中只見大卡車揚起遮天避日的灰塵,卻看不見"肇事者"的身影,真是"光灰燦爛"的路程,而且彎道是一個竄一個不好走,千萬別追尾墜崖。庫地達坂雖然不高,卻十分險峻,無遮無攔,要謹慎駕駛。新藏線新疆段由于臨近塔克拉瑪干沙漠,過了幾個達坂后空氣就沒有那么清新了,我們開始以為是霧霾,百思不得其解,其實是沙塵,好在能見度并未受到太大的影響。</p><p class="ql-block"> 在青藏高原的路,好壞永遠是相對的。平坦如新的路走著走著可能就會莫名其妙的出現一段各種形式的爛路。其中水毀路段最可怕,這一路走來,我們碰到了十幾處;吐槽最多的當然是江達縣那一段,好多年都不變,可以說是臭名昭著。在新疆段有一處涉水毀損路在兩個湖塘之間,有二十多米長,公路右側的湖水不斷向左側的湖里沖刷、流淌,水毀的道上有三個巨大的水坑,大卡車的車輪幾乎全被淹沒。走到了這兒返回肯定是于心不甘,只有硬著頭皮闖,第一個坑特別深,我反復思考后決定沿著坑的邊緣傾斜30度走,這樣車的吃水線會淺一些,真的懸,萬一發動機進水,麻煩就大了。記得在踏上新藏線之始,我就給太太說過,這一次真要有丟車保命的勇氣和決心,好在上天保佑,我們小心翼翼、膽戰心驚的僥幸涉險。真不知道轎車到了這個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方該怎么辦?</p><p class="ql-block"> 不知大家留意否?在我的通篇游記中都缺失汽車過涉水毀損路段的照片,每每回家寫游記時都會因此而后悔不已,即然如此又為什么當時不拍照呢?其實很簡單,源于緊張、恐懼、顧不上;當時的想法只有一個,人車安全通過,發動機千萬別進水;即便順利通過了也不敢停車,唯恐水倒吸再發生意外,只有勻速行駛一段后才放心,這時我們已遠離涉水毀損路段了,可仍然心有余悸只好作罷。</p><p class="ql-block"> 在車過庫地后因修路我們也被小堵了一會兒,有一對維族夫妻騎著摩托車,載著一個兩歲左右的孩子也在那兒等待放行。其實這段路摩托車過去并無困難,等待中他們的馕散落到了地上,那個維族少婦下車撿拾后又彎下腰身去撿馕的碎屑,我當時很不解,這還能吃嗎?過了一會兒,她將這些撿拾的碎屑全部放在路旁警示樁平坦的頂部,我才突然明白她是在方便鳥兒食用。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動作和等待,讓我真切的感受到了這一家人的善良和文明。在這荒寥偏僻之地,一個并不富有的家庭婦女的所作所為向我們詮釋了什么呢?人與自然的關系、節儉的美德、還是愛心和善良的展示?各抒己見吧,講大道理好像是我們的擅長,點滴善事我們卻常常不屑一顧,是不是有點人格分裂?</p><p class="ql-block"> 2017年8月7日,我們終于完成了新藏線兩人單車的穿越之旅。在葉城新藏線0公里處留影紀念。回顧這一路的歷程,除了艱險和愉悅,我想說更多的是后怕而不是榮耀,各位在走這條線時最好還是結伴而行。如果此時你詢問我單車翻越雀兒山、矮拉山、珠角山,走過了新藏線,你后悔嗎?我的回答是絕不。你若再問我還會再重復嗎?我的回答仍然是絕不。</p><p class="ql-block"> 即然如此又為何總是兩人單車孤寂而行呢?有人不停的問,我也在反復的想。最開始我以為我們走得太慢,在時間上、費用上會拖累別人,這當然也是一個考量。其實最根本的原因還是我喜歡不受制于任何人、任何形式的制約和影響,這樣就可以無需去顧及他人的想法,隨心所欲的支配自己的行蹤,讓孤獨的自我享受、沉迷于在大自然、在路上的那種奇妙感覺。所以我們一路走來從不在意一景一寺的錯失,在大自然、在路上的感覺總是最值得期待,是最捧的。還有那種帶有濃郁藏香味的人文氣息、淳樸的民風和詭異不定、驚險無助的刺激及高原殘酷的生存環境對自身生理、心理極限的挑戰,徹底洞穿了你習以為常安逸沉悶的生活。當你在艱難險阻中面對這一切時,你的活力被激發、潛能被挖掘;你興奮沖動、躍躍欲試,生活頓時變得鮮生有味。那種克服困難戰勝自我后的喜悅和榮光會讓你久久的沉浸在自我欣賞和陶醉之中,仿佛又回到了意氣風發、揮斥方遒的青春年少時代。 </p><p class="ql-block"> 多好呀!在高山之巔,在蒼天之下,在曠野之上,在湖措之畔,在雪峰峻嶺之中,在狂風暴雨之時,我們洗滌凈化靈魂,徹底放飛心靈,完全釋放自我,充分發揮潛能,完勝重重險難,獨自享受快樂,滿滿收獲幸福,何樂而不為呢?</p><p class="ql-block"> 天馬行空,白云蒼狗,回歸自然,探險找虐有時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估計腎上腺素、多巴胺、腦啡肽也會在體內分泌不少,享受它帶給你的欣快、興奮、愉悅是大自然對你的一種莫大的獎勵和回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拉孜查務鄉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這樣的山上放牧的確不現實,一路上所見這兒藏民家的牛羊不多,就那么圈養幾頭。后藏是以農業為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們設定的新藏線終點里程碑,也是我們的起點。真正的終點k2140稀里糊涂的錯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去薩嘎的路上,基本上都是在山谷中穿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桑桑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在距薩嘎141公里處多雄藏布沖毀了國道219,等待近兩個小時后水毀路段通車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昨晚查藏拉山下雪了,晨起從薩嘎來到這兒甚是驚喜,在這海拔4797米的山上,一派北國風光,一群年輕的姑娘小伙子在山上歡天喜地的在打雪仗,年輕真好!車行此處一定要警惕暗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老仲巴風光,那遠處連綿的的雪山十分壯觀、迷人,應該是喜瑪拉雅山脈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馬攸木拉山是日喀則地區與阿里地區的界山,我們到阿里的地界了。阿里是藏北羌塘高原的核心地帶,主要山脈有喜瑪拉雅山脈、岡底斯山脈、喀拉昆侖山脈;源于岡底斯山脈和喜瑪拉雅山脈的獅泉河、象泉河、馬泉河、孔雀河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和恒河的源頭;故阿里有"萬山之祖","百川之源"的美譽。盡管這里植被稀疏,但大地山川、雪嶺冰川、藍天白云呈現在我們眼前恰如一位天才油畫大師的杰作,置身于這夢幻紛呈的色彩空間著實是一種莫大的亨受,令人陶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公珠措,也叫公主湖,海撥4877米,她的美麗讓我們忘卻了是在生存環境殘酷的阿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臨近傍晚時分,這是流入圣湖瑪旁雍措的一條河流,緊鄰新藏線,水質十分清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瑪旁雍措,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位于岡底斯山主峰一一岡仁波齊與喜瑪拉雅山納木那尼峰之間,湖面海拔4588米。她與納木措、羊卓雍措為西藏三大圣湖,有圣湖之母的美譽。湖水清澈透明被視為佛祖賜給人間的甘露,實為雪山融水。原名為"瑪垂措",十一世紀佛教與雍仲苯教在湖邊斗法得勝后將其改名為"瑪旁雍措",意思是"不可戰勝的碧玉湖"以示紀念。歷來的朝圣者都以到過此湖轉經洗浴為榮,印度國父圣雄甘地的骨灰也曾撒入湖中。朝圣者將圣湖之水千里迢迢的帶回家當作珍貴的禮物饋贈親朋好友。瑪旁雍措濕地入選2016年中國國際重要濕地名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納木那尼峰,阿里地區最高的山峰,位于喜瑪拉雅山西段,海拔7694米,與岡仁波齊遙遙相望。藏民稱其為"圣母之山"或"智慧神女峰"。相傳她是神山岡仁波齊的妻子,而瑪旁雍措是插隙于二者之間的第三者,只可惜納木那尼含淚出走時,是一步一回首未能在黎明神的要求按時走出巴嘎爾大草原,結果被黎明神點穴成山,永遠的離開了岡仁波齊,從此夫妻二人只能隔著巴嘎爾大草原遙遙相望,又一個凄美感人的愛情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拉昂措,我認為這個鬼湖比圣湖美。它與圣湖也只有一丘之隔,原來二者是一個湖,現在分離后是個咸水湖,因湖水人畜皆不能飲用就莫需有的被扣上了"鬼湖"的惡名,湖水同樣清澈透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云霧遮擋了海拔6638米的岡仁波齊,我們在它的腳下靜候兩小時也未見尊容。它是世界公認的神山,同時被印度教、藏傳佛教、雍仲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認定為世界的中心。一直是朝圣者和探險家神往之地,至今還沒有人能夠登上這座神山,或者說還無人敢觸犯這座世界中心,現在也不允許任何人攀登,所以它永遠都是一座處女峰,一個跨宗教、跨文化、跨種族、跨國籍的世界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龍嘎拉山(五彩山),龍嘎拉達坂海撥5166米,這個景點在去扎達的縣道上。五彩山的美是源于山體中所蘊藏的礦物質的含量不同所致,典雅、高貴、華麗,它不會因四季的輪回而凋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自然對色彩的明度、色相和飽和度的詮釋和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瞧,多美,一幅永不退色的油畫,真是神來之筆,點睛之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使之淚一一龍嘎措瓊湖,也叫珍珠湖,號稱世界上最小永不干涸的湖。你信嗎?這避不開的電線、電桿有點掃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崖斷途路,控制車速,小心駕駛,千萬別飆出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形象萬千的扎達土林,它是經流水侵蝕和風化剝蝕而形成的獨特地貌景觀,在高原迷幻光影的映襯下,宛如童話世界。強烈推薦。手機拍遠景難以勝任,見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們在土林中巧遇三只盤羊,跑的太快沒抓拍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王者,多霸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象泉河,西藏西部最為重要的古代文明發祥地,神秘的象雄王國、古格王朝、雍仲苯教都曾在這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并留下了千古之謎。要想徹底了解西藏的文化,就必須明白象雄王國;要想破解象雄文明的密碼,就必須讀懂象雄文字。可這談何容易,在歷史的長河中人們對它的認知和重視太少太少了,更淡不上傳承,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的缺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古格王朝遺址,在象泉河畔。它是吐蕃王朝瓦解后由其王室后裔所建的西藏地方割據政權,前后世襲了16個國王,然后在一夜之間被拉達克人所滅,還有一個神秘的干尸洞,撲朔迷離,又一個千古之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倆探訪洞穴,農奴當時生活殘留的濃煙清晰可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托林寺,為古格王朝在阿里地區建造的第一座佛寺,規模不大。但在西藏歷史上該寺廟的地位和作用卻舉足輕重,是古印度高僧、貴為王子阿底峽入藏后的駐錫地,當時的佛教中心,對藏傳佛教后弘期上路宏法的形成與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可謂當時藏傳佛教復興的支點和堡壘,并由此走向史無前例的輝煌。因此,我以為新藏線在這個意義上講也是一條弘法大道,您說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眾弟子曾經問阿底峽尊者:"何時方可攝受眷屬?何時方可行利他之事?何時才可超度亡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尊者回答:"證悟了空性并且具足神通之時方可攝受眷屬;自私自利之心斷盡之時方可行饒益他眾;獲得見道之后方可超度亡靈。"此外尊者也曾說過:"如今五濁之惡世,非為裝模作樣時,乃為策勵精進時;非為尋求高位時,乃為置于卑位時;非為攝受眷仆時,乃為依止靜處時;非為調化弟子時,乃為調伏自心時;非為隨持詞句時,乃為思維意義時;非為到處游逛時,乃為安住一處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世界上有什么東西無處不在呢?陽光、空氣、還是生靈?我再問您世界上還有什么東西無處不在卻又讓您欲罷不能、陶醉其中呢?漂亮的姑娘、美麗的心靈?江南的小橋流水、紫京城的大氣輝煌?塞北莾莾森林里飄飛的大雪、漠北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還是大漠戈壁里的海市蜃樓和青藏高原的雪山冰川、江河湖海?這些都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和時間、季節性,喜愛也會因人而異。但無論是陽光、空氣,還是這些各具地域特色的人類、生靈和自然風光,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美。在您的眼前、我的身邊,在鄉村故里和萬里邊關,她毫無選擇的無處不在,毫無保留的奉獻給您,毫無怨言的陪伴著您。關鍵是您要善于發現美,懂得欣賞美,精心呵護美……瞧,這阿里風光多壯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個高度在這稀松平常,千萬別少見多怪。達坂、埡口、山口是一個意思,在青藏線和內地叫山口,在川藏線習慣叫埡口,在新藏線和新疆就叫達坂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人們普遍認為班公措是一個國際界湖,其實并非如此,湖泊大部分在日土縣境內為我方管控,小部分在印克什米爾地區,問題的關鍵是克什米爾地區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那里生活著和西藏一樣的藏族同胞。所以說班公措完完整整就是中國的一個美麗的內陸湖泊。這個湖在我方管控區是一個生機盎然的淡水湖,在阿三管控區卻是一個沒有生機的咸水湖。在海拔4242米的湖面上有一個自個戲曰為"西海艦隊"的邊防軍守護著這個高原湖泊的安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們今天的行程很短,從日土到多瑪全程102公里,這樣安排的好處是有足夠的時間游覽班公措,不必像大多數游客那樣又要趕路、又要觀景,太匆忙。到了多瑪住一宿,第二天再到三十里營房就走得悠閑多了。我們一大清早就來到了湖邊的景區,建設規劃的不錯,該有的都有,游艇也不少,就是一個人都沒有,出奇的安靜,連自個的呼吸聲都可以聽到。網上說這兒的魚宴很有特色,可我們連一片魚鱗都沒有撈著,這條線的游客太少了,從日土到葉城的游客就更少了,生意不好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多瑪鄉,真正死亡天路的起點,進入新疆的門戶。75400平方公里的日土縣總人口還不到一萬人,多瑪鄉下轄兩個自然村,人口有1063人,在這莫說無人區,就是所謂有人的區域也難以見到人。我們馬上就要挺進無信號、無救援、無供給、海撥在5000米以上的絕對無人區了。這也是我們這次最艱險、最無助的一段天涯之旅,緊張、興趣、期待,還有些惶恐不安,但向前進的決心從未動搖過。不美不虐不新藏,虐是艱險越向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多瑪高原濕地,草甸太漂亮了,若不細看還以為是青稞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世界上最高的山口,海撥5378米的紅土達坂,里程牌k753。本想爬上去,怕高反只好作罷。僅就山口而言,紅土達坂在青藏高原的高度并非最高,它只是在世界等級公路有建制的山口中是最高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高處不勝寒,何似在人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名符其實的天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世界最高的村莊、西藏第一村一一松西村,看到了醫療服務驛站你是不是多少有些安全感了呢?石碑寫的是西藏記憶,游客常常在這里攝影留念,我們未下車,怕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路過松西村的騎行者,這才是真正的勇士,真了不起,點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正在風化的高原雪山,在青藏高原這種現象十分普遍,雅魯藏布江從天上俯看不僅是一條"辮江"、"峽江",還是一條"沙江",在枯水季節河床上的沙被大風揚起,在兩岸高山的阻擋下又紛紛降落、堆積在山腳下,有些低矮的山丘則被黃沙完全覆蓋,令人擔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翻越雪山,控制車速,小心打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界山達坂,海撥5347米。在新藏線有段順口溜:"班公湖里洗過澡,界山達坂撒過尿,死人溝里睡過覺,神仙灣哨所站過哨。"意喻你很牛,是驢友中的極品牛人,看來我們有理由自豪和驕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死人溝改名了,但其臭名眧著、令人生畏的惡名仍揮之不去,其地處阿克賽欽盆地,由于四周大山的圍桶效應,這兒總是缺氧。傳得最玄的是國民黨當年潰敗在此的一個騎兵師第二天只剩下一個連的建制了,顯然不實。但在這的確更易發生高反,也因此死人不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死人溝被淹沒的房屋,詭異恐怖的氛圍令人不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從海拔5214米的紅山湖埡口下來就可以看到美麗的紅山湖,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美呢?在這荒蕪、蒼涼的高原上,竟然有如此明朗、溫暖的色彩,線條又是那樣的圓潤、柔美,這一汪湖水又是那樣的平靜,我冥思苦想也找不到更貼切的詞語來形容它的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游記公開后,懂攝影的歐陽大姐有一段評語說得很到位,摘錄于此:"這張片子,它觸動了我心中最柔軟的地方,我覺得它很溫柔,很恬靜,與世無爭而又嫵媚優雅,撫平了人內心的不安與躁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西藏新疆分界牌樓,界山達坂是其天然界山。從此告別佛祖向真主阿拉請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我們算勇士嗎?我真的很佩服這位女士,她說跟著我就什么都不怕,可我又能指望誰呢?其實我心里經常沒底,時常"打鼓",還總要裝著一切都在把握中的鬼樣子,做男人累呀!(奸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疆和田藏羚羊、藏原羚是一群又一群,驚喜不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將就看吧,手機抓拍,太遠了,有兩百多只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怎么拍成這樣了?我也不明白,水平太差勁了。浪費了多少機會呀,真乃學到用時方恨少,哦不,我們還根本就沒有學呢。為什么還不去報個攝影班呢?太太還是您去學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甜水海,海撥4890米,很美吧?實為鹽堿湖。這是當年筑路大軍給起的名,充滿了樂觀主義精神。若有需要和危難可到附近甜水海兵站救助,它是這里唯一有人煙的天路補給、救護站,哪里最艱苦哪里就一定有共和國的軍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西昆侖山山口一一奇臺達坂海拔不低,但路況很好,也無攀爬難度。原來有些越野達人不走盤山公路,走捷徑直接上山,現在已不允許這樣干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藏線著名工區,海拔4700米。馬上就要走出新藏線這一段海撥最高的絕對無人區了,前面就是大紅柳灘,勝利在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大紅柳灘海拔4230米,條件很一般,不建議在此安營扎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流沙,這在新疆段比比皆是,是山體風化的產物,有的緊鄰公路,體量巨大很危險。也很養眼,沙子光滑、細膩的像嬰兒的皮膚,讓你有一種十分強烈的沖動想去親近它、撫摸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喀喇昆侖山是中亞細亞大山脈,地形以巍峨的山峰和陡峭的山坡為特征,絕壁和塌磊占據了廣闊的區域。為世界山岳冰川最發達的高大山脈,擁有8000米以上的山峰4座,7500米以上的山峰15座,其中主峰喬戈里峰是世界第二高峰,是世界上最難攀登、最神秘的山峰。它拒絕女性,僅有的5名女性登頂者要么亡故于下山途中,要么就在別的山峰上香消玉殞,令人費解。它還是印度河與塔里木河水系的分水嶺。這也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地區,地緣政治十分復雜,紛爭不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康西瓦烈士陵園就在附近,過往者都會去敬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兒距喀喇昆侖山上的神仙灣哨所還有120公里,這是全軍最艱苦的哨所之一,海撥5380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十里營房(賽拉圖鎮)是新藏線上最大的軍事要塞,新疆軍區老十三團的駐地,一支當年在中印自衛反擊戰中打得印軍丟盔卸甲,滿地找牙的英雄部隊。解放軍第18醫院三十里營房醫療站被中央軍委授予"喀喇昆侖模范醫療站",護士長姜云燕是第三十九屆南丁格爾獎章獲得者,被高原軍人譽為"昆侖女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喀喇昆侖的軍人守衛著祖國的一方安寧,他們將吃苦喻為進補,比喻貼切、樂觀,還極富哲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三十里營房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民國賽拉圖哨所遣址,在喀什喀拉河畔,這是著名的墨玉河,可我沒有淘到玉,有興趣者也可來試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1877年左宗棠收復南疆后在此建立軍事哨卡,承擔西部邊關800多公里喀喇昆侖的防守任務。1950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師第十五團特務連進駐賽拉圖哨所,4年沒見到外來人的國軍士兵見到他們后第一句話就是:"哎呀,可算有人來換防了,怎么又換軍裝了呀?"看著一身破爛的國軍弟兄,戰士們流淚了。在賽拉圖哨所遺址外約100米處有無數埋葬邊防官兵的墳堆,其中近30個墳堆較明顯。當年我軍官兵曾在哨所對面發現了一具國軍冰凍的干尸,面部被鳥啄食成洞,慘不忍睹,給予妥善安葬。1958年哨所推移到海拔5380米的喀喇昆侖山口,真正的高原上的高原,生存環境更為艱險。140多年來歷代中國軍人遠離家鄉和親人,與世隔絕,用青春和生命悍衛著祖國的領土,我們沒有理由不感謝、不銘記、不敬佩他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喀拉喀什河,也叫墨玉河、綠玉河、烏玉河。發源于喀喇昆侖山北坡,它不僅產玉,還發現了沙金、鉆石和水晶等寶藏,是一條淌金、流玉、藏鉆石的寶藏之河。"喀拉喀什"是突厥語,意為"墨玉",它與玉龍喀什河匯合后稱和田河。喀拉喀什河以青玉、青白玉、青花玉多見,也有少量碧玉、墨玉,白玉極少,遠不能與玉龍喀什河相比。墨玉河里少有墨玉似乎讓人難以理解,有人說是古人把風化后外表漆黑、油光發亮的碧玉誤稱為墨玉。對此我個人持保留意見,或許古人所說的墨玉與我們今天理解的并非一回事,從它的綠玉河、烏玉河的名稱中就或多或少的透露出一些信息。玉文化在我國已有七、八千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墨玉河產墨玉的說法自然有它的歷史淵源和道理,不要輕易的去否定古人的智慧。現今在塔什庫爾干縣的塔河流域的墨玉民間稱之為"墨碧",這道底是墨玉還是碧玉呢?說不清。據說今天真正產墨玉的地方在黑山,在玉龍喀什河的上游。</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黑卡達坂,和田地區與喀什地區的界山,一座"光灰燦爛"的大山,地質狀況極不穩定,山體像是由煤塊、煤灰堆集而成。彎道也多,高原汽車兵稱之為"二十公里路九十九道彎。"路也爛,要是在雨雪天那就更難走、更危險。從黑卡達坂到庫地達坂又是一段翻山越嶺的天漄之旅,"行車新藏線,不亞蜀道難。庫地達坂險,猶似鬼門關。麻扎達坂尖,陡升五千三。黑卡達坂旋,九十九道彎。界山達坂高,伸手可摸天。"這段順口溜就真實的道出了這一線的艱險。你準備好了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鐵騎滾滾,"濃煙"彌漫,你能看清前面有車嗎?你知道路的左邊就是陡峭的懸崖嗎?千萬千萬要小心哦。也別太靠右,小心"陰溝翻船",難以求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些都是煤嗎?瞧路邊的那堵檔墻就應意識到危險,謹慎通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麻扎達坂是新藏線上最長的達坂,麻扎是維語"墳墓"的意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霧太大,喬戈里峰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換個角度看,仍然什么也看不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這兒的烏呀又黑又大,長得油光水滑,個體足有一尺多長,也不太怕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新疆特色來了,當然,除了沙漠之舟,還應該有阿凡提的小毛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穿行在曲折的哈拉斯坦河谷之中,搖搖欲墜的巖石比比皆是,千萬別中"大獎"。在這幽深狹長的的峽谷中一個人影都看不到,也沒有看見自駕的車,先有兩部武警部隊的車超越我們,太快跟不上,后來無意間追上了一輛偵緝警車,我們就一直勻速跟進,隨之走出這詭異的河谷,運氣不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庫地達坂,維語稱之為"猴子也爬不上的山崖",我們沒能將其險拍攝出來,瞧這座山是多么的高陡撞眼,這個達坂可真險,開始我并不畏懼,隨著不斷攀升和太太的不斷提醒,加上好奇又下車親歷了那萬丈深淵,最后我的腿也有些發抖了,不停的默念左邊剎車右邊油門,唯恐出錯。上山的這27公里怎么也走不到頭。事后太太說你一向膽大,今天怎么了?各位看官最好你們也走一趟就明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山體滑坡,左側就是萬丈深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走到這里能見度就打折扣了,我們開始以為是霧霾,其實是南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隨風而來的沙塵,到了南疆你就會更明白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庫地達坂里程碑,也恰好是我的幸運數字。艱險的新藏線之旅到此就算大功告成了,此時此刻我是一臉的輕松,感謝真主的保佑。這個小小的瑪尼堆還挺有"創意",誰的杰作?"紅牛"商應該贊助點廣告費吧?很多人都說喝紅牛可抗高反,我從未試過,我更偏好咖啡。在青藏高原無論瑪尼堆屹立在何處,你都只能敬之拜之,切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下山的路好多了,沙塵也漸濃了,離塔克拉瑪干沙漠越來越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不靠譜的山體,在庫地邊檢站有一個賣羊肉的維族小店輔,剛宰殺的羊肉真新鮮,肉質也細嫩,感覺可以生吃。記得在一些文學作品中時常讀到游牧民族生吃牛羊肉的故事,總以為是虛構,如今看來很真實,若為了生存估計我也會生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文中涉及到的那騎摩托車的三口之家,一個善良、充滿愛心的家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葉城新藏線零公里處,即是新藏線的起點,也是我們的終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天路零公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昆侖第一城</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仁县| 浙江省| 莱州市| 武穴市| 洮南市| 铜梁县| 太和县| 邮箱| 长乐市| 保山市| 繁昌县| 正阳县| 绥德县| 尼勒克县| 星子县| 徐闻县| 镇远县| 贵德县| 旬邑县| 宁陕县| 玉门市| 沙田区| 板桥市| 吐鲁番市| 万山特区| 边坝县| 富宁县| 海南省| 文登市| 石楼县| 乌鲁木齐县| 綦江县| 武乡县| 舟曲县| 乐业县| 松溪县| 称多县| 泉州市| 唐山市| 开阳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