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很多年以前看一本關于西方繪畫的畫冊,一幅《楓丹白露的森林》留給我極深的印象,美的不只風景,還有這個美到難以形容的譯名。</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巴黎近郊的Fontainebleau,翻成楓丹白露其實更接近其法語發音,不止是音意的準確傳達,甚至將那里的景色也用這四個字描繪盡了。想象著若恰逢秋日的清晨,照例是極清冷的,天色尚未完全亮起來,在漸次變了顏色的林子深處,繚繞的薄霧仿佛林中仙女舞動的白紗,偶爾地,會傳來三兩聲雀鳥的鳴叫,更顯出鄉野的安靜來。<br></h3><h3><br></h3><h3></h3><h3 style="text-align: left;">后來知道譯名出自朱自清先生的手筆,一時恍然,到底是大家的風范。<br></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楓丹白露宮的傍晚</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1</h3><div>等我們去楓丹白露的時節,倒并不是秋天,那是春末夏初的一天,記憶里那日天氣特別的晴好。</div><div><br></div><div>因為連日奔波的勞累,出發去楓丹白露的那個早晨,已經比預定的時間晚了不少,加上剛到巴黎,對只有法語標識和超級復雜的里昂火車站,完全懵圈。雖然買好了車票,卻一直找不到火車??康恼九_,眼看著火車就快要開了,而問訊處里的工作人員,也彷如黃鶴,一去無蹤。<br></div><div><br></div><div>用英文向巴黎人問路,屢問屢敗,好好感受了一把雞同鴨講,正感喟著巴黎人的傲慢所言不虛,天使出現了,那是一對年輕的夫婦。一樣不知道站臺在哪里的他們,帶我們一路邊問邊找,在穿過好幾扇門,上下數次樓梯,轉過好些彎后,我們終于搭上了那列開往楓丹白露的火車,進到車廂時,離開車只不到3分鐘。<br></div><div><br></div><div>這樣的經歷也讓我們在之后巴黎的旅行中,總大膽向傳言中最傲慢的巴黎人開口求助。其實總是行色匆匆的巴黎人,雖極少熱情主動的幫助,但是一旦被求助,還是很樂于伸出援手,這個必須得正一下名。<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楓丹白露森林的春日午后</font></h3> <h3>2</h3><div>言歸正傳,等到了小鎮安頓下來,第一站當然直奔楓丹白露宮。</div><div><br></div><div>楓丹白露鎮距巴黎僅65公里,始建于1137年的城堡,最初是國王打獵所用,后經歷朝歷代的擴建、修繕,成為法國王室的寢宮和行宮。王室貴族打堆的地方,故事一定少不了。菲利普四世在這里誕生和離世,路易十五在這里舉行婚禮,拿破侖被迫簽字退位,走下著名的馬蹄形臺階和近衛軍將士告別……<br></div><div><br></div><div>1870年第二帝國覆滅后,楓丹白露的行宮歷史就此結束,1927年開辟為國家博物館。楓丹白露宮還曾是北約的總部,1966年法國宣布退出北約,總部才遷往比利時。<br></div><div><br></div><div>最重要的擴建發生在弗朗索瓦一世執政的1530年代左右,構成了保留至今的宮殿外觀。參與擴建工程的不止法國的藝術家,還有兩位來自意大利的大師羅素和普利馬蒂喬,他們將意大利樣式主義和法國本土哥特式傳統相融合,并由此誕生了“楓丹白露第一畫派”,該畫派代表還包括卡隆、讓?古贊父子和讓?克盧埃,著名作品包括讓?克盧埃的《弗朗索瓦一世像》和繪畫史上最著名的佚名作品《埃斯特蕾姐妹》,我們有幸在之后參觀盧浮宮時得見真跡。</div><div><br></div><div>經過短暫的間斷,該畫派又融合荷蘭佛蘭德斯畫派的浪漫主義風格,形成的新流派史稱“楓丹白露第二畫派”。<br></div><div><br></div><div>楓丹白露畫派完全服務于宮廷,其繪畫史上的地位和成就一直受到詬病,但無可否認的一點是,它促進了意大利、法國乃至荷蘭的藝術交流,是法國文藝復興的一大亮點,并對法國美術的發展產生過重要的影響。<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文藝小鎮巴比松</font></h3> <h3>3</h3><div>講實話,楓丹白露最吸引我們的,既不是楓丹白露宮,也不是楓丹白露畫派,而是楓丹白露森林以及另一個重要畫派“巴比松畫派”。</div><div><br></div><div>想要體驗楓丹白露森林的美麗,最好的方法當然是能夠在附近的鎮上小住,花大把的時間在森林里漫游,把陰晴晨昏都體驗一遍。對時間不夠的我們,實在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便打算租自行車騎行穿過森林,一直騎到巴比松鎮,去看我們熱愛的盧梭、米勒和柯羅。<br></div><div><br></div><div>計劃很完美,現實卻少許曲折。以為很容易找到的租車店,問來問去都不得要領,看時間滴滴答答溜走,那個心急。也沒有別的招數,就在鎮上一條巷子一條巷子地瞎轉,抱著只要有總能被我們翻出來的信念,轉了快一個小時,到底還是被我們找到了。</div><div><br></div><div>這一口氣剛松下來還沒落地,店主一盆涼水兜頭就潑過來,說女士車全部租完了,沒有我能騎的車。這算是哪一出?偌大一家店,竟沒有一輛我能騎的車?不死心的我們,跑進店里一輛輛地查看。其實店里大部分車都是26的,店主看我個子小,認定我hold不住。嘿嘿,他也太小瞧我了,初二就騎26車還敢帶人的我,讓他見識見識我泱泱自行車王國的風范。<br></div><div><br></div><div>一直堅持我騎不了的店主,在我再三保證后果自負以后,終于同意把車租給我們,因次日是周日,又要求我們當日7點以前必須還車,態度強硬得很,以至我想在楓丹白露森林等日落的愿望就此落空(行文至此,真但愿下次去的時候,可以騎摩拜、小黃車穿過那片森林)。<br></div><div><br></div><div>雖然有租車店給的騎行圖,一直得等到我們碰上一位專業騎手,才總算找到了通往巴比松鎮的那條林中道路,那天之后的時光,成了我們記憶里最美麗的片段之一。<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楓丹白露之夕——盧梭</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蒙特楓丹的回憶——柯羅</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牧羊少女——米勒</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晚禱——米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4</font></h3><h3><font color="#010101">“它就在楓丹白露森林里。這實在是塊好地兒,當我們在高高的橡樹下面,抽著煙斗,使用大量的礦物顏色畫畫時,你將看到它是怎樣的美麗!”它,就是巴比松Barbizon,巴比松畫派的誕生地。</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活躍于19世紀的巴比松畫派,主張以寫實的手法表現自然,畫家們就生活在田間和森林(好像米勒本來就是個農民,總是半天勞動半天畫畫),用畫筆捕捉自然的光影變化,著力表現自然的本來面貌和內在生命?!耙哉鎸嵉淖匀伙L景畫創作否定學院派虛假的歷史風景畫畫法,由此揭開法國現實主義美術運動的序幕,并為之后印象派的產生開辟了道路?!?lt;/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當初選擇巴比松作為居所的,大多是尚未成名而潦倒的畫家,又或是像米勒這樣被巴黎美術圈嫌棄的鄉下人,而這位農民畫家的《牧羊少女》《晚禱》,如今都已成法國的國寶。</font></h3><h3><font color="#010101"><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主街不到200米的巴比松鎮,幾乎還保留著原來的樣子,能輕易地找到米勒和盧梭的故居。小鎮不似楓丹白露游人如織,倒是一間接一間的畫廊生意并不冷清,街邊的咖啡館最適合抱本書看,庭院的墻沿一簇簇紫藤在陽光下恣意地盛放,氛圍好到令人不想離去。</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米勒和盧梭的故居</font></h3> <h3>當那個春日午后,騎行在楓丹白露森林里,頭頂的陽光把新發的嫩葉照射得晶瑩剔透,遙想那時的盧梭、米勒、柯羅們是如何捕捉這瞬息變換的光與影,借由手中的畫筆把自然的美展現給世人。</h3><h3><br></h3><h3>春日的陽光剛剛好,沒有夏天那么炙熱,也不會像冬日里依然挾著寒意,樹葉也是剛剛好,新生的生命,哪怕只是一片葉子,總能喚起人內心極大的歡欣。就連林隙間漏過來的風,也比任何時候都來得柔和,風過處,葉子們便一起發出簌簌的輕響,這樣的情形,好似那一幅幅熟悉的畫在眼前活了起來——</h3><h3><br></h3><h3>森林在舞蹈,田野在唱歌,而人們,在勞動和生活。</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font color="#808080">自然的光影是最好的畫筆</font></h3> <h3><b>楓丹白露旅行貼士:</b></h3><h3>http://www.musee-chateau-fontainebleau.fr/</h3><div>1、楓丹白露宮博物館官網有中文,所有信息都最權威,包括從巴黎前往的交通信息。建議從巴黎里昂火車站出發的親,最好早點到達,順便參觀一下這個法國最大的交通樞紐;</div><div>2、一日往返的話可以購買巴黎的5圈日票,在楓丹白露通用,不過強烈建議住至少一晚;<br></div><div>3、與哈佛商學院齊名的INSEAD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就藏在楓丹白露森林里,有興趣的親可以去找找看。<br></div> <h3>(配樂《Fontainebleau Forest》來自著名爵士作曲家、鋼琴家Duke Ellington,即我們熟知的艾靈頓公爵。除資料用圖,文圖皆系原創,轉發請注明出處,盜用必究)</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扎县|
大厂|
邳州市|
清水县|
遂溪县|
上犹县|
乐都县|
商城县|
佛坪县|
霸州市|
甘洛县|
广平县|
克东县|
灵山县|
伊吾县|
黄骅市|
文登市|
固原市|
页游|
枞阳县|
加查县|
鄂温|
临猗县|
樟树市|
双流县|
万山特区|
和林格尔县|
清水县|
花莲县|
滦南县|
迁安市|
山东|
成安县|
塔城市|
承德市|
河东区|
宁安市|
巴中市|
从江县|
漯河市|
三门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