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關西——2座山、2古城、3溫泉</h3><h3><br /></h3><h3>行前,紅葉情報顯示,關西地區有兩處??紅的正好——高野山、六甲山,正盤算著怎么把這兩處排進行程,定居在大阪的朋友提議,在日本公共假期的最后一天同游高野山,哈,正中下懷!</h3><h3>匆匆轉了轉中部之后,就踏上南下的新干線去大阪赴高野山之約。</h3> <h3>從大阪去高野山的路有些"周折"。</h3><h3>因剛剛遭遇臺風,原來接駁上高野山的纜車壞了,還沒恢復運行,所以這段纜車要改乘bus上山。</h3><h3>遇到公共假期,又是一年一度的"紅葉狩",為了不影響民眾上山賞楓,交通管理部門(暫且這么稱呼)臨時調集了很多輛bus以彌補纜車停運帶來的不便。</h3><h3>加入承運的bus大多是從私人旅游公司調來的。市場經濟國家,政府部門調配私企資源的能力也不弱啊。</h3> <h3>高野山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圣地(東密的大本營)。</h3><h3>日本真言宗(東密)以空海大師為開祖,此宗派系漢傳如來純正密教(唐密)之嫡傳。因空海大師歸國后,第一次灌頂傳法的地點在京都的東寺,史稱其所傳的密教為東密。</h3><h3>弘法大師,法名空海(774—835),密號遍照金剛,謚號弘法大師。為唐密第八代祖師。<br /></h3><h3>據史料記載,大師生于日本讃歧國多度郡弘田鄉屏風浦(今四國島香川縣善通寺市)一豪族家庭。延歷二十三年(804年),空海和尚入唐,師事七祖惠果,惠果大阿阇梨將密法無遺地傳于空海和尚,是為唐密八祖。空海大師于大同元年(806年)返國后,先于高雄山寺造壇灌頂(弘仁元年,810年),又于高野山建立真言宗根本道場金剛峯寺(公元816年),后再得賜東寺(即教王護國寺),建立灌頂道場(弘仁十四年)</h3><h3>大師門人杰出者有:真濟、真雅、實慧、道雄、圓明、真如、杲鄰、泰范、智泉、忠延,世稱十哲弟子。空海與此等門人大揚宗風,而予日本平安時代社會各階層以極深之影響。</h3><h3>自此漢傳純正密教真言宗,所有奧義盡傳于日本。而中國自會昌法難后,漢傳純密既已失傳。東秘是中國失傳1200年之久的寶貴如來遺教。</h3><h3>以上是網上查到的關于東密的資料。我對唐密不了解,也不知這個說法是不是靠譜。</h3><h3>但高野山在日本佛教的地位,毋庸置疑!</h3><h3><br /></h3> <h3>同是佛教的建筑,高野山的寺院也很不同于中國(或許中國已無漢唐時期的佛教寺院?),主體建筑外觀上到是與神道教的神社更接近。(純個人感受)</h3> <h3>山門到主寺院的參拜路上,被墓地環繞(這個也是跟中土地區很不一樣),其中最大的一塊墓地是豐臣秀吉家族的。</h3><h3>當年,豐臣秀吉帶兵攻到高野山下,寺院的方丈下山勸他撤兵,以免生靈涂炭,豐臣秀吉聽從勸告,撤了兵,讓高野山躲過了一場災難。高野山的寺院送了他一塊寶地做為他家族的墓地,并尊他為高野山的"始祖"(之一)。</h3> <h3>除了一些歷史上顯赫的家族,日本當代的一些知名企業也在此買有墓地,為企業建功立業功勛卓著者,身故后能得到葬在此地的殊榮,這也是聞名世界的日本企業增強員工凝聚力和榮譽感的舉措之一。</h3> <h3>旅行,人文的探索之外,自然風光的美不美,更多取決于每個人曾經見過的風景、和彼時彼刻的"眼緣",其實就是個人觀感。</h3><h3>剛剛去過上高地-平鞍岳-松本,高野山的??因規模有限,并沒有帶給我太多的視覺震撼和沖擊。雜在楓林中的松柏、蜿蜒林中的清清溪流,自有一種莊重和肅穆,漫步林中,更多的是感受是心神清凈!</h3> <h3>著名的高野山"紅葉大道",??如火。</h3><h3>比之山岳之上的紅葉,寺院里的楓樹,在個體的呈現上,更有姿態。</h3> <h3>來高野山,有兩項活動是特別吸引人的。</h3><h3>一個是宿坊。</h3><h3>為了讓更多的人能深入感受日本佛教道場,高野山提供一種"修行"方式,名為"宿坊"。即,游客(無論信佛與否)可以選擇一個寺院居住,隨一眾僧人(的節奏)起居飲食。</h3><h3>因這次我們當天要回大阪,與另一個小伙伴會和,就沒有在高野山過夜。</h3> <h3>想象下,等人潮退去之后,在這美麗的山林之間,聽暮鼓晨鐘,吃清淡齋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呼吸飽含負氧離子的空氣,洗滌身心。應該也是個很妙的體驗。</h3> <h3>高野山的另一個吸引人的活動是登山徒步。</h3><h3>這個山門往下,有條步道通往火車站。走完全程需要5-6個小時。</h3><h3>看到有成群的老人,從山下徒步上來,好生敬佩!要知道如果從火車站上來,一路上坡,非常消耗體力,看這些老人大都是六七十歲的樣子,走起路來還十分的矯健。</h3> <h3>這次,雖在高野山只盤桓一日,沒有去走長步道,也沒有住"宿坊",但被高山野美麗的秋色沐浴了下,也倍覺舒爽。<br /></h3><h3>徒步、宿坊,可以留待日后。</h3> <h3>這時節,關西另外一個賞楓地是六甲山。</h3><h3>六甲山是在神戶地區,有馬溫泉一帶。</h3><h3>我們是在山腳下的有馬溫泉歇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泡了湯,吃了一頓會席后,才慢悠悠坐了酒店的suttle bus去??站,然后去"登山"。</h3><h3><br /></h3> <h3>上六甲山可以從"前山","后山"兩個方向登山(下山)。</h3><h3>我們是從"后山"的有馬溫泉上下山的。</h3><h3>這段??很長,要跨過幾個山谷。山谷中??已紅,一路算是風光旖旎。</h3><h3>(照片比較糊,隔著玻璃加上晃動的??,不好拍,隨手按了幾張)</h3> <h3>山上風大,已是晚秋的光景。只有殘楓幾簇。</h3> <h3>比之高野山,六甲山山上不大,可逛的地方有限。</h3> <h3>一處現代風格的紀念建筑。</h3> <h3>一個還不夠古老的“古堡”。</h3> <h3>山上最大的亮點是眺望神戶港和瀨戶內海。</h3> <h3>我們上去的時候,晴天,陽光也很耀眼,但遠方的神戶港還是被一層薄霧籠罩著。</h3> <h3>另一邊的遠山也是。</h3> <h3>這個方向的瀨戶內海,只有很朦朧的一角。</h3> <h3>關西地區,無論是靠近日本海的天橋立、城琦,還是靠近瀨戶內海的六甲山、神戶、大阪。晴天遠眺時,似乎都有一層薄霧籠罩著。問了當地人,眾說紛紜,無一合理解釋。</h3><h3>莫非真是中土地區霧霾的影響?</h3> <h3>關西的三大溫泉勝地</h3><h3><br /></h3><h3>跟日本的其他地區一樣,關西幾乎散落著大大小小的溫泉地,數十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有馬、城琦、白濱。這次,都去住了住。</h3><h3>去城琦之前,特意"繞道"天橋立,去這個傳說中的"京都后花園"轉轉。</h3><h3>關于天橋立,一直有個"傳說"。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中火車行駛在水上的橋段,靈感就是來源于經過天橋立的這段沿海的小鐵路。</h3><h3>關于宮崎駿的電影,有太多的"傳說",或者說有太多地方是傳說中宮崎駿電影中經典橋段的來源——臺北西北方離基隆不遠的小鎮九分,羅馬東北方的Bagnoregio,斯里蘭卡科倫坡到加勒的那段鐵路,西鶴舞到天橋立的這段鐵路。。。。。。</h3><h3>你可以喜歡鐵路在水上"漂浮"的場景,但千萬不要抱著這個期待來坐這兩段鐵路(斯里蘭卡、天橋立),特別是京都后身的這段。鐵路離海八丈遠,真的只是有一段偶爾得見海岸線的鐵路,而已。</h3><h3>來天橋立,請忘掉宮崎駿!</h3> <h3>做為海邊的一個小鎮,天橋立還是值得過來轉轉,甚至,值得來住一陣子的。</h3><h3>這里很靜,海水清澈,空氣清新,環境優美。</h3> <h3>從火車站附近的主街,有個公園入口,有條長長的步道通到一個公園島,租個自行車騎行、徒步、甚至坐船,都值得玩下。</h3><h3>我們是走過去的,有好長一段是沙土路。</h3><h3><br /></h3> <h3>這個來自臺灣的一家三口騎著自行車,一直在我們前后施施然騎行,日劇的既視感,有木有。</h3> <h3>公園島的制高點有個觀景臺,有纜車直達,觀景臺也是公園的入口處,喜歡的徒步的,可以繼續往公園里走走。</h3><h3><br /></h3> <h3>當地產一種大個頭的毛栗子,炒栗子的手法跟北京的糖炒栗子很不一樣。(注意那個設備)</h3><h3>還有當地產的柿餅,灰常好吃。</h3> <h3>山腳下有個碼頭,可以搭船回火車站,或者往更深處,去看水上人家的船屋。</h3> <h3>我們因為要去城崎泡湯,就登船乘風破浪的回火車站了。<br /></h3><h3>海鷗與老鷹列隊歡送,飛得很低,太低了!他們搖頭擺尾的模樣,近在眼前,太太可愛了!(怎么沒有關于他們的動畫片,活物的表情生動極了!)</h3> <h3>到了火車站,就乘著小火車轟隆隆的去往城崎。</h3><h3>夕陽西下時的日本海和海邊的村莊,很美。</h3> <h3>城崎的金波樓,是大阪的蟹道樂開的一家溫泉酒店。正是吃松葉蟹的季節,晚上,特意訂了蟹和鮑魚刺身的會席。</h3><h3>然而,味道沒有想象的那么鮮美!</h3><h3>之前在大阪和京都等地的蟹道樂吃了幾餐,好像都沒有特深刻的印象(沒覺得特美味),也可能是他們家廚子的風格,不太合我的口味。</h3><h3>蟹道樂,就此別過吧。</h3> <h3>金波樓的溫泉和客房還是不錯的,特別是窗外的這輪明月。在靜靜的海上,靜靜的美了一個晚上!</h3> <h3>"海上生明月"的美景在腦海里如此深刻,相形之下,溫泉小鎮城崎,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都有些黯然失色了呢,我們都沒怎么逛,就回了京都。(其實主要是懶!)</h3> <h3>有馬溫泉</h3><h3><br /></h3><h3>行前對有馬溫泉的期待不是太高(低過城崎),因為她太有名,離大阪、京都都不遠,想象中應該是個團隊游客扎堆的地方。</h3><h3>但轉了兩天,完全"顛覆"了這個錯誤的認知。</h3> <h3>實際上,她是個相當迷人安靜的溫泉小鎮,老街即便是在正午時分(游客最多的時候),也有清凈的角落,可以曬曬太陽喝喝茶。</h3> <h3>在這深秋時節,散落一地的紅葉,時有陽光投射在上邊,每一步,都能清晰地感受到光影帶著些"夢幻"感的移動。</h3> <h3>還有沿著溪川的步道,來個輕徒步,也很不錯!</h3> <h3>我們住的旅館在半山腰,lobby的窗前是六甲山谷濃濃的秋色。</h3> <h3>庭院,更是??如火。</h3> <h3>這間旅館最贊的是溫泉和料理。</h3><h3>溫泉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湯——簡稱"清湯"和"濃湯",特別是"濃湯",用小伙伴的話:這泥湯子泡著太舒服了,泡完身體滑溜溜的!</h3> <h3>見到有個日本mm,泡完"濃湯",也不用清水沖洗,用大毛巾擦了擦,穿上自己的衣服(而不是酒店的浴袍,所以是不會回房間再沖洗的哦),走人了!這得有多珍惜這泥湯子啊!</h3> <h3>早晚的會席,每道料理都處理的很好,量也是恰到好處(略多而已)。特別是這道魚,必須給一個特寫,太太美味了!</h3> <h3>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因為會席都是設在房間里,客房區的部分老有一股揮之不去的咸菜味兒。</h3><h3>不過,有舒服的湯,有美食,對一間溫泉旅館,夫復何求?!</h3> <h3>有的吃,有的泡,有的逛,有的玩耍。。。有馬溫泉,大滿足!</h3> <h3>白濱溫泉</h3><h3><br /></h3><h3>白濱原來并不在計劃中。</h3><h3>最初的盤算是從中部一路南行到鹿兒島,但逛著逛著,發現四國、中國(本州南部)這一帶,還從來沒去過。</h3><h3>匆匆走關西之后就殺奔九州似乎有點兒"舍近求遠"。還不如,就在關西到福岡的路上(中國一帶)盤桓幾日。這樣一來到是可以去下關西東部也很著名的溫泉小城白濱,順路去逛逛和歌山。</h3> <h3>大阪到白濱的路上,也有一段是看得見海的鐵路,比天橋立那邊離海還要近,有些像馬賽到戛納那段鐵路,不過要短一些。這段,火車的車速挺快,美麗的海景轉瞬即逝。</h3> <h3>雖然是臨時訂的溫泉酒店,但還是找到了能看海的房間。</h3> <h3>窗前就是海灘。</h3><h3>夏天一定有些沙灘活動,會挺熱鬧,秋天這會兒天氣寒涼,沙灘上人跡寥寥。</h3> <h3>酒店的飯"意外"的好吃。</h3><h3>晚餐是設在餐廳的會席,居然有龍蝦(沒聽說本地出產啊)。更"感人"的是服務生是個臺灣mm,很熱心也很"專業",每道菜的食材和烹飪方式都給說的特清楚,還時不時提醒下,后邊還有哪些分量重的菜。。。</h3><h3>吃的最明白的一頓!</h3><h3>這個季節白濱人不多(所以即便是臨時起意,也還能訂上還不錯的溫泉酒店)。人少吃得好風景靚溫泉也舒服。</h3><h3>這個小城,很好!</h3><h3><br /></h3> <h3>二座著名的古城</h3><h3><br /></h3><h3>除了吃吃泡泡,在關西,我們還去了兩個古城——姬路、和歌山。</h3><h3><br /></h3><h3><br /></h3> <h3>姬路是個與松本氣質迥異的古城,姬路嫵媚,松本端莊。</h3> <h3>姬路古城護城河邊。</h3> <h3>從古城外向天守閣望去。</h3> <h3>沒想到這個季節,古城內的天守閣關門很早,4:30PM,就停止入內了。</h3><h3>我們以為是5:00PM,結果,吃了個"閉門羹"。</h3><h3><br /></h3> <h3>沒上去天守閣,就去下邊的公園轉轉吧,正值夕陽西下,走上古城墻,夕陽下的姬路城很美!</h3> <h3>此時最美的還是天守閣前的廣場。</h3><h3>此地正在為過幾天開幕的一個慶典,做一個場景。看了活動的海報,很夢幻(日本動畫的畫風)。</h3><h3><br /></h3> <h3>發現廣場前有電視臺的人架著長槍短炮,就過去湊個熱鬧(其實沒幾個人),原來電視臺給活動拍"宣傳照",在黃昏光線很美的時候,工作人員給場景亮了下燈,我們也借光咔嚓了幾張。</h3><h3>雖然只是看著挺簡單的裝置,但現場看著真的挺美挺夢幻,如果夜晚,亮燈時分,真有藝人扮成"千姬"(海報上的長發呂子),施施然臨風佇立在燈中,一定很仙很夢幻。</h3> <h3>古城和歌山,原本是我期待挺高的一個地方。</h3><h3>但到了和歌山一看,單就古堡來說,比之松本和姬路要略遜二籌,特別是天守閣,雖然借助地勢,"拔高"了不少,但其實古堡本身要低矮很多,也就沒了氣勢。</h3> <h3>火車站距離古城2km左右(姬路、松本亦如此,難不成當時JR選址車站,就是這么用"尺子"量的?!)。小城干凈、人少,亦如其他三四線日本城市一樣。</h3> <h3>古城墻內,除了天守閣,其他的部分要比別的古城"豐富"(也可以說重點不在天守閣)。</h3> <h3>比如這片??園。很有古意。</h3> <h3>最美的是御庭園和御橋走廊。</h3> <h3>得日本庭院設計之精華,又值秋意濃濃時,太陽出來時格外的漂亮!</h3> <h3>天守閣上俯瞰全城。</h3> <h3>秀麗的小城。</h3> <h3>這次的關西行,主要是去轉轉之前沒去過的地方,京都、大阪、神戶,成了"中轉站",奈良、宇治啥的也都取消了。</h3> <h3>即便是"中轉",也有不少難忘的記憶。</h3><h3>比如在神戶,這個"街邊"小店里美味的神戶牛。</h3> <h3>神戶港美麗的夜景。</h3> <h3>對比下,白天的神戶港,依然算是個美人。</h3> <h3>在京都,因為是去"歇個腳"的,一直磨蹭到黃昏才跑去四條鴨川,踩了踩走過多少次依然不厭倦的鴨川邊的老街。又到河岸夜晚無人的步道上溜達了溜達,沿著鴨川從四條晃到了七條。</h3> <h3>夜之鴨川,四季,都是京都最迷人的地方。</h3><h3>京都,是關西甚至日本最美的古城!</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华坪县|
永丰县|
陇川县|
宜良县|
沐川县|
石楼县|
会理县|
开封县|
井陉县|
肥城市|
泽普县|
象州县|
行唐县|
鞍山市|
交口县|
大余县|
上饶县|
遵义县|
阿克苏市|
福建省|
秦皇岛市|
青神县|
永寿县|
图片|
金寨县|
炎陵县|
陇南市|
鞍山市|
太谷县|
丹东市|
娄烦县|
青铜峡市|
图木舒克市|
息烽县|
江永县|
屯昌县|
泸定县|
永顺县|
渑池县|
昌邑市|
左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