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五岳歸來不看山,九寨歸來不看水,皖南歸來不看村。只知道婺源油菜花,其實婺源的秋天更美!田里的稻谷黃了,樹上的果子黃了,坡上的菊花黃了,山上的楓葉紅了,層層疊疊,顯得那么充實,那么富有。 如果說秋天是風景如畫的詩篇,那么婺源的秋便是詩中最生動的一頁篇章……</h3> <h3>盛秋的紅葉和黃葉映襯著鄉村的白墻黑瓦,一片迷人景象。此時也是觀晨霧理想的時節。仿佛是一種"翩若驚鴻"的美,那一層繚繞于樹叢之中,懸浮于房頂之上的薄霧,賦給原本質樸的村莊一種空靈的美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初冬晨曦 。</h3> <h3>中國的古典美,唯有水墨才能表達完整。在婺源、皖南,村村是畫,步步皆景。古代民間、石道、廊橋,一種水墨丹青的韻味點綴著這個恬靜而又唯美的鄉村。暮色向晚。</h3> <h3>夜未央,燈火闌珊訴寒涼,秋風誰思量。此山不解此水語,此水似懂霓虹光。幾載煙雨幾許風霜,歲月只顧自流長。淡淡模樣,波光影里暗蕩漾,遠去,還有繞指香……夜色撩人。</h3> <h3>高大的馬頭墻,在青山藍天、小橋流水、青磚黛瓦映照之下、構成一幅幅恬靜自如、天人合一的畫卷。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白墻青瓦微潤,</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木欞銅門含香。</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行人古街交錯,</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云霧青黛相彰。</h3> <h3>月亮灣。在婺源的紫陽鎮東不遠,小島夾在兩岸之間,形狀猶如一彎月亮,花田、茶園、小樹林、撐著小竹排在溪河中打漁的漁民與田野間相鄰的徽派建筑群組成一幅五彩斑斕的美麗畫卷。</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月兒彎彎湖面灣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意盎然相對映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輕舟劃過水中央 </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泛起漣漪笑盈盈</h3> <h3>菊徑。巷陌交錯,曲水環繞,這里是中國最圓的鄉村,當地人稱它為"臉盆村"。只要你愿意相信,世間萬物,都會以最美的姿態展現。季節有交替,山水有相逢。</h3> <h3>篁嶺。秋天的篁嶺因"曬秋"而聞名遐邇,百棟徽派古民居錯落有致地散落在坡面上,每到收獲季節,屋間成了曬簟的世界,五顏六色的農作物與黑色的屋頂,層層疊層層,一派別開生面的景象。這種千百年來人為的杰作,讓婺源篁嶺美的像畫濃的像詩。在篁嶺,打開一扇窗,就是一幅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篁嶺風景口相傳,</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至秋收色彩妍,</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戶戶門前皆滿布,</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鄉村漫步自悠然。</h3> <h3>奇墅湖。原名東方紅水庫,深水處水深達幾十米,湖光山色,瀲滟碧波,有如處子,煙雨瀠繞。常云蒸霞蔚,時而如潑墨重彩,時而如淡抹寫意,恰似山水長卷,融自然和人文景觀為一體,被譽為"中國畫里的鄉村",并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項目。</h3> <h3>真的太羨慕那些陽光充沛的地方了。那種細小顆粒塵埃漂浮在陽光中,特別有生活的味道。 黑白錯落建筑如神話一般。 有一種美,叫秋天的皖南,簡直美的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h3> <h3>很多時候旅行的意義是記住更多的地方、人、事、物,可是行走的途中,更多的是忘記那些該忘記的。 到一個地方,有人看到了景致,有人看到了歷史,有人看到了風土人情。你知道得越多,看到的也就越多,離別時就越難割舍。無數過往,千萬世界,都落在身后了。而你在意的,仍然留在原地,卻不知何時再來相見了。 一生癡絕處,無夢到徽州……<br /></h3><h3><br /></h3> <h3>攝影/滄海林子 楊獻軍</h3><h3>編輯/魚兒</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买车|
磐石市|
昆山市|
大庆市|
乌兰浩特市|
福建省|
德格县|
大厂|
商丘市|
司法|
光泽县|
德昌县|
江华|
灯塔市|
浠水县|
元谋县|
阳泉市|
南昌县|
武陟县|
蕲春县|
商丘市|
金门县|
公安县|
晴隆县|
宜章县|
吉首市|
天长市|
乐平市|
屯留县|
库尔勒市|
北辰区|
甘孜|
邮箱|
兴义市|
舞钢市|
汤阴县|
辽源市|
台中县|
华亭县|
雅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