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b>我把“知止、知讓、知足、知恩”八字作為激勵我一生的座右銘。</b></p> <p class="ql-block"> <b>知止者乃中庸之道。一切行為都得有度,凡事不極端,中庸才是人生之道。我信奉真理向前多跨了一步就會變成了謬誤, 人間世事萬物無不如是。 </b></p><p class="ql-block"><b> 食,不可不飽,不可太飽。不飽對不住美食,太飽對不住身體。飽中略餓,餓中微飽,乃養生之道、健康之本,少吃二成飯,多活二十年。</b></p><p class="ql-block"><b> 事,不可不察,不可太察。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不察,若遇上壞人,難免上當受騙被人利用。但是,太過精明會沒有朋友,太過苛求會找不到伙伴,太挑剔永遠無法快樂滿足,有道是人生難得糊涂,該清醒時清醒,該糊涂時還得糊涂。</b></p><p class="ql-block"><b> 行,不可不傲,不可太傲。做人要有骨氣,有個性。當然也不可太傲,要隨和、大度,于浩然正氣中透出溫情敦厚、質樸無華。</b></p><p class="ql-block"><b> 心,不可不圓,不可太圓。做人三分傻,不可太圓滑,但也不可太固執。外圓內方,方圓有度,才是處世之道。</b></p> <p class="ql-block"> <b>知讓者就是要有一顆博大的包容、寬容、忍讓之心。</b></p><p class="ql-block"><b> 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包容。包容不是懦弱的表現,而是察人之難,補人之短,揚人之長,諒人之過;包容不會嫉人之才,鄙人之能,諷人之缺,責人之誤。</b></p><p class="ql-block"><b> 包容是肯定自己也承認他人,是一種善待生活,善待別人的境界。在包容的背后,蘊含的是愛心,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山高萬仞無欲則剛。</b></p><p class="ql-block"><b> 若要計較,世間便沒有一個人、一件事會讓你滿意。常言道心若計較,處處都有怨言;心若放寬,時時都是春天。世上你我皆過客,何必計較那么多。</b></p><p class="ql-block"><b> 給事留一個機會,給人留一份尊嚴,給己留一方空間。予人方便,就是待己仁厚;包容別人,就是寬恕自己。</b></p><p class="ql-block"><b> 做人處事一定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推己及人,換位思考。對一些我們看不順眼的人與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面對、接受,調整好自己內心,用善良、愛心感染生活,感染人生。</b></p><p class="ql-block"><b> 包容的心態就是善良人品的升華,是人性至美的沉淀,是崇高精神的凝結。</b></p> <p class="ql-block"><b> 知足者就是在物質條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上要知道滿足。有道是,華屋千間,只臥一床;稻菽萬擔,僅食一碗。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禍莫大于不知足。</b></p><p class="ql-block"><b> 做人要知足,首先要選準比較的參照系,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有人說,人比人氣死人。那是你比較的參照系選得不對,總是拿比你有出息的人比。殊不知在你的周圍總可以找到一個比你差的人作比較的參照,這樣比出來的將會是完全不同的結果——人比人樂死人。</b></p><p class="ql-block"><b> 當你感到“心理不平衡”時,不妨去兩個地方看看:去貧困的地方看看,比一比那些沒有完全解決溫飽的人群,你會對自己的生活狀況感到知足;去火葬場看看,比一比那些不幸的先逝者,你會對自己健康地活著感到知足。</b></p><p class="ql-block"><b> 知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瑰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我們的祖先就把 “唯、吾、知、足”四個字巧妙地鑄在錢幣上。此古錢幣從左向右讀是“唯吾知足”,從上向下讀是“吾唯知足”。不管是“唯吾知足” 還是“吾唯知足”都反映了中國古代人民樸素的心愿、寄托和追求,不但構思巧妙有趣而且寓意深刻。</b></p> <p class="ql-block"> <b>人都有這樣那樣的欲望這不奇怪,但必須節欲知足,必須有“唯吾知足”的大氣和“吾唯知足的”執著。我們只有這樣才能自得其樂,知足常樂。</b></p> <p class="ql-block"> <b>知恩者就是受人之恩,當有相報之心。懂得把別人對自己的恩與愛反贈給別人、反饋給社會,讓真情在人間傳遞。</b></p><p class="ql-block"><b> 很多時候,受到別人的恩惠,總習以為常,認為理所當然,從而淡忘了感恩之心。</b></p><p class="ql-block"><b>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們常說 “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其實,“善小” 不是微不足道,“善小” 也含有大義。行雖微小,而善心乃大,不可忘卻其可貴之處,應常念滴水之恩,把別人愛心的涓涓細流匯成知恩感恩之不盡長河。</b></p><p class="ql-block"><b> 一個人若擁有一顆感恩樂善之心,就擁有了生命的光彩。人活著就要心懷感恩之心,生命因為感謝而精彩,心靈因為感恩而美麗。</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年輕時我立此“四知”為座右銘,而今年屆古稀,踐行幾許? 靜思自問,還算強差人意,但嚴礪德行還深感不足,今后的歲月雖不會很多,然不忘初心,砥行到老才是正道!</b></p><p class="ql-block"><b> 這正是:</b></p><p class="ql-block"><b> 少壯立銘現古稀。</b></p><p class="ql-block"><b> 回眸已往踐幾何?</b></p><p class="ql-block"><b> 嚴苛對照差強意,</b></p><p class="ql-block"><b> 不忘初心篤剩期。</b></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息烽县|
额济纳旗|
信阳市|
安阳县|
蓬莱市|
财经|
莱阳市|
安仁县|
扶风县|
巴林右旗|
吴川市|
贡山|
綦江县|
秦安县|
三都|
新民市|
岳西县|
桃源县|
大连市|
博客|
喀什市|
吴桥县|
安达市|
胶州市|
沂源县|
梅河口市|
莆田市|
闸北区|
大安市|
江阴市|
平遥县|
佛学|
镇沅|
自治县|
泰和县|
罗源县|
桃园市|
彝良县|
临高县|
闵行区|
靖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