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10年,我行攝在祖國的大好河山里,享受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一邊欣賞一邊記錄,不知不覺走進了攝影愛好者的行列。</h3> <h3>偶爾有人問我,你攝影幾年了?我無從回答。思考了半天,可能這個回答接近現實:膠片時代照像,數碼時代拍景。</h3> <h3>今天,我出書了,精美的畫冊讓自己都有點震驚,這個是我拍的嗎?平時都在手機上看,或在電腦上玩,沒這種感覺啊。</h3> <h3>記得第一臺相機是父親在北京給我買的,9.8元/臺,那是37年前在讀大學時期,我用它記錄下來很多懵懂的青澀。</h3><h3><br /></h3><h3>后來用過一臺135的相機,不知從何而來又去了哪里,但用它拍了20歲時第一次去北京的所有像片。</h3><h3><br /></h3><h3>第三臺相機是在廠團委工作時的一臺海歐相機,用它記錄了5年多團工作的各種活動。</h3><h3><br /></h3><h3>第四臺相機,也就是圖片上這臺鳳凰205A相機,這是先生曾經的同事,現在大名鼎鼎的葉文志,那時在開照像館賣相機時,作為我們新婚賀禮半買半送買的,用它記錄了結婚的全過程,記錄了小孩出生成長的很長一段時光。</h3> <h3>第五臺相機,是2000年在美國買的,尼康F60。這是一臺膠片單反相機,其實,那時同行的人已經手持數碼相機了,但我因為工作很忙,對這些沒有關注,看見有行家選擇了膠片機,自己也未加思索就跟風了。</h3><h3><br /></h3><h3>后來幾年,因為迷上了唱歌跳舞,購買了錄像機,所以,照像都是用錄像機中的照像功能進行。</h3><h3><br /></h3><h3>直到2010年2月才購買了數碼相機尼康D90,這算第六臺,帶它去了西寧、西藏。后來給女兒在學校使用。</h3><h3><br /></h3><h3>第七臺相機是佳能60D,于2011年10月購買,它跟著我走遍大江南北,直到2014年去額濟納拍沙漠駝影后,才開始關注光影。</h3><h3><br /></h3><h3>第八臺相機,2015年,遇到了人生中的重大挑戰,便購買了佳能5D3,用它釋放負能量,第一站去了福建霞浦,隨后走了的地方都掛在網上得瑟過。</h3> <h3>拍了照片,我很注重整理、備份。先是放入電腦,再刻成蝶,后來備份在硬盤,再后來又多重備份,以至于去的每個地方都留有一張原始的SD卡。</h3> <h3>女兒在關島的婚禮照片是多么珍貴,請日本公司拍的照片我至今未看見,還是自己拍的好。</h3> <h3>在一生遇到最艱難的兩年時間內,我跑了深圳10多個公園拍攝當季的鮮花、天空的云彩,只有攝影讓我能立馬舒坦。</h3> <h3>我認為只有沖洗出來的照片保存時間最久,可要挑選照片是一件非常糾結的事情。</h3> <h3>我習慣寫游記,那時QQ空間的日志欄目滿足了我的要求。沒想到微信發展如此迅速,《美篇》在兩年前應運而生,我的游記移師《美篇》,盡管它在不斷完善,但仍受到眾人的親睞,包括我。</h3> <h3>今年,《美篇》推出打印文章成書的服務,就是價格太貴了,其它,沒得說,點擊一下印刷,馬上排版就可以看見,并可自己調整,用讀者打賞的錢支付,一周后便寄到我手上,打開一看,除封面不夠精美外,其它滿意,雖然我從未做過出書夢,但此刻也是由衷的高興。</h3> <h3>這種保存手段就目前而言是很精美、穩定的一種辦法,所以在雙11期間,用8折的價格印刷了幾篇游記,形成了畫冊。</h3> <h3>我拿出老相機、老膠卷,深深感嘆這個時代的變遷,幸好我喜歡記錄,留住了光陰。</h3> <h3>今天我出畫冊了,恍然如夢。</h3> <h3>希望《美篇》在降低成本上多下功夫,降低印刷價格,才能使更多的人受益,《美篇》也才能發展得更好,期待!</h3> <h3>一生有很多美好的時光,把它們記錄下來,不會被遺忘。</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蒲城县|
乳源|
手游|
名山县|
买车|
汶川县|
汉中市|
凌源市|
双牌县|
阿勒泰市|
台江县|
洛川县|
中卫市|
昌吉市|
收藏|
松原市|
孝义市|
海安县|
松溪县|
大邑县|
福安市|
徐汇区|
普定县|
仁寿县|
防城港市|
安宁市|
庆安县|
鹤岗市|
德令哈市|
罗甸县|
霍林郭勒市|
邮箱|
长武县|
遂平县|
哈巴河县|
荆门市|
黑河市|
沙湾县|
广昌县|
台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