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西會館又名“山右書院”、“山右會館”,實際名為“晉鹿會館”,由山西和獲鹿的錢行、雜貨行、棉花行等商人共同創建于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67年)。當時正是古代商貿活動的鼎盛時期,該地為日進斗金的“旱碼頭”,山西商人和本地豪紳、商賈相結合,為了有固定的聯絡和辦事的場所,會館就應運而生了,“西會館”就是其中一處。</h3><h3> 西會館坐落在鹿泉市西南部臥牛山的山坡處,原為三進院落,第一進院落由座北朝南的戲臺、左右兩座石牌坊和已改成現代房屋的前殿組成;第二進院落由左右廂房和中殿組成;第三進院由左右廂房和三間正殿及四間配殿組成。</h3><h3> 西會館創建于乾隆年間,重修于宣統三年,從碑文中可以了解到會館的創建、重修年代,由平定和獲鹿商人共同捐資修建。其商業活動延續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1986年,獲鹿縣人民政府公布西會館為縣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現在原址保存有東,西兩座石牌坊,房屋為后期修繕,石刻保留完好。</h3> <h3></h3> <h3>西牌坊東面中間匾額“氣塞天地”,北額“崇山”,南額“峻嶺”。對于原來一些介紹文章,錯誤的介紹說是‘氣寒天地’,在這里我更正一下:西會館和東會館一樣,供奉的是關羽神像,所以兩座石牌坊上刻的字都是關于關公的內容。關羽是我國唯一為儒、釋、道三教并尊的歷史人物,關羽一生,以忠義和勇猛見稱。從古到今,人們把他視為蓋世英雄,作為神靈頂禮膜拜。此‘氣塞天地’四字是表示為關羽浩然的英雄氣概充滿天地,而‘氣寒天地’四字用在此地感覺用詞不通,以上為個見,歡迎大家商討為盼。</h3> <h3></h3> <h3></h3> <h3> 石牌坊上也刻上了歲月的流失。。。。。。</h3> <h3></h3> <h3>原來精美的石獅現在也殘缺不全了。</h3><h3><br></h3> <h3>西牌坊的正面西側中間匾額刻書:“神圣文武”,北額“捧日”,南額“凌霄”。</h3> <h3></h3> <h3></h3> <h3>牌坊兩側柱子離地約1米各有石窩一個,橫梁上有吊耳兩個,不能確定何用。</h3> <h3></h3> <h3></h3> <h3>隱隱約約還能看出石刻的精美。</h3> <h3>東牌坊西側中間石額書:“志存高遠”,北額“虎踞”,南額“龍蟠”。在此再更正一下,原來的錯誤介紹是‘龍盤’,實際應為‘龍蟠’二字。</h3> <h3></h3> <h3></h3> <h3></h3> <h3>東牌坊的東立面中間石額橫書“正大光明”,北額“翼古”,南額“扶今”。</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與西牌坊一樣也是有遺留痕跡。</h3> <h3></h3> <h3></h3> <h3>精美的紋路。。。。。。</h3> <h3></h3> <h3>石柱上的精美石刻。</h3> <h3></h3> <h3></h3> <h3>修繕的房屋。</h3> <h3></h3> <h3></h3> <h3>保存完好的石碑。</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石刻詳細記錄了西會館的歷史和修繕的情況等等,供后人評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吉水县|
甘谷县|
宾阳县|
宁阳县|
渝中区|
阜宁县|
庄浪县|
东兰县|
平利县|
论坛|
乐业县|
潞城市|
拉萨市|
察哈|
镇原县|
荣昌县|
黄平县|
合川市|
墨脱县|
汝阳县|
鹤壁市|
辽中县|
南康市|
稷山县|
祁门县|
织金县|
中山市|
务川|
永福县|
资阳市|
阳谷县|
海盐县|
盱眙县|
涞源县|
武功县|
福鼎市|
荥经县|
巢湖市|
武功县|
额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