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普羅科菲耶夫的《彼得與狼》絕對是我百教不厭的經典曲目之一,清晰的故事線,每個人物都有屬于自己的特定樂器,可以發揮無限想象力的延展活動,戲劇、舞蹈、藝術......我想這就是真正意義上屬于兒童的交響童話。</h3><h3>1936年,謝爾蓋·普羅科菲耶夫應莫斯科中央兒童劇院之邀創作一部新的兒童交響樂作品,希望能在走進課堂的第一刻開始孕育兒童們的音樂品味。僅四天的時間,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出了交響曲《彼得和狼》。1936年5月2日的首演并不走運,用作曲家自己的話講:“沒有能吸引住聽眾的注意力。”普羅科菲耶夫恐怕很難預見到《彼得和狼》如今成為兒童音樂的經典之一,帶給不同年齡的兒童和成人歡樂和啟示。</h3><h3><br></h3><h3>音樂故事梗概:<br></h3><h3>蘇聯少先隊員彼得住在森林邊的爺爺家里。一天,彼得偷了爺爺的后門鑰匙,帶著鴨子跑進森林玩耍。在結冰的池塘里鴨子和小鳥斗起嘴來(“不能飛的鳥兒算是什么鳥兒?”—“不會游泳的鳥兒又是哪般鳥兒?”)。彼得的貓跟出來要捉他們,小鳥聽到彼得的警告飛上了樹梢,鴨子游進了池塘中央。</h3><h3>爺爺出來罵彼得說:「外面很危險,要是野狼出現怎么辦?」爺爺拉著彼得回家。</h3><h3>結果野狼真的出現了,它一口就把鴨子活生生的吞下去,貓和小鳥在樹上一動也不動的害怕野狼。這時爺爺已睡著,彼得就拿出繩子,請小鳥在野狼的頭上飛,趁機綁住野狼。這時獵人經過,把野狼送去動物園,可是鴨子還在野狼的肚子里哀嚎求救呢!彼得決定去救鴨子......</h3> <h3>《彼得和狼》配器包括長笛、雙簧管、A大調單簧管、低音管、3支法國號、小號、長號、定音鼓、三角鐵、手鼓、鐃鈸、響板、小鼓、大鼓和弦樂。</h3><h3>故事里的每個角色有特定的樂器和主題表現:</h3><h3>小鳥:長笛</h3><h3>鴨子:雙簧管</h3><h3>貓:單簧管</h3><h3>爺爺:低音管</h3><h3>狼:3支法國號</h3><h3>獵人:木管主題;槍聲:定音鼓和大鼓</h3><h3>彼得:弦樂四重奏</h3><h3><br /></h3><h3><br /></h3> <h3><br></h3> <h3>欣賞完樂曲,就到了孩子們最愛的游戲時間,把音樂段落的順序打亂,重新播放某一段旋律,讓他們猜一猜此時的旋律是哪個人物出場?該人物的代表樂器是什么?</h3><h3>在熟悉了音樂人物以后,還可編排戲劇表演,設計人物造型,創編臺詞,舞臺布景......所以說兒童音樂欣賞,不是在教室里正襟危坐的欣賞,而是通過欣賞,接觸不同的文化,發掘創作的潛能,形成富有個性的審美能力。</h3> <h3>看,游戲工作紙都給您備好了,如果你童心未泯或是為人父母,事不宜遲,接下來就是你們自己的探索時間啦!</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轉載請注明出處。</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關于作者Luce:</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音樂教育碩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香港注冊教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國際文憑課程(I.B)學校音樂教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鋼琴導師</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爵士歌手</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致力將國際三大教學法——奧爾夫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達爾克羅茲教學法引入課堂教學中,并積極推廣兒童爵士樂鑒賞,汲取美國兒童爵士樂教學理念。現正研究創編適應亞洲兒童文化背景的爵士樂課程。</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河县|
赤水市|
宜宾市|
越西县|
荣昌县|
高雄市|
金寨县|
绥江县|
巴林右旗|
聂拉木县|
溧水县|
长寿区|
台北市|
突泉县|
南部县|
河北省|
定南县|
彭州市|
华坪县|
商南县|
塔河县|
惠来县|
玛多县|
垣曲县|
凭祥市|
永平县|
贺州市|
个旧市|
乳源|
沂源县|
浦县|
迁西县|
特克斯县|
伊宁市|
岗巴县|
安西县|
黑水县|
茂名市|
虞城县|
建瓯市|
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