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湘鄉市登山運動協會簡介</h3><h3> </h3><h3>湘鄉市登山運動協會是由戶外運動愛好者自行發起,自發組織,自我管理的非盈利性興趣社團組織,協會前身為湘鄉山友會。自2014年4月22日協會批準成立以來,先后開展了以登山、攀巖、徒步、溯溪、跳潭、旅游等多種形式的300余場戶外活動,參加活動人數達萬余人次,南至廣東韶關,北達黑龍江漠河北極村,東及安徽黃山,西抵西藏珠穆朗瑪峰,足跡踏遍三湘四水,目前注冊會員300余人。 </h3><h3>協會注冊號:湘民社證字 1503 協會組織機構代碼號:32954901-5</h3><h3>會 歌:風雨同行 會 徽:(略)</h3><h3>宗 旨:親近自然,綠色出行 ;強身煉體,磨練意志;團結奉獻,互助友愛</h3> <div><h3>圖文編輯:寒鴉戲水</h3></div> <h3>深秋的楓火紅火紅,激情四射,在秋冬季節交替之時,為漸行漸遠的五顏六色留下的空白山野,填補了亮麗的風景,讓大自然依舊華麗、依舊多彩。</h3> <h3>顏色是秋季的符號,秋季更是楓的舞臺。</h3> <h3>11月19日,湘鄉市登山協會瞄準了陰雨連綿之中一個“三無”的日子(無風無雨無太陽),開展了一場從湘鄉市棋梓鎮沙坪村至翻江鎮農林村高山徒步,集采果、鉆洞、訪古、賞秋色于一體的戶外活動。</h3> <h3>8:00時,三十一名隊員在工貿新區乘車出發,前往活動的起點棋梓鎮沙坪村。</h3> <h3> 湘鄉市棋梓鎮,地處湘鄉西南部,西鄰婁底市,旅游資源極其豐富,沙坪村座落在湘潭第一峰褒忠山系西南山麓,這里氣候溫濕,降水豐沛,盛產桔、桃、梨、栗、橙等水果,山區地質復雜,遍布碳酸鹽石(太湖石),山石體現“皺、漏、瘦、透”之美,故又稱之“窟窿石”,山體中多溶洞。</h3> <h3>9:20分鐘,全體人員便到達沙坪村。休整片刻后,會長助理向往神鷹帶領大家開始認真做起熱身運動。</h3><div> </div> <h3> 村莊寧靜而詳和,池塘邊成群的鴨子探著腦袋向這邊張望著;難得一次這么多陌生人入侵,狗狗們也爭先恐后地叫嚷了起來;難得出門的老人拄著拐杖也走出屋來,好奇地打量著我們這一群遠方來客,忙碌著的大叔大嬸們不疑惑著,笑問“客從何處來、又向何處去”。</h3><div> </div> <h3>登協首次女領隊小華輕車熟路,帶領大家沿一條蜿蜒小路向山上行進。</h3> <h3>深秋,山區的風吹在臉上,感覺有些涼意,踩著松軟的金黃樹葉,大家心中泛起一陣陣懷舊的情緒。一路上,房前屋后的樹上掛滿了金黃枯橙果子,在老鄉們的眼里,這也許是一種季節的裝飾。</h3> <h3>上坡的山路上有不少的烏泡子,看似熟透,放到口里一嘗,有種說不出的味道。</h3> <h3> 不多時,大家先后到半山腰的山坡上,首先是成片的板粟樹,樹葉已枯黃,一些空的粟殼藏在厚厚的褐色落葉下,仿佛在炫耀看那曾經碩果累累的故事。</h3> <h3><h3>緊接著便是柑橘種植園,成熟的果子飄出陣陣清香,香甜可口的黃橙掛滿枝頭。</h3><h3>因為在活動策劃時,協會與這片果地的老鄉取得了聯系,所以柑橘隨便大家品嘗,而且可以“吃不了,蔸著走”。</h3></h3><h3>或酸、或甜、或柔、或爽,大家敞口開胃,品嘗著鮮美的果肉,接著又忍不住出袋子,采摘起來,山坡剎時充滿著歡聲笑語。</h3> <h3>沿著果園上端的山間小道上行至山脊,怪石嶙峋,千姿百態,險奇峻秀,色澤光潔,這便是“窟窿石”。</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安全員的引導下,大家或攀爬跳躍,或飛檐走壁,若靈猴般輕盈,如蜘蛛般謹慎。</font></h3> <h3>再往下面,有一巨洞,座落山巔,入口很小,一次只能容一人下去。前鋒率先進入,下到洞里,把大家的背包一個一個地接下來,指導下蹬的位置,大家小心地探著身體,依次有序地進入洞內。</h3> <h3>大家在驚嘆大自然之鬼斧神工,巧奪天工之時,“燈光師”鋤頭拿著手電筒,“導演”瀟湘夜雨捧著相機,以巖洞為舞臺,為“</h3><div>隊友演員”輪流試鏡拍照,左擺右拍,忙得不亦樂乎。</div> <h3>洞里面豁然開朗,如氣勢恢宏的舞臺一樣,布局精巧,其間有鐘乳石、象鼻石,還有奇形怪狀的石柱,石凳,石穴,石筍,象鼻。</h3> <h3>穿過幾百米的叢林地帶,大家來到山中的一座古庵前,古庵歷史悠遠,遠近聞名,鑲嵌在墻壁上的幾塊石碑,記載著清朝道光、乾隆時期的史料。</h3> <h3>相傳中南第一大古剎湘鄉云門寺的第一位掌門人就是從這里出去的。</h3><h3>庵子有些破舊,庵前有一口水塘,坪內雜草叢生,庵院門很是頹廢,木門、瓦屋、殘破的土墻,與漫山的多彩樹林,相映成趣。</h3> <h3>進了院門,一陣檀香味撲鼻而來,穿著簡樸,目光柔和的主持打量著我們這群不速之客,通過短暫的交流得知,主持已經遠離喧囂,在這里獨居十九年,周邊鄉里鄉親凡是有什么頌經超度的,他都會應邀前位。大家虔誠地拜過菩薩,祈福平安,放了些香油錢,然后離去。</h3> <h3>從庵里出來,就正式開始前往翻江的徒步穿越,秋冬季節,漫山的黃草高過人頭,人在里面穿行別有一番味道。</h3> <h3><font color="#010101">一路上,紅色楓葉,似乎被紅酒浸潤過,紅的像一團火;黃色楓葉,晶瑩剔透,串串黃葉,如金色銅錢;還有碧綠的,青黛的,紫色的…各種顏色交雜在一起,像錦緞,似華蓋鋪滿山野,夸張著深秋的絢麗多彩。</font></h3> <h3>幾片枯黃的揚樹葉和鮮艷的楓葉飄落下來,好象是幾只彩色的蝴蝶在空中飛舞。野菊花爭芳斗艷,在風中搖曳著身姿,美不勝收。</h3> <h3><font color="#010101">畢竟時令已是入冬了,許多樹上枝頭已給是孤零零的,宛如一位年邁的老人掉光了頭發,但精神矍鑠......</font></h3> <h3>不知不覺就到了12:30分鐘,大家找了一塊空地,就地休整。</h3> <h3><font color="#010101">大家休整后,來到了梨園。山里的人大都搬了出去,青壯年人都在外打工,山上栽種的梨樹無人管理,結出的果子,因果樹太高,無法采摘,只好任憑梨子跌落腐爛。</font></h3> <h3>時光好像又倒回了幾十年,大人們或爬上樹、或用長棍在樹上掏騰,梨子如雨點般落下,滾到草叢中、枯枝下,隱藏著,然后孩子們便歡呼著去尋找。</h3> <h3><font color="#010101">會長助理向往神鷹拿來早已備好的一根長竹竿,伸到樹梢高處,用力敲打,梨子們一個個應聲落地,咕嚕咕嚕地滾著。梨子外相不好看,是俗稱的“碩把梨”,但咬一口卻舍不得放下,“碩把梨”水分足,香脆微酸,回味悠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4:00時,大家踩著滿路的秋色, 到達翻江農林村。 農林村位于褒忠山北麓桃林水庫尾,三面環山,景色宜人。</font></h3> <h3>農林村西山坡上有成片的楓林,楓葉顏色正濃,青色、青黃、淡黃、正黃、金黃、粉紅、大紅、火紅、褐紅、暗紅……隨意而又放肆,雖經幾日風吹雨打,但楓葉君還是“我自巋然不動,獨占枝頭”。</h3> <h3>大家抓住這難得的機會,站在不同位置,變換不同角度,在楓林間,在落葉上拍照,留影,盡享深秋美景。</h3> <h3><font color="#010101">15:00時,在預定的時間點,摘柑橘的,背梨子的,捧菊花的,被色醉的…滿載而歸,紛紛登上已在農林村村部等候的返程車,開始返回。</font></h3> <h3>感謝以下企業對湘鄉市登山運動協會的大力支持</h3> <h3>本次活動點評:</h3><div>一、本次線路于活動前周規劃,為了取得預期效果,協會管理層不間斷地密切本市天氣預報,以小時為單位跟蹤天氣變化。</div><div>二、在線路規劃時,會員小華的大哥“小特務”憑著自己多年的高山行走經驗,用一天的時間,開劈了多條戶外線路(本次活動只涉及部分);同時,盡管果園無人管理,協會通過考慮,請求“小特務”費盡周折,找到果園主人,預付定金。協會在此對“小特務”表示感謝。</div><div>三、會員鋤頭于周六已參加協會探路活動,周日有家事需處理,根據協會工作要求,鋤頭毅然參加協會活動,擔任后衛工作。</div><div>四、非會員娟子樂觀開朗,在下降到巖洞時,始終與前鋒一起遞接大家的背包,值得點贊。</div><div><br></div><div><br></div><div> 登山協會秘書委員會</div><div> 11月22日</div> <h3>謝謝觀賞</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饶县|
杂多县|
隆林|
平邑县|
东乡族自治县|
余江县|
偃师市|
于田县|
辉南县|
盐津县|
北安市|
扎兰屯市|
哈尔滨市|
资中县|
钦州市|
辽源市|
托里县|
土默特右旗|
商水县|
黑水县|
扎赉特旗|
当阳市|
浦城县|
麻城市|
乌拉特后旗|
扶沟县|
合肥市|
河曲县|
灵宝市|
寻甸|
厦门市|
德昌县|
永州市|
余江县|
灵武市|
平阴县|
万荣县|
瓮安县|
洞头县|
达州市|
柳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