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誦讀者:曉明</p> <p>《獻給我心中的胡楊一一四十七軍 __</p><p>一千年不倒,倒下,一千年不朽 》</p><p>作者:原47軍140師警衛連 荊自力</p><p>誦讀:原47軍140師通信營 曉 明</p> <h3>像一棵大樹重重地倒下,<br></h3><div>枝杈崢嶸,橫身壯巍。</div><div>象一座久負勝名的建筑瞬間的倒塌,</div><div>轟隆作響,煙滾灰飛。</div><div>多么威武的告別,</div><div>多么悲壯的謝帷!</div><div>從此,共和國武裝力量的序列里再沒有你的番號,</div><div>人民軍隊的陣容里再沒有你的身影,</div><div>我的四十七軍,</div><div>我的英雄部隊!</div><div>我知道會有這么一天,</div><div>因為強軍精兵的號角已經勁吹。</div><div>但當這一天真的來臨,</div><h3>我還是止不住的垂淚……</h3> <h3>從平江起義到蘇區突圍,</h3><h3>從三五九旅到白山黑水,</h3><h3>從黑山阻擊到湘西剿匪,</h3><h3>從抗美援朝到老山蕩賊,</h3><h3>從雷州半島到西北邊陲,</h3><h3>一場場惡仗戰績卓著,</h3><h3>一番番榮譽揚名播威。</h3><h3>屢建奇功,戰無不勝,</h3><h3>英雄輩出,光榮團隊。</h3> <p class="ql-block">幾度風雨,幾度軍改,</p><p class="ql-block">七十個軍保留十八個</p><p class="ql-block">其中有你,足以說明___</p><p class="ql-block">你是勁旅,你是精銳!</p><p class="ql-block">無法接受軍隊從此沒有你,</p><p class="ql-block">感情的傷痛撕心裂肺!</p><p class="ql-block">我的四十七軍,</p><p class="ql-block">我的英雄部隊!</p> <h3>我穿上軍裝,是由于對軍旅的向往和熱愛,</h3><div>并不知道所在是哪個部隊。</div><div>不在乎你是幾野幾縱,</div><div>更不了解你功幾何、勛幾貴?</div><div>可當我在你的熔爐里幾年鍬煉之后,</div><div>你的一切便與我有了千絲萬縷的連綴。</div><div>我的血管里流淌著你的血液,</div><div>我與你難以割舍深愛無悔!</div><div>臍帶斷了血脈相連,</div><div>戰士的生命里有了一段你給予的光輝。</div><div>命里當過你的兵,一生相許,</div><div>一輩子便與你生死與共、毀譽相隨。</div><div>當我已不在是軍人,</div><div>仍心系軍營,仰望著天空中你的雄翅奮飛!</div><div>你在,我安然,</div><div>你好,我快慰!</div><div>今天與你揖別,</div><div>我的心要碎,</div><div>我的四十七軍,</div><h3>我的英雄部隊!</h3> <h3>國家不需要龐大的軍隊,</h3><h3>但需要你的精神代代相傳、鼓舞后輩。</h3><h3>服從大局,勇敢擔當,</h3><h3>居功至偉,聽黨指揮。</h3><h3>上馬殺賊,下馬安邦,</h3><h3>你做了一次優雅亮麗的度身輪回。</h3><h3>今后到哪里找你?</h3><h3>在偉大軍隊的軍營里歌聲里作風里,</h3><h3>在戰無不勝的硝煙里,在搶險救災的風雨里,</h3><h3>那里有你的靈魂和神威!</h3><h3>今后想你了怎么辦?</h3><h3>在軍史里,在影集里,在老兵的記憶里,</h3><h3>那里有你的驚世傳奇和不朽豐碑!</h3><h3>歷史紀念著你,</h3><h3>一代代的老兵心里裝著你,</h3><h3>我的四十七軍,</h3><h3>我的英雄部隊!</h3><h3>我的牽掛,我的夢寐,</h3><h3>我的驕傲,我的心碎……</h3> <h3>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前身可以追溯至彭德懷、黃公略領導的“平江起義”時,所組建的紅五軍一部;后發展為湘贛蘇區紅八軍,曾在湘贛一帶戰斗;長征時,被編為紅六軍團,由蕭克擔任軍團長,王震任政治委員;
抗日戰爭時期,紅六軍團被編入八路軍120師359旅,以“南泥灣大生產”而聞名;抗戰勝利前夕,359旅分兩個梯隊南進華南,當日本投降后,奉命移師東北;
1947年1月被改編為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參與了攻占哈爾濱市、攻占合江等戰斗;在解放戰爭中轉入反攻地位時,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1師與獨立第3師合并后,又吸納了“東滿獨立師”,合編為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
1948年11月,第10縱隊又改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首任軍長為梁興初,政治委員周赤萍,下轄第139師、第140師、第141師;部隊在遼沈戰役中,參與大黑山阻擊戰,還曾參加了平津、宣沙等戰役;而后,配合第二野戰軍第3兵團,參加了向四川、貴州的進軍作戰,1950年在湖南剿匪。
1951年2月入朝作戰,軍長曹里懷,政委李人林,
1954年9月回國駐雷州半島;
1960年調衡陽,1970年調西安臨潼;
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赴云南老山地區參加對越南的兩山戰役;
1985年,第47軍改編為第47集團軍。
第47集團軍軍部位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原部隊代號為84810部隊,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68310部隊,直屬蘭州軍區,為乙類集團軍。
2016年1月,大軍區改戰區,第47集團軍納入西部戰區。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軍歷任軍長
1948.11-1985.08
梁興初
第一任
1948.11-1949.05
36-37歲
中將(1955)
1930.11入黨
1930.04參加革命
1912.08.23-1985.10.05
享年73歲
江西吉安人
原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
司令員
調任陸軍第38軍軍長
曹里懷
第二任
1949.05-1952.04
40-43歲
中將(1955)
1928年入黨
1928年參加革命
1909.11.15-1998.05.19
享年89歲
湖南資興人
原東北野戰軍第一縱隊
副司令員
調任湘西軍區司令員
張天云
第三任
1952.04-1956.12
39-43歲
中將(1955)
南京軍事學院
1931.04入黨
1928.02參加革命
1913.12-1980.07.08
享年67歲
湖北紅安人
原第十二兵團軍長
調任志愿軍十九兵團
副司令員
李化民
第四任
1956.12-1960.12
41-45歲
少將(1955)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33年入黨
1931.12參加革命
1915-2002
享年87歲
甘肅臨洮人
顏德明
第五任
1960.12-1964.05
43-47歲
少將(1955)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34年入黨
1930年參加革命
1917-1985.08.04
享年68歲
湖南攸縣人
原廣州軍區裝甲兵政委
調任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黎 原
第六任
1964.05-1975.07
47-58歲
少將(1964)
南京中央軍校第11期
1938年入黨
1938年參加革命
1917-2008.12.18
享年91歲
河南息縣人
原廣州軍區副參謀長
調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胡伯華
第七任
1975.07-1978.06
53-56歲
少將(1961)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39年入黨
1939年參加革命
1922-2004.04.14
享年82歲
遼寧沈陽人
原陸軍第47軍副軍長
調任陸軍第19軍軍長
董占林
第八任(兼)
1979-1980.12
56-57歲
中將(1988)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44年入黨
1944參加革命
1923.11生
北京房山人
原陸軍第11軍軍長
調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張德福
第九任
1980.12-1985.06
52-57歲
中將(1988)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45.04入黨
1944.06參加革命
1928-1991.06.16
享年63歲
山東文登人
原陸軍第47軍副軍長
調任新疆軍區副司令員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7集團軍歷任軍長
1985.06-至今
錢樹根
第十任
1985.08-1990.07
46-53歲
上將(2000)
中將(1994)
少將(1988)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56.10入黨
1954.08入伍
1939.03.29生
江蘇無錫人
原第47集團軍副軍長
調任蘭州軍區參謀長
郭伯雄
第11任
1990.07-1993.12
48-51歲
上將(1999)
中將(1995)
少將(1988)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63.03入黨
1958.08參加工作
1942.07生
陜西禮泉人
原蘭州軍區副參謀長
調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
鄒庚壬
第12任
1994.02-2000.10
51-57歲
中將(2002)
少將(1990)
解放軍軍事學院
1962.10入黨
1961.09入伍
1943年生
湖南新化人
原蘭州軍區后勤部政委
調任蘭州軍區副司令員
常萬全
第13任
2000.10-2002.01
51-53歲
上將(2007)
中將(2003)
少將(1997)
渭南師范專科學校
1968.11入黨
1968.02入伍
1949.01生
河南南陽人
原國防大學戰役教研室
主任
調任蘭州軍區參謀長
徐粉林
第14任
2002.01-2004.01
49-51歲
上將(2013)
中將(2008)
少將(2002)
國防大學博士
中共黨員
1972.02入伍
1953.07生
江蘇金壇人
原第47集團軍軍長
調任廣州軍區參謀長
彭 勇
第15任
2004.03-2011.06
50-57歲
少將(2000)
西安政治學院
1971.09入黨
1970.12入伍
1954.01生
河北盧龍人
原第21集團軍參謀長
調任新疆軍區司令員
曹益民
第16任
2011.08-2013.01
49-51歲
少將(2009)
西安陸軍學院
中共黨員
1979年入伍
1962年生
四川蓬安人
原第21集團軍副軍長
調任第21集團軍軍長
張聯義
第17任
2013.02-2016.07
51-54歲
少將(2010)
國防大學
中共黨員
1962年生
湖北嘉魚人
原第21集團軍副軍長
林向陽
現 任
2016.07-至今
52-
少將(2014)
中共黨員
1964年生
福建福清人
原第31集團軍副軍長<br></h3><h3>此資料來源2014年7月19日互聯網【獵鷹】《個人圖書館》</h3> <h3>彭德懷</h3> <h3>黃公略</h3> <h3>梁興初</h3> <h3>周赤萍</h3> <h3>榮譽單位</h3><h3>紅軍師——步兵第139師</h3><h3>紅軍團——步兵第139師第415團</h3><h3>英雄四連——步兵第139師第417團4連</h3><h3>紅色尖兵連——步兵第141師偵察連</h3><h3>科學發展好九連——防空旅3營9連</h3> <h3>湘西剿匪</h3> <h3>英雄人物</h3><h3>邱少云——原步兵第56旅168團9連(中國人民志愿軍第15軍第29師第87團9連)士兵,革命烈士,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英雄。</h3><h3>張國富——16歲孤身活捉國民黨一名中將,因屢建奇功被評為特等功臣。</h3><h3>羅盛教——原第141師偵察連文書,榮獲“一級愛民模范”稱號,被譽為“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h3><h3>歐陽海——“愛民模范”,所在班被國防部授予“歐陽海班”。</h3> <h3>羅盛教</h3> <h3>歐陽海</h3> <h3>第47集團軍于1985年12月至1987年6月赴云南老山、者陰山地區執行對越作戰任務。</h3> <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軍旅歌曲《說打就打》,是原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7集團軍軍歌,誕生于1947年11月,作詞謝明,譜曲莊映。</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說打就打》歌詞 謝明詞 莊映曲</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說打就打,說干就干,練一練手中槍,刺刀手榴彈。瞄得準來投也投得遠,上起了刺刀叫他心膽寒。抓緊時間加油練,練好本領準備戰,不打垮反動派不是好漢,打他個樣兒叫他看一看!</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說干就干,說打就打,人民的子弟兵,什么也不怕。民主聯軍前方打天下,老百姓后方反惡霸。前方后方是一家,打天下來反惡霸。</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立好我們革命的家,再去那烏龜殼里捉王八來捉王八! </p> <h3>1988年5月12日,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簽發命令,通令嘉獎第47集團軍全體參戰指戰員。</h3> <h3>2016年,第47集團軍轉隸西部戰區陸軍。轄:</h3><h3>軍直通信團、工兵團、教導大隊、司機訓練大隊,機械化步兵第139旅,摩托化步兵第55旅,摩托化步兵第56旅,裝甲第9旅,炮兵旅,高炮旅。</h3><h3><br></h3> <h3>伴隨著軍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改革的步伐,201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47集團軍撤編,走完她光榮輝煌的歷程。</h3> <h3>本篇圖片大部來自網絡</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茌平县|
贡嘎县|
和平县|
望奎县|
深圳市|
南雄市|
于都县|
双流县|
连平县|
东阿县|
芦山县|
马山县|
西昌市|
封开县|
秭归县|
武威市|
黄骅市|
江川县|
平泉县|
宝丰县|
延安市|
嘉义县|
武乡县|
通化市|
德兴市|
荆门市|
五河县|
肥城市|
金湖县|
绥德县|
宁德市|
肇州县|
崇义县|
呼玛县|
景宁|
体育|
河西区|
天水市|
遂溪县|
东海县|
常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