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肯尼亞是非洲野生動物密集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尤其是哺乳動物,在夏季當東非大草原上演的動物大遷徙的主力進入馬賽馬拉后,哺乳類動物的絕對數量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在這個時候,也是全世界的野生動物攝影齊集這里拍攝的時機。“與杰夫同行攝影創作”也不例外,4個團在“杰夫馬賽馬拉野生動物拍攝基地”進行了總共18天的拍攝創作。</h3><h3><br></h3> <h3></h3><h3><br></h3><h3></h3> <h3> 我們的拍攝重點集中在貓科動物,動物風光和野生動物攝影故事性這三個方面。我覺得這個季節最難得的當然是拍攝動物大遷徙的場景,但野生動物攝影創作的機會其實并不比其他季節多,反而的更困難。困難在兩個方面:1.在馬賽馬拉,因為在一個場景食草動物的數量太多,背景的復雜性,和拍攝時對于主體的阻礙也非常常見。2.同一個場景中多重興趣點同時發生時,攝影師對拍攝哪個場景的選擇性的困難。因此,在這個季節的野生動物拍攝對于攝影師對于場景的預判,瞬時的現場反應,故事性的發掘,拍攝時機和背景的選擇等等的要求非常高,極富挑戰性。 </h3><h3><br></h3><h3>對于貓科動物捕獵場景拍攝來說,我覺得對動物奔跑路線的預測能力從而最后正確決定拍攝機位,占片子成功率的70%。比如下面這兩個個場景的拍攝就是基于對于動物捕獵行為的熟悉,對場景發生的位置的預判準確而成功地占據了理想的機位,而其他攝影師的機位大部分都錯了,使得我們是唯一的攝影團隊拍到到這個場景:</h3> <h3></h3> <h3></h3> <h3></h3> <h3>而下面這個突發場景的拍攝成功與否,則是考驗攝影師瞬間的反應,和持續追焦和操控變焦鏡頭焦段的能力訓練:</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h3>東非有兩個旱季,動物風光的拍攝在789月份的旱季相對于123月的旱季來說較為少云而多霧霾,所以很少戲劇性極強的爆炸式的日出日落,較多時候是鴨蛋黃式的較為平淡的場景,所以極簡式的構圖反而很合適: </h3><h3><br></h3> <h3></h3> <h3>或利用合歡樹、動態的動物,或長焦拍攝局部的顏色這樣的元素來構圖是很自然的選擇:</h3> <h3></h3> <h3></h3> <h3></h3> <h3>當然當我們遇上爆炸式的天空時,絕不會放過:</h3> <h3></h3> <h3></h3> <h3>八月底的馬賽馬拉下午經常會下間歇性的暴雨,持續時間短,而暴雨后的天邊出現的一些云間裂縫會產生極有情緒性的場景,比如這張藍調:</h3> <h3></h3> <h3>或是這樣赤紅如血的夕陽:</h3> <h3></h3> <h3>野生動物攝影的靈魂是故事性,而故事性的表現是最難的。野生動物攝影的故事性表現在那些能夠反映動物習性,互動,親情的瞬間,同樣的對于這樣場景的捕捉成功率,很大一部分取決于對動物習性的了解,和對動物的行為的預測:</h3> <h3></h3> <h3></h3><h3>像這樣大遷徙場景的拍攝,最早的幾秒鐘是最關鍵的,幾秒鐘以后就是一片塵霧,所以拍攝的時候很搶。</h3><h3><br></h3><h3><br></h3> <h3></h3> <h3>獅子交配的場面,則是交配后分開的這個瞬間最有故事性。</h3> <h3></h3> <h3>公羚羊之間的頭領之爭則是要打到犄角絞在一起才是真的往死里掐</h3> <h3></h3> <h3>兩只獅子一起喝水,是小獅子常見的社會群體行為。</h3> <h3></h3> <h3>旱季干涸的河床,鯰魚會埋入淤泥里進入潛睡的狀態,夜里一場大雨就把它們喚醒了,而黃嘴鸛也知道,第二天一早就在河里等它們了。</h3><h3><br></h3> <h3></h3> <h3>貓科動物獵殺動物時是咬住獵物的喉管使其窒息而死,注意獵豹的左爪用力掰住角馬的頭使其喉部暴露的習性。</h3> <h3></h3> <h3>幼獅經常會咬傷獵物,然后反復地喚醒練習撲咬,這看起來很殘酷,但是卻是幼獅訓練捕獵技巧,以增加成年后生存能力的重要的練習。</h3> <h3></h3> <h3>一個月大的小獅子走不了多少路,獅群轉移時,母獅會叼著幼獅。</h3> <h3></h3> <h3>小鬣狗在2個月以前總是趴在媽媽身上睡覺。</h3> <h3></h3> <h3>所有的貓科動物在見面時都會親熱一番,尤其是幼獸。</h3><h3><br></h3><h3>下一篇我會和大家分享我在南非潛伏攝影的作品,有興趣的攝友可關注。</h3><h3><br></h3><h3>(未完待續)</h3><h3>謝謝觀賞!</h3><h3><br></h3><h3>杰夫</h3><h3><br></h3><h3>—— 附:杰夫介紹—— 杰夫, 英文名Jeffrey Wu,是獲得加拿大專業攝影師協會【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Of Canada(PPOC)】認證的職業野生動物和自然風光攝影師,現居加拿大多倫多。 </h3> <h3><br></h3> <h3></h3><h3>杰夫是加拿大攝影藝術協會持證裁判,在多個攝影比賽中擔任評委,包括 2015 年加拿大攝影藝術協會 CAPA 的全國攝影音畫決賽。他還是 2015,2017 年多倫多國際攝影節評判委員會主席。 </h3><h3>2016年他成為“世界最佳自然攝影比賽—Nature's Best Photography ”歷史上第一個華人評委。</h3><h3><br></h3><h3>杰夫還是世界頂尖攝影創作團隊“四光圈 ”的成員。 </h3> <h3> 杰夫每年6個月深入非洲創作,拍盡萬物生靈的精彩瞬間。他的傳奇經歷在澎湃新聞的精英論壇“思想湃”的演講“少有人走的路”已在各個視頻網站觀看分享超過五百萬次:</h3> <h3>2017年2月,中央電視臺綜藝頻道“文化十分”欄目播出了他的專題訪問記錄片:“吳海辰:非洲自然人文的記錄者,保護者”</h3> <h3>他的著作《野性之美—野生動物攝影手記》是第一本中文專業野生動物攝影實戰技術教材:</h3> <h3></h3><h3>《野性之美》京東購書鏈接:</h3><h3><br></h3> <h3></h3><h3>《野性之美—野生動物攝影手記》海外購書鏈接:</h3><h3></h3> <h3></h3><h3>他發明的噪點控制工作流程——“杰夫流程-高ISO高速攝影噪點控制”的網絡版本已被分享超過75萬次。</h3><h3><br></h3><h3></h3> <h3>這里是最新的美篇版本:<br></h3> <h3></h3><h3>2016年6月,他的作品應邀在美國紐約聯合國總部的“歐亞精神”攝影展展出,并舉辦了紐約聯合國總部歷史上的第一個攝影講座“攝影的主觀表達”。目前杰夫是加拿大加華杰作攝影協會主席,加拿大攝影藝術協會,加拿大專業攝影師協會會員和多倫多攝影俱樂部大師組的成員,世界最大野生動物攝影網站—中國鳥網的國際推廣總監,佳能中國講師,英國索倫特(Solent)新聞圖片什么簽約攝影師,肯尼亞Game Watchers Safaris 旅行社常駐攝影師,上海鋒銳影像傳媒公司主總策展人兼藝術總監。</h3><h3><br></h3><h3></h3> <h3></h3><h3>杰夫網站:</h3><h3><br></h3> <h3>(掃描下面的二維碼來訂閱我的公眾號《與杰夫同行攝影創作》。我會時常在這里和大家分享我的攝影教學行程,攝影作品,拍攝心得,前后期技術)或加我微信。</h3> <h3></h3> <h3></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邳州市|
土默特左旗|
清远市|
洛宁县|
遂溪县|
乌苏市|
自治县|
尚志市|
海盐县|
普宁市|
德清县|
大石桥市|
武夷山市|
长顺县|
财经|
华亭县|
大石桥市|
贵州省|
大方县|
夏河县|
瑞丽市|
沙田区|
大田县|
临泉县|
壤塘县|
扎赉特旗|
余庆县|
梁河县|
平远县|
同仁县|
赤水市|
中牟县|
定襄县|
安顺市|
康保县|
来凤县|
馆陶县|
南充市|
武安市|
永清县|
颍上县|